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倍增输出机构的车床主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63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倍增输出转速的车床主轴箱,在过渡轴上设置有双联滑移齿轮,既可与主轴传动齿轮,使主轴与进给运动的挂轮轴实现1∶1的输出比,也可直接与二级传动轴上的齿轮啮合,使主轴与进给运动挂轮轴实现16∶1的扩大倍增输出比。且保持了现有主轴18级转速输出,结构紧凑合理,基本满足了现代机加工工艺对中、重型机床的主轴箱变速要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重型卧式车床的主轴箱,特别是一种带有倍增输出机构的车床主轴箱
技术介绍
车床主轴箱一般设有动力输入轴、传动轴、主轴和挂轮轴,其主轴和挂轮轴均为动力输出轴,主轴为主轴箱的主动力输出轴,挂轮轴为主轴箱的进给运动输出轴,当动力从动力轴输入后,经一级、二级或者三级传动轴传递给主轴进行主轴动力输出,与此同时,主轴还将动力经过过渡轴传递给挂轮轴进行进给运动的动力输出。目前,主轴输出转速与挂轮轴输出转速之比一般只有1∶1一种输出比,由于只有单一速比,所以主轴箱的使用范围和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主轴输出与挂轮轴的进给运动输出1∶1转速比的单一直传输出,提供一种带有倍增输出机构的车床主轴箱,使主轴输出与挂轮轴的进给运动输出拥有1∶1和16∶1二种输出比。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设有动力轴1、一级传动轴3、二级传动轴5、或三级传动轴6以及主轴9、过渡轴12、15、16和挂轮轴17,动力轴1和一级传动轴3上设有三联滑移齿轮付,二级传动轴5上设有固定齿轮4,其它轴上均设有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过渡轴12上设有双联滑移齿轮11,其双联滑移齿轮11既可与主轴9的传动齿轮10啮合,使主轴9与挂轮轴17的输出实现1∶1的转速比,也可直接与二级传动轴5上的固定齿轮4啮合,使主轴9与挂轮轴17的输出实现16∶1的扩大倍增转速比。一级传动轴3的轴端上设有固定齿轮14,三级传动轴6上设有带内齿的三联滑移齿轮7,固定齿轮14可与二级传动轴5上的固定齿轮4啮合,也可与三级传动轴6上的三联滑移齿轮7的内齿啮合。设有三根过渡轴12、15、16,与主轴齿轮10和二级传动轴5上固定齿轮4相啮合的双联滑移齿轮11设于第一根过渡轴12上,其它二根过渡轴15、16为中间轴,其轴15、16上的传动齿轮空套于轴15、16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在保持了现有主轴18级转速输出、主轴输出与进给运动输出1∶1的前堤下,又增加了主轴输出与进给运动输出16∶1的螺距扩大倍增功能,且结构紧凑合理,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更大、更广,基本满足了现代机加工工艺对中、重型机床的主轴箱变速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动力轴,2-滑移齿轮,3-一级传动轴,4-齿轮,5-二级传动轴,6-三级传动轴,7-内外齿三联滑移齿轮,8-滑移齿轮,9-主轴,10-传动齿轮,11-双联滑移齿轮,12-过渡轴,13-箱体,14-齿轮,15-过渡轴,16-过渡轴,17-挂轮轴(进给运动输出轴)。具体实施办法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实施例以在CY6140型中型车床上的应用为例;设有动力轴1、一级传动轴3、二级传动轴5、三级传动轴6、主轴9、过渡轴12、15、16和挂轮轴17,挂轮轴17即为进给运动输出轴。动力轴1和一级传动轴3上设有三联滑移齿轮付2,一级传动轴3的轴端上还设有固定齿轮14。二级传动轴5、三级传动轴6、主轴9、过渡轴12、15、16和挂轮轴17上均设有传动齿轮。如二级传动轴5上还设有固定齿轮4,三级传动轴6上还设有带内齿的三联滑移齿轮7和滑移齿轮8,主轴9上还设有传动齿轮10。固定齿轮14可与二级传动轴5上的固定齿轮4相啮合,也可与三级传动轴6上的内外齿三联滑移齿轮7的内齿相啮合。本实施例,动力轴1与一级传动轴3之间通过三对齿轮付啮合传动,二级传动轴5与三级传动轴6之间通过三对齿轮付啮合传动,三级传动轴6与主轴9之间通过二对齿轮付啮合传动。主轴9与挂轮轴17之间设有三根过渡轴12、15、16,第一根过渡轴12上设有双联滑移齿轮11,其它二根过渡轴15、16为中间轴,轴上的传动齿轮内设轴承空套于轴15、16上。