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霉酚酸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8383461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下通式V所示的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L1为-O-R2、-QCOOR2或-QCONR2R3,Q为C1~C10亚烷基或C1~C6亚烯基;L2为-O-R1或者-O-·M+。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所述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可药用辅料的药物组合物;所述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免疫抑制剂的药物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治疗器官移植如皮肤移植、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狼疮肾炎、IgA肾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霉酚酸类衍生物,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它们作为免疫抑制剂的用途。
技术介绍
霉酚酸(MPA)是属于微生物来源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由短密青霉菌发酵代谢产生,于1896年由Gosio从含有青霉菌的玉米肉汤培养液中首次分离出酶酚酸,并证明了它具有抑菌活性。此后研究表明,它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抑制、抗牛皮癣和抗炎活性等优点,尤其免疫抑制的活性较突出,但生物利用率较低。霉酚酸的低生物利用率可能是在胃肠腔中的络合,导致狭窄的吸收窗,引起吸收前的代谢等。所以,科研工作者都试图通过制造其衍生物来提高MPA的生物利用率或特异性。权利要求1.如下通式V所示的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L1为-O-R2、-QCOOR2或-QCONR2R3, Q为C1 C6亚烷基或C1 C4亚烯基; L2 为-O-R1 或者-O · M+ ; 其中,R1为氢、C1 C4烷基、苯基、二甲基氨基C1 C3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L1为-0-R2、-QCOOR2或-QCONR2R3, Q为亚甲基、亚乙基、亚乙稀基或-CH(CH3)CH2-;M 为 Na。4.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霉酚酸类衍生物为如下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霉酚酸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到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方式进行 当L1为-O-R2时,L2为-O-R1时,包括如下步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碱是指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或吡啶;所述酸是指三氟乙酸、乙酸、浓硫酸或对甲基苯磺酸,所述缩合剂是指I-乙基-3-(3-二甲基丙胺)碳二亚胺盐酸盐;所述的金属有机盐为甲醇钠或乙醇钠,且所述有机胺为三乙胺、吡啶或二异丙基乙基胺。7.—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一种或多种权利要求I所述的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可药用辅料。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免疫抑制剂的药物中的应用。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器官移植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器官移植为皮肤移植、肾移植、肝移植或心脏移植,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为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狼疮肾炎、IgA肾炎或肾小球肾炎。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下通式V所示的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L1为-O-R2、-QCOOR2或-QCONR2R3,Q为C1~C10亚烷基或C1~C6亚烯基;L2为-O-R1或者-O-·M+。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所述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可药用辅料的药物组合物;所述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免疫抑制剂的药物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治疗器官移植如皮肤移植、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狼疮肾炎、IgA肾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文档编号A61P17/06GK102952105SQ20111024787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段文虎, 左建平, 李川, 陈炜, 唐炜, 左理, 孔芳园, 牛巍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如下通式V所示的霉酚酸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通式V其中,L1为?O?R2、?QCOOR2或?QCONR2R3,Q为C1~C10亚烷基或C1~C6亚烯基;L2为?O?R1或者?O?·M+;其中,R1为氢;C1~C6烷基;苯基;用胺基取代的C1~C6烷基,所述胺基选自?NH2、用C1~C4烷基单或二取代的胺基或者饱和或不饱和五元~六元环胺基,所述饱和或不饱和五元~六元环胺基非必须地进一步含有1个选自N、O、S中的杂原子且非必须地被C1~C3烷基或C1~C3烷氧基所取代;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C1~C12烷基;未取代的或被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未取代的或被取代基所取代的萘基;未取代的或被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C3~C8环烷基;或者饱和或不饱和五元~六元杂环基C1~C3烷基,所述饱和或不饱和五元~六元杂环基含有1~2个选自N、O、S中的杂原子且非必须地被C1~C3烷基或C1~C3烷氧基所取代;所述取代基为氟、氯、溴、碘、C1~C3烷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羰基、C1~C3烷氧基羰基;或者,R2和R3与和它们相连的氮原子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五元~六元环胺基,所述饱和或不饱和五元~六元环胺基非必须地进一步含有1个选自N、O或S中的杂原子且非必须地被C1~C3烷基或苯基所取代;M为Na、K或Li。FDA00000863939600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虎左建平李川陈炜唐炜左理孔芳园牛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