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家丁专利>正文

自动车床成品承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26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在自动车床的机台上方设置有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包括有基架、主动轮、轴座、容置盒、盖片、传动组、限位环、限位套、限位轴套、承接座,利用该承接机构的各部构件的组成,使得当车床将工件切削完成,所述承接机构可对工件进行承接的动作,从而保证工件表面的精度并减少表面的磨耗,以达到一个良好的生产加工过程。(*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自动车床成品承接机构,尤其是一种在自动车床的成品加工完成后,对该成品进行承接,使该成品能被很好地收集的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在科技的日新月异进步中,工业界的生产过程也致力于创作出诸多可达到省时、省力、省成本的生产机具,通过这些机具的生产以达到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在生产制造业界中,自动车床的问世确实给工业界带来了良好的技术功效,如图7所示,该图为公知的自动车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自动车床有一机台1,在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夹持机构2、切削机构3、输送机构4,当工件置于夹持机构2时,该切削机构3会对该定位的工件做一直接切削的动作,当完成切削动作时,所述切削机构3退回原来的定位上,而所述夹持机构2则会放开该工件,使得该工件直接掉落在输送带4上。如图8所示,该图为公知的自动车床动作示意图,因上述公知的自动车床在车削过程后,将该工件直接放置在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上,因此,这样容易造成上述车削后的工件掉落到输送带的同时,使工件损伤,即有表面磨耗及精度不佳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尤其是一种当自动车床对工件车削完成时,可由承接机构对的所述加工完成的工件做出一承接动作的自动车床成品承接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自动车床包括有一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夹持机构、切削机构、输送机构及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包括基架、主动轮、轴座、容置盒、盖片、传动组、限位环、限位套、限位轴套、承接座,其中,所述基架的一端对应组设有一压缸,该压缸的活塞杆则对应推动一齿条,该齿条与一主动齿轮相啮合,该主动齿轮对应组设在主动轴上,且在该主动轴的另一端上设有一轴座,在其的一端面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容置盒为一内部具有内容槽的盒体,在该内容槽的上下端对应设有上、下穿槽,在容置盒的内容槽上端覆盖有盖片,该盖片的对应上、下穿槽处则设有上、下穿孔,并在该上、下穿孔的外端处对应有限位环;所述传动组有一传动链条以对应带动上、下从动齿轮,且在该上、下从动齿轮间设有一辅助齿轮,而该下从动齿轮的中心延设有一延伸轴;所述限位套为一预定造型的中央贯通状的套体,在该限位套的内侧则对应组设有一限位轴套,该限位轴套的一端处有一轴孔,在另一端上与限位轴套的中心方向平行则设有纵缺槽,该纵缺槽的一侧边上则设有横缺槽,在对应横缺槽的纵缺槽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孔,并通过定位件对应定位限位;所述承接座为表面具有若干穿孔的座体,在该承接座的周缘外端面上向外延设有一定位片,且该定位片的末端处则设有定位孔。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车床成品承接机构的优点是本技术成品承接机构克服了公知技术中存在的在自动车床车削过程中,工件因切削后直接掉落在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上所造成的工件表面磨耗及精度不佳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且本实用新结构稳定、使用性能好。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的动作示意图;图7是公知的自动车床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公知的自动车床的动作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其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是在公知的自动车床的机台10上对应设置一承接机构5,所述承接机构5由基架50、主动轮51、轴座52、容置盒53、盖片54、传动组55、限位环56、限位套57、限位轴套58、承接座59组成,其中所述基架50为一预定的造型,在基架50的一端对应组设有一压缸501,在压缸501的活塞杆则对应推动一齿条502,该齿条502与一主动齿轮51相啮合,该主动齿轮51对应组设在主动轴511上,且在该主动轴511的另一端上设有一轴座52,在该轴座52的一端面上设有若干通孔521。