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和具有其的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594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和具有其的热水器。该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包括:进水管连接部,其内部具有流通孔;以及第一导流部,其一端为第一开放端,第一开放端与进水管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为第一封闭端,第一导流部的内部形成与流通孔连通的容纳空间,在第一导流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通过设置与进水管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导流部,并且在第一导流部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导流孔,使冷水进入水箱的流速得以降低,从而降低冷热水混合速度,提高热水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热水器因具有上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使热水的出水率得到了提高,进而能够稳定可靠地向用户提供热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和具有其的热水器
技术介绍
在向热水器的水箱中注水时,自来水通常是要经过热水器的进水管组件再流入水箱,目前所使用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大多由水管接头和进水管组成,这种热水器进水管组件结构比较单一,自来水通过这种热水器进水管组件以较高的速度直接进入到水箱中,致使冷热水混合现象严重,部分热水温度下降较多,从而导致能够直接使用的热水水量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和具有其的热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来水进入水箱时流速过快,致使冷热水混合现象严重,部分热水温度下降较多,从而导致能够直接使用的热水水量减少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包括进水管连接部,其内部具有流通孔;以及第一导流部,其一端为第一开放端,第一开放端与进水管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为第一封闭端,第一导流部的内部形成与流通孔连通的容纳空间,在第一导流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进一步地,该热水器进水管组件还包括第二导流部,具有第二开放端和第二封闭端,套装在第一导流部外部,在第二导流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槽。进一步地,多个导流孔沿第一导流部的轴向和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多个导流槽沿第二导流部的轴向和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第一导流部的外表面与第二导流部的内表面之间具有排水间隙。进一步地,多个导流孔与多个导流槽交错设置。进一步地,多个导流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为多边形。进一步地,多个导流槽沿第二导流部的轴向贯穿至第二开放端。进一步地,进水管连接部与第一导流部螺接或者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水箱,在该水箱上设置有热水器进水管组件,该热水器进水管组件为上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通过设置与进水管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导流部,并且在第一导流部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导流孔,使冷水进入水箱的流速得以降低,从而降低冷热水混合速度,提高热水利用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水器因具有上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使热水的出水率得到了提高,进而能够稳定可靠地向用户提供热水。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的横截面结构图;以及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在水箱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参照图I和图2所示,包括进水管连接部10,其内部具有流通孔11,该流通孔11与进水管连接,水流通过流通孔11流入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内部;以及第一导流部30,其一端为第一开放端,第一开放端与进水管连接部10连接,另一端为第一封闭端,第一导流部30的内部形成与流通孔11连通的容纳空间31,在第一导流部3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33。进水管连接部10与第一导流部30可以采用螺接或者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通过设置与进水管连接部10连接的第一导流部30,并且在第一导流部30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导流孔33,使冷水进入水箱的流速得以降低,从而降低冷热水混合速度,提高热水利用率。从图I中还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导流部50,该第二导流部50套装在第一导流部30外部,具有第二开放端和第二封闭端,在第二导流部5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槽51,第二导流部50能够进一步降低冷水的流速,低流速的冷水从多个导流槽51流入水箱底部。从图2中可以看出,多个导流孔33沿第一导流部30的轴向和周向均匀分布,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水流均匀地按照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从多个导流孔33中流出,多个导流孔33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方式。与之相配合的,如图3所示,多个导流槽51沿第二导流部50的轴向和周向均匀分布,并且多个导流孔33与多个导流槽51交错设置,水流按照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从多个导流孔33中流出后会撞到第二导流部50的侧壁上,进一步降低了水流的流速,最终使水流从多个导流槽51中流入热水器的水箱底部。为了保证水流顺畅地流入水箱,第二导流部50的内径大于第一导流部30的外径,即在第二导流部50的内表面与第一导流部3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排水间隙70,按照一种未示出的实施方式,多个导流槽51沿第二导流部50的轴向贯穿至第二开放端,这样可以扩大多个导流槽51的流通面积,进一步保证水流顺畅地流入水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在该热水器的水箱上设置有上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作为一种可靠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可以设置在水箱90的底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使热水的出水率得到了提高,进而能够稳定可靠地向用户提供热水。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进水管连接部10连接的第一导流部30,并且在第一导流部30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导流孔33,使冷水进入水箱的流速得以降低,从而降低冷热水混合速度,提高热水利用率。而第二导流部50的设置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冷水的流速。并且,通过在第一导流部30上均匀地设置沿轴向和周向分布的多个导流孔33、以及在第二导流部50上均匀地设置沿轴向和周向分布的多个导流槽51,使水流能够均匀地从多个导 流孔33和多个导流槽51中流出,有利于对水流降速。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热水器进水管组件的热水器,该热水器使热水的出水率得到了提高,进而能够稳定可靠地向用户提供热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管连接部(10),其内部具有流通孔(11);以及 第一导流部(30),其一端为第一开放端,所述第一开放端与所述进水管连接部(10)连接,另一端为第一封闭端,所述第一导流部(30)的内部形成与所述流通孔(11)连通的容纳空间(31),在所述第一导流部(3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3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流部(50),具有第二开放端和第二封闭端,套装在所述第一导流部(30)外部,在所述第二导流部(5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槽(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流孔(33)沿所述第一导流部(30)的轴向和周向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流槽(51)沿所述第二导流部(50)的轴向和周向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30)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导流部(50)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连接部(10),其内部具有流通孔(11);以及第一导流部(30),其一端为第一开放端,所述第一开放端与所述进水管连接部(10)连接,另一端为第一封闭端,所述第一导流部(30)的内部形成与所述流通孔(11)连通的容纳空间(31),在所述第一导流部(3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文涛景仁坤邓伟彬张海鹏赵汝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