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金银花中制备多种咖啡酰奎尼酸单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7898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12:16
一种从金银花中制备多种咖啡酰奎尼酸单体的方法,属于化学物质或药品的制造方法,解决现有制备咖啡酰奎尼酸类物质纯度不高,并解决现有提取及制备绿原酸技术,耗费大量有机溶剂,引起环境污染;或运用较为复杂的分离技术难以放大生产;或取效率不高,原料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并获取高纯度的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2-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等单体成分。项目技术包括原料前处理步骤、提取步骤、大分子沉淀步骤、大孔树脂分离步骤、反相柱分离步骤和结晶步骤等,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工艺简便并易于放大到工业化生产,同时能大大提高原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物质或药品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以金银花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并纯化后得到多种咖啡酰奎尼酸单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金银花为四十种家种大宗药材之一,用途广、用量巨大,不断的开发新用途,使其用量不断增加,同时,金银花也是疫情防治的重要品种。根据文献报道,金银花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绿原酸(3-咖啡酰奎尼酸)、4_咖啡酰奎尼酸、5-咖啡酰奎尼酸、4,5- 二咖啡酰奎尼酸、3,4- 二咖啡酰奎尼酸等咖啡酰奎尼酸类生理活性物质、咖啡酸、木樨草素、肌醇、皂甙、鞣质、有机醇等物质,其中咖啡酰奎尼酸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一般认为,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咖啡酰奎尼酸化合物,且常以绿原酸的含量高低来评价金银花质量的优劣。绿原酸虽具有广谱的抗细菌、抗病毒作用,但其并非是金银花中唯一的抑菌成分。目前,国内的厂家仅单纯的进行金银花茶、金银花露的生产或者仅仅提取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往往忽略了其它同样具有生理活性的其它咖啡酰奎尼酸类物质。如2-咖啡酰奎尼酸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和江中集团共同研制开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其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药物此前经过了严格的动物药效学试验和安全性试验,在艾滋病毒感染MT4细胞中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作用显著强于目前世界公认较好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用药。目前现有对金银花活性成分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等领域上,目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石硫醇法、异戊醇法、铅沉法、醇沉法、异丙醇-乙酸乙酯法等。这些传统方法都有明显的缺陷,例如石硫醇法加入石灰乳造成绿原酸类物质的严重破坏;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不仅效率不高,并且大量的溶剂在回收过程中损失,耗能大;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现在仍然广泛应用,但是其耗醇量大,生产周期长,大量的乙醇需回收,浪费能源,得到的产品纯度也不高。对于咖啡酰奎尼酸类物质的分离纯化提取,目前具有的公开报道较少,陈育如等2012年在申请号201210055626、名称为“一种以甜叶菊为原料同时制备总咖啡酰奎尼酸和甜菊糖的方法”中采用将甜叶菊用水或有机溶剂在加热、微波或超声辅助作用下对原料进行浸提,固液分离后得到甜菊糖和咖啡酰奎尼酸提取液后,然后进行萃取分离,最后经纯化后得到甜菊糖总苷和总咖啡酰奎尼酸的纯品。该方法采用的微波、超声等方法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并且得到的产品为总咖啡酰奎尼酸,为混合物,不利于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及具体应用。而在目前集中的绿原酸研究方面,通过对公开的文献查询,目前,对于绿原酸的制备方法有庞松涛等于2004年在公开号CN1616403、名称为“从金银花中提取制备绿原酸的工艺”中采用金银花加水/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加乙醇沉淀杂质,过夜过滤,滤液上大孔树脂柱,用洗脱剂浓缩,收集含有绿原酸的组分,上聚酰胺柱,用洗脱剂洗脱,收集含有绿原酸的组分,浓缩,精制得到含量大于95%的绿原酸;该方法采用的醇沉淀不仅耗时长且试剂及能耗耗费大;卢定强等于2009年在公开号CN101503356、名称为“一种制备高纯度绿原酸的新方法”中采用将绿原酸原液通过至少4级大孔树脂串联吸附柱、洗杂、洗脱后,再将洗脱液再生进行连续逆流萃取,得到高纯度绿原酸;该方法采用的柱分离步骤不易操作且较繁琐,同时采用的连续逆流萃取耗费大量的有机试剂;孙波等于1999年在公开号CN1273964、名称为“杜仲叶制备绿原酸工艺”中采用由超声预处理和高温提取、超滤、乙酸乙酯萃取、D140树脂分离等步骤来完成,其中超声处理难以用于工业化放大生产,超滤过程大大增加生产成本,而乙酸乙酯萃取耗费大量的有机试剂;张东升等于2009年在公开号CN101486651、名称为“一种杜仲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及其应用”中采用粉碎、酶处理、超声波处理、过滤、提取、浓缩与纯化等步骤提取纯化绿原酸,其中采用了酶处理提高了提取效率,但其中的超声处理难以放大,且该技术运用活性炭脱色造成主要成分的部分损失,且经过大孔树脂分离后结晶,产品纯度不高。