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爱月专利>正文

滚筒刷分体式内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94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筒刷分体式内辊,内辊采用两段对接设置,每段内辊包括圆柱状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加强杆,加强杆通过固定瓣与壳体相连接;固定瓣为偶数片,每两片为一组,其上部从壳体内部向外延伸并突出于壳体设置;配合构成内辊时,两段固定瓣间错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段连接式设置,利用固定瓣的间错对接形成完整的内辊结构,相比较现有技术的一体成型,加工更为简便,组装也更为合理,有利于提高内辊的整体承压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滚筒刷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筒刷分体式内辊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在售的滚筒刷一般由刷头、刷杆和刷柄构成,其中刷头和刷柄分别连接于刷杆的两端,三者构成滚筒刷整体。刷头包括内辊和粘贴缠绕于内辊外侧的刷毛,一般来说涂刷的效果由刷毛的长短和材料决定,而涂刷的范围和受力承诺则取决于刷头的内辊。常见的内辊分为两类,一是内辊一体成型,直接与刷毛部分粘贴;另一种是内辊分为外部的圆筒辊壳,以及内部的辊芯,利用辊芯来撑抵住辊壳。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内辊,滚筒刷的工作结构和环境对于内辊的要求者是承压性好,与刷毛粘合性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方便,性能好的滚筒刷分体式内辊。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滚筒刷分体式内辊,所述内辊采用两段对接设置,每段内辊包括圆柱状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通过固定瓣与壳体相连接;所述固定瓣为偶数片,每两片为一组,其上部从壳体内部向外延伸并突出于壳体设置;配合构成内辊时,两段固定瓣间错对接。所述固定瓣下部设有加强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两段连接式设置,利用固定瓣的间错对接形成完整的内辊结构,相比较现有技术的一体成型,加工更为简便,组装也更为合理,有利于提高内辊的整体承压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段内辊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固定瓣圈出的区域)。图中1为壳体;2为加强杆;3为固定辦;4为加强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筒刷分体式内辊,采用两段对接设置,每段内辊包括圆柱状的壳体1,壳体I内设有加强杆2,加强杆2通过固定瓣3与壳体I相连接。具体来说,固定瓣3为偶数片,一般采用6片设置,每两片为一组,其上部从壳体I内部向外延伸并突出于壳体I设置。这样,在配合构成内辊时,两段固定瓣3间错对接即可。配合加强杆2增加内辊的承压性,本专利技术还在固定瓣3下部设有加强筋4。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段连接式设置,利用固定瓣3的间错对接形成完整的内辊结构,相比较现有技术的一体成型,加工更为简便,组装也更为合理,有利于提高内辊的整体承压性。·权利要求1.滚筒刷分体式内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辊采用两段对接设置,每段内辊包括圆柱状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通过固定瓣与壳体相连接; 所述固定瓣为偶数片,每两片为一组,其上部从壳体内部向外延伸并突出于壳体设置; 配合构成内辊时,两段的固定瓣间错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筒刷分体式内辊,其特征在所述固定瓣下部设有加强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筒刷分体式内辊,内辊采用两段对接设置,每段内辊包括圆柱状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加强杆,加强杆通过固定瓣与壳体相连接;固定瓣为偶数片,每两片为一组,其上部从壳体内部向外延伸并突出于壳体设置;配合构成内辊时,两段固定瓣间错对接。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段连接式设置,利用固定瓣的间错对接形成完整的内辊结构,相比较现有技术的一体成型,加工更为简便,组装也更为合理,有利于提高内辊的整体承压性。文档编号A46B7/10GK102940383SQ201210406040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爱月 申请人:张爱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滚筒刷分体式内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辊采用两段对接设置,每段内辊包括圆柱状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通过固定瓣与壳体相连接;所述固定瓣为偶数片,每两片为一组,其上部从壳体内部向外延伸并突出于壳体设置;配合构成内辊时,两段的固定瓣间错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月
申请(专利权)人:张爱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