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它包括制冷系统和真空溶液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蒸发器、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真空溶液系统:包括释放水份装置、吸收水份装置、第一交换器、第二交换器和板式交换器、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所述吸收水份装置有管道通过第一溶液泵及第一交换器与所述第一储液箱相连,所述释放水份装置有管道通过第二溶液泵及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储液箱相连,第一储液箱与第二储液箱有管路通过板式交换器相连。采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的转换,不仅解决了溶液对板式交换器的腐蚀,而且消除了溶液在板式交换器里的结垢,大大的提高了制冷、制热的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在家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而现有空调中溶液容易对板式交换器造成腐蚀,且溶液会在板式交换器里形成结垢,这些结构是滋生各种细菌的温床,恶化了室内空气质量,容易引发居住者各种病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 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蒸发器、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真空溶液系统包括释放水份装置、吸收水份装置、第一交换器、第二交换器和板式交换器、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所述吸收水份装置有管道通过第一溶液泵及第一交换器与所述第一储液箱相连,所述释放水份装置有管道通过第二溶液泵及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储液箱相连,第一储液箱与第二储液箱有管路通过板式交换器相连;上述结构中,所述吸收水份装置和释放水份装置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溶液池和第二溶液池,所述第一溶液池通过管路与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溶液池通过第二储液箱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储液箱通过第一溶液泵及第一交换器与吸收水份装置内的喷淋头连接,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第二溶液泵及第二交换机与释放水份装置内的喷淋头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所述真空溶液系统还包括多个旁通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的转换,不仅解决了溶液对板式交换器的腐蚀,而且消除了溶液在板式交换器里的结垢,大大的提高了制冷、制热的效率。解决了新风湿度较小时,溶液与新风进行能量转换时释放水份的负荷,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节能。其结构紧凑简单合理,利用板式交换器、电磁阀及旁通电磁阀实现温度、湿度的精确控制,以及除湿、加湿的调节,系统节能环保。通过溶液的喷淋可以除去空气中夹带的灰尘和细菌,大大改善了室内空气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入旁通电磁阀时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它包括制冷系统和真空溶液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I、四通换向阀2、蒸发器9、冷凝器10、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 ;所述真空溶液系统包括释放水份装置4、吸收水份装置3、第一交换器7、第二交换器8和板式交换器17、第一储液箱5、第二储液箱6、旁通电磁阀A、旁通电磁阀B、旁通电磁阀C、旁通电磁阀D和旁通电磁阀E ;所述吸收水份装置3和蒸发器9设置于新风处理通道中,释放水份装置4和冷凝器10设置于排风处理通道中,排风处理通道和新风处理通道分别设置在机组的上层和下层。所述吸收水份装置3和释放水份装置4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溶液池13和第二溶液池14,所述第一溶液池13通过管路 与第一储液箱5连接,所述第二溶液池14也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液箱6连接;所述第一储液箱5通过第一溶液泵11及第一交换器7与吸收水份装置3内的喷淋头连接,所述第二储液箱6通过第二溶液泵12及第二交换机8与释放水份装置4内的喷淋头连接;所述第一储液箱5与第二储液箱6有管路通过板式交换器17相连,第一储液箱5通过第一溶液泵11、板式交换器17与第二储液箱6连通,第二储液箱6通过第二溶液泵12、板式交换器17与第一储液箱5连通。工作原理溶液在第一溶液泵11的作用下,从第一储液箱5流至真空溶液系统的第一交换器7中,然后从吸收水份装置3内的喷淋头喷下,室外新风经过蒸发器9冷却后进入吸收水份装置3内,由被第一交换器7冷却的溶液喷淋除湿后,再送入室内;由吸收水份装置3的喷淋头喷下的溶液在与新风发生热质交换后,流入第一储液池13,再由第一储液池13流回到第一储液箱5内,完成循环。溶液在第二溶液泵12的作用下,从第二储液箱6流至第二交换器8中,然后从释放水份装置4内的喷淋头喷下,室内回风经过冷凝器10加热后进入释放水份装置4内,由被第二交换器8加热的溶液喷淋加热加湿后,排向室外;释放水份装置4内的喷淋头喷下的溶液在与回风发生热质交换后,流入第二储液池14,再由第二储液池14流回到第二储液箱6内,完成循环。冷凝器10和蒸发器9分别由第一电池阀15和第二电池阀16控制,以调节新风的温度和湿度。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其区别在于排风处理通道和新风处理通道是并排设置,蒸发器9和冷凝器10分别设置于吸收水份装置3和释放水份装置4的上方,室外新风进入吸收水份装置3内与喷淋头喷下的溶液进行热质交换,被溶液降温除湿后,再经过蒸发器9进一步冷却后送入室内。室内回风进入释放水份装置4内与喷淋头喷下的溶液进行热质交换,被溶液加温加湿后,排向室外。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蒸发器、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 真空溶液系统包括释放水份装置、吸收水份装置、第一交换器、第二交换器和板式交换器、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 所述吸收水份装置有管道通过第一溶液泵及第一交换器与所述第一储液箱相连,所述释放水份装置有管道通过第二溶液泵及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储液箱相连,第一储液箱与第二储液箱有管路通过板式交换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水份装置和释放水份装置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溶液池和第二溶液池,所述第一溶液池通过管路与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溶液池通过第二储液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箱通过第一溶液泵及第一交换器与吸收水份装置内的喷淋头连接,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第二溶液泵及第二交换机与释放水份装置内的喷淋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溶液系统还包括多个旁通电磁阀。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它包括制冷系统和真空溶液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蒸发器、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真空溶液系统包括释放水份装置、吸收水份装置、第一交换器、第二交换器和板式交换器、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所述吸收水份装置有管道通过第一溶液泵及第一交换器与所述第一储液箱相连,所述释放水份装置有管道通过第二溶液泵及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储液箱相连,第一储液箱与第二储液箱有管路通过板式交换器相连。采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的转换,不仅解决了溶液对板式交换器的腐蚀,而且消除了溶液在板式交换器里的结垢,大大的提高了制冷、制热的效率。文档编号F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真空溶液系统与制冷系统转换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蒸发器、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真空溶液系统:包括释放水份装置、吸收水份装置、第一交换器、第二交换器和板式交换器、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所述吸收水份装置有管道通过第一溶液泵及第一交换器与所述第一储液箱相连,所述释放水份装置有管道通过第二溶液泵及第二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储液箱相连,第一储液箱与第二储液箱有管路通过板式交换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柳成,
申请(专利权)人:陶柳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