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552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油箱,包括箱体、进油口、透气孔以及吸油管,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箱体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吸油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箱体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的孔中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吸油管上设置外螺纹,在所述箱体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的孔中设置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利用螺纹之间的配合,将所述吸油管与所述箱体间的焊接固定改为螺纹连接,这样,吸油管下端与箱体底部的距离控制更加灵活,可随时通过螺纹的旋进旋出调节吸油管下端与箱体底部的位置关系,以免出现油箱底部燃油浪费及吸油管无法正常吸附燃油的状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油箱
技术介绍
油箱,是液压系统中储存液压油或液压液的专用容器,现有的油箱一般为将吸油管插置于所述油箱内,在吸油管下端距油箱底部疒3_的位置将所述吸油管焊接固定,这样能够确保所述吸油管能够吸到油箱底部的燃油,但在多次焊接时,所述吸油管下端与所述油箱底部的距离难以控制,导致所述吸油管下端与所述油箱底部的距离过大或过小,使所述吸油管无法吸到油箱下部的燃油或者无法正常吸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并调节吸油管与油箱底部距离的油箱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以解决现有的油箱吸油管下端与油箱底部的距离难以控制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箱,包括箱体、进油口、透气孔以及吸油管,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箱体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吸油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箱体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的孔中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较佳地,所述吸油管上端连接一塔嘴。较佳地,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透气孔分别配有相匹配的活塞。较佳地,所述油箱还包括叉车孔,所述叉车孔贯穿于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较佳地,所述箱体的外侧还设有吊装孔。本技术提供的油箱,包括箱体、进油口、透气孔以及吸油管,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箱体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吸油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箱体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的孔中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吸油管上设置外螺纹,在所述箱体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的孔中设置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利用螺纹之间的配合,将所述吸油管与所述箱体间的焊接固定改为螺纹连接,这样,吸油管下端与箱体底部的距离控制更加灵活,可随时通过螺纹的旋进旋出调节吸油管下端与箱体底部的位置关系,以免出现油箱底部燃油浪费及吸油管无法正常吸附燃油的状况。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油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吸油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吸油管、21-外螺纹、22-塔嘴、3-进油口、4-透气孔、5-叉车孔、6-吊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油箱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油箱,如图I所示,包括箱体I、进油口 3、透气孔4以及吸油管2,所述进油口 3和所述透气孔4分别设于箱体I顶部,所述吸油管2插置于所述箱体I的内部,所述吸油管I上设有外螺纹21,所述箱体I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2的孔(图中未示出)中设有与所述外螺纹21相匹配的内螺纹(图中未示出)。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吸油管2上设置外螺纹21,在所述箱体I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2的孔中设置与所述外螺纹21相匹配的内螺纹,利用螺纹之间的配合,将所述吸油管2与所述箱体I间的焊接固定改为螺纹连接,这样,吸油管2下端与箱体I底部的距离控制更加灵活,可随时通过外螺纹21的旋进旋出调节吸油管2下端与箱体I底部的位置关系,以免出现油箱底部燃油浪费及吸油管2无法正常吸附燃油的状况,另外,所述吸油管2能够被方便、快速的拆卸,应用于不同深度的油箱,都能够较好的吸油且能够充分的运用箱体I的容量。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吸油管2上端连接一塔嘴22,所述塔嘴22用于连接用油管道,将所述吸油管2吸上的燃油输送至用油装置,在油箱不工作或运输过程中将所述用油管道卸下,方便运输、安装等。较佳地,如图I所示,所述进油口 3和所述透气孔4分别配有相匹配的活塞(图中未示出),所述透气孔4用于在所述箱体I内的燃油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的状态下保持所述箱体I内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一致,放置所述箱体I内的压强过大或过小,导致油箱不能正常工作。较佳地,如图I所示,所述油箱还包括叉车孔5,所述叉车孔5贯穿于所述箱体I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所述箱体I的外侧还设有吊装孔6,为方便所述油箱的运输,为叉车或吊车提供相应的结构。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吸油管2向下旋进所述箱体I内部,直至所述吸油管2的下端与所述箱体I的底部相接触而无法接续旋进,将所述吸油管2反方向向外旋出2圈(具体圈数由所述吸油管2的粗细以及所述外螺纹21的螺距等因素决定),这样的间距即可达到既能使所述吸油管2不会因为下端与所述箱体I底部接触而无法正常吸入燃油,又不会因为距离所述箱体I底部过远而使箱体I底部的燃油浪费,也浪费了油箱的容量。当然,所述吸油管2上的外螺纹21可以覆盖整个吸油管2的外表面,也可以有选择性的覆盖于所述吸油管2的一段或多段外表面。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油箱,包括箱体I、进油口 3、透气孔4以及吸油管2,所述进油口 3和所述透气孔4分别设于箱体I顶部,所述吸油管2插置于所述箱体I的内部,所述吸油管2上设有外螺纹21,所述箱体I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2的孔中设有与所述外螺纹21相匹配的内螺纹。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吸油管2上设置外螺纹21,在所述箱体I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2的孔中设置与所述外螺纹21相匹配的内螺纹,利用螺纹之间的配合,将所述吸油管2与所述箱体I间的焊接固定改为螺纹连接,这样,吸油管2下端与箱体I底部的距离控制更加灵活,可随时通过螺纹的旋进旋出调节吸油管2下端与箱体I底部的位置关系,以免出现油箱底部燃油浪费及吸油管2无法正常吸附燃油的状况。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油箱,包括箱体、进油口、透气孔以及吸油管,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箱体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箱体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的孔中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上端连接一塔嘴。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透气孔分别配有相匹配的活塞。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还包括叉车孔,所述叉车孔贯穿于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侧还设有吊装孔。专利摘要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箱,包括箱体、进油口、透气孔以及吸油管,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透气孔分别设于箱体顶部,所述吸油管插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箱体的顶部用于插置所述吸油管的孔中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西马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