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超声波式流体计测装置的流体的计测精度的多层流路部件及使用它的超声波式流体计测装置。在将隔板(11)插入侧板(13、14)的状态下,利用加热头(21)使熔融突起部(20)熔融时,由于使熔融突起部20的前端部分的熔融面在上下方向倾斜,所以通过加热头(21)形成的熔融状态在隔板(11)的上下面有所不同,在最先与加热头(21)接触的熔融突起部(25)的最前端部分首先开始熔融并依次朝向熔融突起部(25)的根部进行熔融的过程中,隔板(11)被压紧在首先熔融的最前端部分相反侧的插入孔(17a)的端部,隔板(11)相对于插入孔(17a)偏向放置,根据插入孔(17a)的位置精度而固定,即使隔板(11)和插入孔(17a)有间隙,也可以高精度地熔敷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由多个扁平流路构成的计测流路的多层流路部件及使用它的超声波流体计测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波式流体计测装置为如下装置使流体流过计测用流路,使超声波在计测用流路内传播,计测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基于计测得到的信息求出流体流速。 而且,该计测用流路为剖面长方形的矩形形状,在相对的短边侧设置有一对超声波收发器。该一对超声波收发波器以下述方式进行配置相对于计测用流路的流动方向具有规定角度、即倾斜横穿流体流向地形成超声波传播路径。而且,近年来,为了提高计测精度,提案有如下超声波式流体计测装置通过在计测用流路中并行配置多个隔壁,使计测用流路形成多层流路。图23表示现有的该种多层流路部件,利用整流板102将流路单元101分隔开而形成多个小流路103。而且,上述多个整流板102和支承该整流板102的支承部104使用热硬化性树脂一体地形成。具体地说,支承部104是在插入有多个整流板102的状态下成型的。据此,由于整流板102和支承这些整流板102的支承部104 —体地形成,所以不需要将整流板102 —个一个地插入到支承部104中的作业。另外,由于是使用热硬化性树一体地形成,所以与用热塑性树脂一体形成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硬化时的收缩。另外,作为其它的例子如图24所示可知,计测管部件111的槽部112由开口部113和收容部114构成。收容部114形成于槽部112的深度方向前端,另外,开口部113的开口尺寸设定为比整流板115的板厚大。整流板115经由开口部113插入到槽部112。而且,收容部114的收容高度尺寸为与整流板115的板厚相同的大小,所以所收容的整流板115与收容部114的内壁面接触而被支承。另外,从开口部113至收容部114为止的槽部112的部位(以下,称为导向部位)形成为开口尺寸慢慢减小的形状。即,在导向部位形成有从开口部113至收容部114为止的倾斜面116。因此,进行插入动作时,整流板115与导向部位接触后,沿该倾斜面116向槽部112的深度方向前端导入。被向该方向前端导入的整流板115如上述,被收容在位于上述的该方向前端的收容部114。利用导向部位将整流板115导向到收容部114,所以即使进行插入动作时整流板115和收容部114在开口部113的开口尺寸的范围内发生倾斜(或偏移),也可以继续进行整流板115的插入动作。因此,插入时整流板115和收容部114的位置关系的自由度变大,容易进行整流板115的嵌入作业。另外,由于利用收容部114接触支承收容状态的整流板115,所以可以防止或减少整流板115的晃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3)。专利文献I:国际公开第2004 / 074783号手册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 31668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 — 029907号公报但是,在使计测用流路形成为多层流路时,存在如下问题因设置于计测用流路的一对超声波收发器和多层流路的位置关系及利用支架支承用于形成多层流路的整流板的两缘的情况的整流板间的尺寸的偏差,具有使计测精度下降这种问题,为了进行高精度的计测,要求高精度的多层流路部件。而且,在将计测用流路用作多层流路的前者的例子中,将多个整流板和支承它们的支承部使用热硬化性树脂一体地嵌入成形,在硬化时间上需要时间,向成形模具中注入树脂后冷却,从成形模具中取出成型品的时间非常长,由此,具有生产性差,相应地成本也升闻的缺点。因此,若不使用热硬化性树脂而使用热可塑性树脂,则收缩大,因此具有这样不能实现尺寸精度的缺点,另外,在后者的例子中,槽部由比整流板的板厚大的开口部和与整流板的板厚同等大小的收容部构成,收容部形成得比开口部更靠近槽部的深度方向的前端,整流板由开口部的导向部位导向,导入到收容部,但为了使整流板保持高的尺寸精度,对保持的收容部内施加力矩,因此需要强度,需要充分确保收容部的进深尺寸。