过渡轴12上的双联滑移齿轮11既可与主轴9上的传动齿轮10啮合,也可直接与二级传动轴5上的固定齿轮4啮合。当双联滑移齿轮11与主轴9上的传动齿轮10啮合时,主轴9与挂轮轴17的输出转速呈1∶1输出,双联滑移齿轮11直接与二级传动轴5上的固定齿轮4啮合时,主轴9与挂轮轴17的输出转速可实现16∶1的扩大倍增输出。工作时,动力由动力轴1传递给主轴9,由齿轮14选择与三联滑移齿轮7的内齿啮合或者与齿轮4啮合,可以得到高、低速二组(18档)主传动途径,其传动路线①、动力轴1--三对齿轮付--一级传动轴3--齿轮14--三联滑移齿轮7的内齿--三级传动轴6--双联滑移齿轮8--主轴9,实现6档高速主传动运动;②、动力轴1--三对齿轮付—一级传动轴3—齿轮14—齿轮4—二级传动轴5—三联滑移齿轮7的外齿—三级传动轴6—双联滑移齿轮8--主轴9,实现12档低速主传动运动。主轴9运动一共可实现高低速18档转速输出。进给运动的动力输出,可有二个途径,由齿轮11选择与主轴9上的齿轮10啮合或者与二级传动轴5上的齿轮4啮合而实现①、主轴9--齿轮10--双联滑移齿轮11—过渡轴12--过渡轴15--过渡轴16—挂轮轴17,此时,主轴9与挂轮轴17的输出为1∶1;②、齿轮4--双联滑移齿轮11—过渡轴12--过渡轴15--过渡轴16—挂轮轴17,此时,主轴9与挂轮轴17的输出为16∶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持了现有主轴输出与进给运动输出1∶1输出比的前提下,又增加了16∶1的螺距扩大倍增输出比,其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更大、更广。权利要求1.带有倍增输出机构的车床主轴箱,设有动力轴(1)、一级传动轴(3)、二级传动轴(5)、三级传动轴(6)以及主轴(9)、过渡轴(12或者15、16)和挂轮轴(17),动力轴(1)和一级传动轴(3)上设有三联滑移齿轮付,二级传动轴(5)上设有固定齿轮,其它轴上均设有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过渡轴(12)上设有双联滑移齿轮(11),其双联滑移齿轮(11)既可与主轴传动齿轮(10)啮合,也可直接与二级传动轴(5)上的固定齿轮(4)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倍增输出机构的车床主轴箱,其特征在于一级传动轴(3)的轴端上设有固定齿轮(14),三级传动轴(6)上设有带内齿的三联滑移齿轮(7),固定齿轮(14)可与二级传动轴(5)上的固定齿轮(4)啮合,也可与三级传动轴(6)上的三联滑移齿轮(7)的内齿啮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倍增输出机构的车床主轴箱,其特征在于设有三根过渡轴(12、15、16),与主轴齿轮(10)和二级传动轴(5)上固定齿轮(4)相啮合的双联滑移齿轮(11)设于第一根过渡轴(12)上,其它二根过渡轴(15、16)为中间轴,其轴(15、16)上的传动齿轮空套于轴(15、16)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倍增输出转速的车床主轴箱,在过渡轴上设置有双联滑移齿轮,既可与主轴传动齿轮,使主轴与进给运动的挂轮轴实现1∶1的输出比,也可直接与二级传动轴上的齿轮啮合,使主轴与进给运动挂轮轴实现16∶1的扩大倍增输出比。且保持了现有主轴18级转速输出,结构紧凑合理,基本满足了现代机加工工艺对中、重型机床的主轴箱变速要求。文档编号B23B19/00GK2690081SQ20042002618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徐宪生, 程鸿展, 王其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倍增输出机构的车床主轴箱,设有动力轴(1)、一级传动轴(3)、二级传动轴(5)、三级传动轴(6)以及主轴(9)、过渡轴(12或者15、16)和挂轮轴(17),动力轴(1)和一级传动轴(3)上设有三联滑移齿轮付,二级传动轴(5)上设有固定齿轮,其它轴上均设有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过渡轴(12)上设有双联滑移齿轮(11),其双联滑移齿轮(11)既可与主轴传动齿轮(10)啮合,也可直接与二级传动轴(5)上的固定齿轮(4)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宪生程鸿展王其松李爱花孙宇通黄宁玲杨莲尹开凡陈长存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