所述容置盒53为一内部具有容槽531的盒体,在该内容槽531的上下端对应设有上、下穿槽532、533,而在所述容置盒53的内容槽531上端对应覆盖有一盖片54,该盖片54的对应上、下穿槽532、533处则设有上、下穿孔541、542,并在该上、下穿孔541、542的外端处对应有限位环56。所述传动组55有一传动链条550以对应带动上、下从动齿轮551、553,且在该上、下从动齿轮551、553间设有一辅助齿轮552,而所述从下动齿轮553的中心延设有一延伸轴554。所述限位套57为一预定造型的中央贯通状的套体,在该限位套57的内侧则对应组设有一限位轴套58,该限位轴套58的一端中央处有一轴孔580,在另一端上与限位轴套58的中心方向平行则设有纵缺槽581,而对应该纵缺槽581的一侧边上则设有相对应的横缺槽582,在对应横缺槽582的纵缺槽581上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583,并通过由定位件584对应定位限位。所述承接座59为一表面具有若干通孔590的凵型座体,在上述承接座59的一周缘外端面上向外延设有一定位片591,且该定位片591的末端处设有定位孔592。当本技术提出的承接机构5组装时,如图4、5所示,将容置盒53中组设传动组55,由上至下依序组设有上从动齿轮551、辅助齿轮552及下从动齿轮553,并在各齿轮间由传动链条550对应定位带动,再将盖片54对应盖合在容置盒53上,而该上从动齿轮551对应套设在主动轴511上,对应组设在主动轴511上的轴座52由容置盒53的背端面的上穿槽532置入内容槽531中,并使该轴座52的一端面穿孔521与上从动齿轮551为一组设定位,所述主动轴511的另一端对应组设有主动齿轮51,通过对应啮合压缸501所带动的齿条502。所述容置盒53中传动组55的下从动齿轮553,利用主动轴511对应带动的力量,经传动链条550及辅助齿轮552的带动后使得下从动齿轮553亦为一动作,而该延伸轴554亦同时为一转动,所述延伸轴554的一端对应穿设在限位套57及限位轴套58的轴孔580中,再将承接座59的定位片591对应穿设在限位轴套58的纵缺槽581内,通过定位件584自横缺槽582穿过定位孔583、592中,而将承接座59稳固地定位在限位轴套58上。在承接机构5动作时,如图6所示,所述基架50的压缸501启动后,活塞杆推动齿条502为一往覆式运动,齿条502动作时带动主动齿轮51、主动轴511、上从动齿轮551,而使所述传动组55为一带动,当上从动齿轮551受带动时,会因所述上从动齿轮551对应组合在轴座52上,轴座52又组设在容置盒53中,故动作时该容置盒53亦会为一适当的摆动幅度;同时,所述传动链条550会同时带动下从动齿轮553动作,当该下从动齿轮553转动时,所述延伸轴554则会同时动作,而使得对应组设定位的限位轴套58及承接座59为一具适当角度的倾仰角度;故在使用时,该车床的切削机构3完成加工时,所述承接机构5开始启动,而当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车床的成品承接机构,自动车床包括有一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夹持机构、切削机构、输送机构及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包括基架、主动轮、轴座、容置盒、盖片、传动组、限位环、限位套、限位轴套、承接座,其中,所述基架的一端对应组 设有一压缸,该压缸的活塞杆则对应推动一齿条,该齿条与一主动齿轮相啮合,该主动齿轮对应组设在主动轴上,且在该主动轴的另一端上设有一轴座,在其的一端面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容置盒为一内部具有内容槽的盒体,在该内容槽的上下端对应设有上、下穿槽, 在容置盒的内容槽上端覆盖有盖片,该盖片的对应上、下穿槽处则设有上、下穿孔,并在该上、下穿孔的外端处对应有限位环;所述传动组有一传动链条以对应带动上、下从动齿轮,且在该上、下从动齿轮间设有一辅助齿轮,而该下从动齿轮的中心延设有一延伸轴; 所述限位套为一预定造型的中央贯通状的套体,在该限位套的内侧则对应组设有一限位轴套,该限位轴套的一端处有一轴孔,在另一端上与限位轴套的中心方向平行则设有纵缺槽,该纵缺槽的一侧边上则设有横缺槽,在对应横缺槽的纵缺槽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孔,并通过定位件对应定位限位;所述承接座为表面具有若干穿孔的座体,在该承接座的周缘外端面上向外延设有一定位片,且该定位片的末端处则设有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丁
申请(专利权)人:王家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