然而,根据成型性的观点,若将形成收容部的计测管使用树脂时,为了具有保持强度,必须增加厚度,但变厚时,因收缩、气孔等产生尺寸精度降低这种相反的课题,因此,强度、精度以及插入的容易性这种作业性等的平衡是必要的,结果是具有不能追求高精度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高精度的多层流路部件及使用它的超声波式流体计测装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层流路部件,配置在形成于超声波式流体计测装置的方筒形的计测流路中,由将所述计测流路划分成多个扁平流路的隔板、与所述隔板正交且支承两缘部的侧板、与所述隔板平行地上下配置且与所述侧板结合而支承两缘部的上、下板构成,其中,具有在所述侧板上设置的供所述隔板的一部分插入的插入孔;和偏向熔敷单元,在所述插入孔的上下设置有熔融突起部,在将所述隔板插入所述侧板的状态下,利用熔敷单元使所述熔融突起部熔融而将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侧板上,并且,使通过所述熔敷单元形成的熔融状态在所述隔板的表面背面不同,以使所述插入孔和所述隔板的间隙沿一定方向形成。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偏向熔敷单元使在所述侧板上设置于供所述隔板的一部分插入的所述插入孔上下的所述熔融突起部的前端部分的熔敷面在上下方向倾斜,在利用所述熔敷单元使所述熔融突起部熔融时,在所述隔板的上下面使熔融状态不同,使所述插入孔和所述隔板的间隙沿一定方向形成。而且,在将所述隔板插入侧板的状态下,利用熔敷单元使所述熔融突起部熔融时,由于使熔融突起部的前端部分的熔敷面在上下方向倾斜,所以通过熔敷单元形成的熔融状态在隔板的上下面不同,在最先与熔敷单元接触的熔融突起部的最前端部分首先开始熔融并依次朝向熔融突起部的根部分进行熔融的过程中,从最先熔融的最前端部分的附近充填插入孔和隔板的间隙。 因此,隔板被压紧在与最先熔融的最前端部分相反侧的插入孔的端部,隔板相对于插入孔偏向放置,根据插入孔的位置精度进行固定,即使隔板和插入孔具有间隙,也可以高精度地熔敷固定。其结果是,可以根据插入孔的位置精度保持隔板的间隔,所以可以保持插入的容易性这种作业性,不提高安装隔板的侧板的强度,另外,不使用用于确保尺寸精度的其它部件,以简易的构成形成高精度的多层流路部件。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特别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改变在供所述隔板的一部分插入的所述插入孔的上下设置的所述熔融突起部的形状或数量,使在所述侧板上设置于供所述隔板的一部分插入的所述插入孔上下的所述熔融突起部的熔融量在所述隔板的上下不同,以使所述插入孔和所述隔板的间隙沿一定方向形成。而且,偏向熔敷单元改变在供所述隔板的一部分插入的插入孔的上下设置的熔融突起部的形状或数量,使在所述侧板上设置于供所述隔板的一部分插入的插入孔上下的熔融突起部的熔融量在所述隔板的上下不同,所以通过熔敷单元形成的熔融状态在隔板的上下面不同,熔融突起部的熔融部分从熔融突起部的熔融量大的一方依次朝向小的一方流动而平滑化,所以从熔融突起部的熔融量大的一方的附近充填插入孔和隔板的间隙。因此,隔板被压紧在熔融突起部的熔融量大的一方的相反侧的插入孔的端部,隔板相对于插入孔偏向放置,根据插入孔的位置精度固定,即使隔板和插入孔间具有间隙,也可以高精度地熔敷固定。其结果是,可以根据插入孔的位置精度保持隔板的间隔,所以可以保持插入的容易性这种作业性,不提高安装隔板的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流路部件,具备划分成多个扁平流路的隔板、与所述隔板正交且支承两缘部的侧板、与所述隔板平行地上下配置且与所述侧板结合而支承两缘部的顶板及底板,在所述隔板的两缘部的一部分形成由所述侧板支承的支承部,并且,在所述侧板设置有供所述支承部插入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由插入部和固定部形成,所述插入部形成为比所述支承部大的孔形状以使所述支承部易于插入,所述固定部在与插入所述支承部的方向正交的平面方向上与所述插入部相邻配置,具有与所述支承部的剖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部分并固定所述支承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寻一,重冈武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