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982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包括底座,立体车库框架设置在底座上,载车板设置在车架上并连接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控制器部分控制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学生展示了立体车库的工作状态,实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述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也可以利用本装置实现立体车库的PLC控制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专业的实训装置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技术以及设备的领悟。随着立体车库的产品化,高职教学与培训要与时俱进,越来越需要立体车库的各方面技术知识,课堂需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目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尚待开发,急切需要立体车库 教学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促进机电一体化课堂教学,为课堂提供了便利。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底座,立体车库框架设置在底座上,载车板设置在车架上并连接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控制器部分控制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的控制器部分包括开关电源、继电器和控制按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一号电机、吊绳以及滑轮组,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二号电机以及一组轮子。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包括上、下两层。有益效果本技术为学生展示了立体车库的工作状态,实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述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也可以利用本装置实现立体车库的PLC控制等。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包括底座I,立体车库框架2设置在底座I上,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2包括上、下两层。载车板9设置在车架10上并连接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控制器部分控制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的控制器部分包括开关电源3、继电器4和控制按钮5。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一号电机8、吊绳以及滑轮组7,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二号电机6以及一组轮子。该模型存车过程为汽车驶入I层载车板9上,按下升降装置启动按钮,一号电机8启动,到达设定高度后,按下横向移动装置按钮,二号电机6启动,车架10横向移动至空位。该模型取车过程为按下横向移动装置反转按钮,二号电机6反转,带动车架10横向移动至设定位置后,按下升降装置反转按钮,载车板9下降到设定位置后停止,汽车驶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 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体车库框架(2)设置在底座(I)上,载车板(9 )设置在车架(10 )上并连接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控制器部分控制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部分包括开关电源(3)、继电器(4)和控制按钮(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一号电机(8)、吊绳以及滑轮组(7),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二号电机(6)以及一组轮子。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2)包括上、下两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包括底座,立体车库框架设置在底座上,载车板设置在车架上并连接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控制器部分控制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本技术为学生展示了立体车库的工作状态,实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述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也可以利用本装置实现立体车库的PLC控制等。文档编号G09B25/00GK202749011SQ201220447460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荆瑞红 申请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车库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体车库框架(2)设置在底座(1)上,载车板(9)设置在车架(10)上并连接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控制器部分控制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瑞红
申请(专利权)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