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60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肉制品加工工艺技术领域。解决了利用猪、牛、痒痒羊残次肠衣或鸡、鸭、兔肠衣为原料而制作人造小肚皮的技术问题;从而摆脱了在小肚肉制品生产中,单纯依靠猪膀胱天然物品作为小肚皮来源制约。主要技术特征是:残次肠衣经撤盐后将肠衣筒破开,将破开的肠衣贴糊的模具有,经烘干、脱模后制作成人造小肚皮成品。用于肉食品加工制作,可在肠衣生产加工厂以及肉制品加工厂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属于肉制品加工工艺
申请人经查询,没有发现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现有技术和技术文件。目前,制作小肚皮肉制品所使用的小肚皮,均为猪膀胱天然物品,从而直接影响小肚肉制品的产量;为使小肚肉制品的生产不受猪膀胱天然物多少的制约,申请人研究成功了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1),研究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以制作人造小肚皮产品,使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小肚肉制品生产,摆脱单纯依靠猪膀胱天然物品作为小肚皮来源的制约。(2),使小肚肉制品实现规格化,以及规格系列化。本专利技术达到了预期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说明书附图为本专利技术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的工艺技术路线流程图。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属于肉制品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以残次肠衣为原料;残次肠衣原料经过撒盐以后,将肠衣筒破开,将破开的肠衣贴糊在形似小肚的模具上,贴糊均匀以后,连同模具一起进行烘干,然后脱模,从而制作成人造小肚皮成品。其特征还在于:残次肠衣原料为猪、牛、羊的残次肠衣;或者为鸡、鸭、兔的肠衣,如为鸡、鸭、兔的肠衣时,只需将其洗净即可,无需撒盐工序之说。残次肠衣的撤盐(即猪、牛、羊残次肠衣的撤盐),是将残次肠衣放在清水中浸泡,并将盐涮净。将破开的肠衣贴糊在模具上时所使用的模具,是可以膨涨与收缩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口小肚大形似球体的人造小肚皮在制作时能够定型,待制作好后能够脱模。烘干时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5℃至45℃之间,夏季烘干时可以在阴凉通风处进行自然干燥。凡属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均能够实施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或者积极效果是:(1),目前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小肚皮均为猪膀胱天然物品,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人造小肚皮。(2),应用本专利技术制作人造小肚皮,可使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小肚肉制品生产,摆脱单纯依靠猪膀胱天然物品作为小肚皮来源的制约。(3),使猪、牛、羊残次肠衣以及鸡、鸭、兔肠衣废弃物得到了充分利用。(4),使小肚肉制品可以实现规格化及规格系列化。(5),因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原料为猪、牛、羊残次肠衣以及鸡、鸭、兔被废弃的肠衣,所以人造小肚皮的成本低,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6),以猪膀胱作为小肚皮制作肉制品只可作为汉族食品,以本专利技术中的牛、羊残次肠衣及鸡、鸭、兔肠衣为原料制作人造小肚皮,还可制作少数民族风味肉制品,有利于研究开发新的肉食品种,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申请人按照说明书附图以及上述说明,制作出了人造小肚皮;并用人造小肚皮制作小肚肉制品及火腿类肉制品,均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残次肠衣为原料,残次肠衣原料经撤盐后,将肠衣筒破开,将破开的肠衣贴糊在模具上,经烘干、脱模以后,制作成人造小肚皮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残次肠衣为原料,残次肠衣原料经撤盐后,将肠衣筒破开,将破开的肠衣贴糊在模具上,经烘干、脱模以后,制作成人造小肚皮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残次肠衣原料为猪、牛、羊的残次肠衣或鸡、鸭、兔肠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小肚皮制作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才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完县安全肠衣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