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中心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7086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中心供气系统,包括液氧罐、汽化器、中心供氧站、高压氧舱,所述的中心供氧站的一端通过汽化器由液氧罐输氧,中心供氧站的另一端与制氧设备相连,且该中心供氧站设有一个氧压报警箱;所述的中心供氧站的氧气输出端与高压氧舱相连,该高压氧舱通过各个供气支管把氧气通入于抢救室、病房、手术室及监护室的供氧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设备制造成本低、供氧量足,排列结构简单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气领域,一种医用中心供气系统。技术背景 目前,一般的医院的抢救室、病房、手术室都会采用到医用中心供气系统,所采用的医用中心供气系统普遍存在排列结构复杂,供气量不足,给医护人员及病人带来一定的不便,及该设备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设备制造成本低的医用中心供气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液氧罐、汽化器、中心供氧站、高压氧舱,所述的中心供氧站的一端通过汽化器由液氧罐输氧,中心供氧站的另一端与制氧设备相连,且该中心供氧站设有一个氧压报警箱。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心供氧站的氧气输出端与高压氧舱相连,该高压氧舱通过各个供气支管把氧气通入于抢救室、病房、手术室及监护室的供氧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设备制造成本低、供氧量足,排列结构简单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I、液氧罐,2、汽化器,3、中心供氧站,4、高压氧舱,5、制氧设备,6、氧压报警箱,7、供气支管,8、抢救室,9、病房,10、手术室,11、监护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图I所示,包括液氧罐I、汽化器2、中心供氧站3、高压氧舱4,所述的中心供氧站3的一端通过汽化器2由液氧罐I输氧,中心供氧站3的另一端与制氧设备5相连,且该中心供氧站3设有一个氧压报警箱6。所述的中心供氧站3的氧气输出端31与高压氧舱4相连,该高压氧舱4通过各个供气支管7把氧气通入于抢救室8、病房9、手术室10及监护室11的供氧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液氧罐I把氧气输送给中心供氧站3,中心供氧站3内的氧气通过高压氧舱4通入于抢救室8、病房9、手术室10及监护室11的供氧端,如中心供氧站3出现氧气量不足的情况,此时氧压报警箱6会报警,然后制氧设备5会启动并向中心供氧站3输送氧气。除上述实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中心供气系统,包括液氧罐(1)、汽化器(2)、中心供氧站(3)、高压氧舱(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供氧站(3)的一端通过汽化器(2)由液氧罐(1)输氧,中心供氧站(3)的另一端与制氧设备(5)相连,且该中心供氧站(3)设有一个氧压报警箱(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中心供气系统,包括液氧罐(I)、汽化器(2)、中心供氧站(3)、高压氧舱(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供氧站(3)的一端通过汽化器(2)由液氧罐(I)输氧,中心供氧站(3)的另一端与制氧设备(5)相连,且该中心供氧站(3)设有一个氧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金强陈英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扬锐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