目前,还有许多关于提取、纯化、制备绿原酸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基本上都耗大量有机溶剂,引起环境污染;或运用较为复杂的分离技术难以放大生产;或取效率不高,原料利用率较低。而关于咖啡酰奎尼酸单体生理物质的制备方面的报道,目前还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解决现有制备咖啡酰奎尼酸类物质纯度不高,并解决现有提取及制备绿原酸技术,耗费大量有机溶剂,引起环境污染;或运用较为复杂的分离技术难以放大生产;或取效率不高,原料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包括(I)原料前处理步骤;金银花干品原料粉碎后,加入含有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的水溶液进行破壁反应,烘干后得到提取原料;(2)提取步骤;将步骤(I)得到的提取原料,50 80%乙醇提取,60 90°C下提取,料液比I : 5 I : 10,提取2 4次,合并后得到提取液;(3)大分子沉淀步骤;将步骤(2)中得到的提取液浓缩后得到浓缩液,加入沉淀剂,经过沉淀反应,过滤后取上清液,得到沉淀分离液;(4)大孔树脂分离步骤;将步骤(3)中得到的沉淀分离液,经过大孔树脂分离,得到咖啡酰奎尼酸类物质;(5)反相柱分离步骤;将步骤⑷中得到的咖啡酰奎尼酸类物质采用SephadexLH-20柱精制,分别得到3_咖啡酰奎尼酸、4_咖啡酰奎尼酸、2_咖啡酰奎尼酸、4,5- 二咖啡酰奎尼酸、3,4- 二咖啡酰奎尼酸等分离产物;(6)结晶步骤;将步骤(5)中得到的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5-咖啡酰奎尼酸、4,5- 二咖啡酰奎尼酸、3,4- 二咖啡酰奎尼酸等分离产物,分别用甲醇溶解后,冷却至-20 4°C,在此温度下滴加同温度的乙醚至不再出现沉淀,保持该温度静置6 18小时,过滤后,分别得到纯度大于98%的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2-咖啡酰奎尼酸、4,5- 二咖啡酰奎尼酸、3,4- 二咖啡酰奎尼酸。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前处理步骤中,所述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的水溶液为水溶液的体积与原料的质量比为O. 5 2 I (体积质量比),纤维素酶的量与原料的质量比为O. 5 3 1000(质量比),果胶酶的质量与原料的质量比为O. 5 2 1000(质量比);所述破壁反应为反应温度30 60°C,反应时间I 3小时。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沉淀步骤中,所述浓缩液为将提取液浓缩至与金银花干品原料的体积质量比为2 5 I (L/kg);所述沉淀剂为壳聚糖、PEG4000、PEG6000中的一种;所述加入沉淀剂,经过沉淀反应,其过程为在浓缩液中加入沉淀剂,所加入沉淀剂与浓缩液的质量体积比为O. I I. 5 100 (kg/L),调节pH6 8,搅拌20 40min后,常温静置8 16小时,过滤去除沉淀物得到沉淀分离液。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树脂分离步骤中,所述大孔树脂为N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金银花中制备多种咖啡酰奎尼酸单体的方法,包括:(1)原料前处理步骤;金银花干品原料粉碎后,加入含有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的水溶液进行破壁反应,烘干后得到提取原料;(2)提取步骤;将步骤(1)得到的提取原料,50~80%乙醇提取,60~90℃下提取,料液比1∶5~1∶10,提取2~4次,合并后得到提取液;(3)大分子沉淀步骤;将步骤(2)中得到的提取液浓缩后得到浓缩液,加入沉淀剂,经过沉淀反应,过滤后取上清液,得到沉淀分离液;(4)大孔树脂分离步骤;将步骤(3)中得到的沉淀分离液,经过大孔树脂分离,得到咖啡酰奎尼酸类物质;(5)反相柱分离步骤;将步骤(4)中得到的咖啡酰奎尼酸类物质采用SephadexLH?20柱精制,分别得到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2?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等分离产物;(6)结晶步骤;将步骤(5)中得到的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2?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等分离产物,分别用甲醇溶解后,冷却至?20~4℃,在此温度下滴加同温度的乙醚至不再出现沉淀,保持该温度静置6~18小时,过滤后,分别得到纯度大于98%的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2?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福叶冬三向俊叶新潮闫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楚天舒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