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743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蝶阀,包括阀杆、阀体、阀座、轴套和蝶板,所述阀杆、蝶板、轴套和阀座位于所述阀体的内腔中,所述阀座中心有与阀体内腔匹配的通孔,所述阀座与阀体镶嵌连接固定,所述阀杆与所述轴套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由中心同轴的主阀杆和下阀杆上下固定连接组成;所述主阀杆自上而下顺次穿过卡环、开口挡环、轴套后插入所述阀体内腔,所述卡环、开口挡环密封所述阀体的上部开口,所述开口挡环和轴套之间设置垫片和密封圈,使主阀杆与所述阀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轴套紧靠所述阀体的内腔的壁设置;所述轴套由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三轴套和下轴套构成;所述第一轴套靠近所述阀体的上部,并外套与所述主阀杆的上部;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之间设置O型圈;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靠近所述阀座,且位于所述阀座的上方,并外套于所述主阀杆;所述主阀杆穿过所述第三轴套后进一步穿过所述阀座的中心通孔后与所述蝶板连接,所述主阀杆的转动带动所述蝶板转动;所述下轴套位于所述阀体的内腔的下部,外套于所述下阀杆,所述下阀杆固定不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蝶阀的阀杆、阀体、阀座和蝶板之间的接触更紧密,密封性更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阀,具体涉及一种密封性好的蝶阀
技术介绍
蝶阀用于调控管道内介质流量的大小,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蝶阀的阀体、蝶板和阀杆是其主要调控元件。阀杆和蝶板连接,通过转动阀杆操纵蝶阀启闭。由蝶阀的功能可想而知,密封性对蝶阀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阀体上设置弹性耐磨材料的阀座(密封副),阀座与蝶板接触,起到密封作用,在阀杆与阀体间设置密封圈也同样会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但是由于阀杆和蝶板的多次转动会对密封圈和阀座产生扭动变形和摩擦损伤,进一步提高蝶阀的密封性仍是十分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的蝶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蝶阀,包括阀杆、阀体、阀座、轴套和蝶板,所述阀杆、蝶板、轴套和阀座位于所述阀体的内腔中,所述阀座中心有与阀体内腔匹配的通孔,所述阀座与阀体镶嵌连接固定,所述阀杆与所述轴套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包括中心同轴、上下设置的主阀杆和下阀杆;所述主阀杆自上而下顺次穿过卡环、开口挡环、轴套后插入所述阀体内腔,所述卡环、开口挡环密封所述阀体的上部开口,所述开口挡环和轴套之间设置垫片和密封圈,使主阀杆与所述阀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轴套紧靠所述阀体的内腔的壁设置;所述轴套由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三轴套和下轴套构成;所述第一轴套靠近所述阀体的上部,并外套与所述主阀杆的上部;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之间设置O型圈;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靠近所述阀座,且位于所述阀座的上方,并外套于所述主阀杆;所述主阀杆穿过所述第三轴套后进一步穿过所述阀座的中心通孔后与所述蝶板连接,所述主阀杆的转动带动所述蝶板转动;所述下轴套位于所述阀体的内腔的下部,外套于所述下阀杆,所述下阀杆固定不动。进一步,所述蝶板与所述主阀杆齿轮传动连接。进一步,所述阀座为橡胶材质。更进一步,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所述垫片有两片,为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密封圈有两个,为第一 O型圈和第二 O型圈,所述开口挡环和所述轴套之间顺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垫片、第一 O型圈、第二垫片和第二 O型圈。本技术的阀座与阀体接触的上表面和与蝶板接触的下表面均设有密封线,密封线的存在使得三者接触跟紧密,增强了蝶阀系统的密封性,阀杆和阀体间设置多个密封圈,相邻的密封圈用垫片分隔和定位,进一步增强了蝶阀系统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I、主阀杆2、阀体3、阀座4、蝶板5、下阀杆6、下轴套7、卡环8、开口挡环9、第一垫片10、第一 O型圈11、第二垫片12、第二 O型圈13、第一轴套14、第二轴套15、O型密封圈16、第三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的本技术的蝶阀,包括阀杆、阀体2、阀座3、轴套和蝶板4,其中,阀杆、蝶板、轴套和阀座位于阀体的内腔中,阀座中心有与阀体内腔匹配的通孔,阀座与阀体镶嵌连接固定,阀杆与轴套过盈配合。本技术的阀杆包括中心同轴、上下设置的主阀杆I和下阀杆5 ;主阀杆I和下阀杆5是相互独立的。主阀杆自上而下顺次穿过卡环7、开口挡环8、轴套后插入阀体的内腔,卡环、开口挡环密封阀体的上部开口,卡环对上阀杆进行限位,防止其在阀体内游动。开口挡环和轴套之间设置垫片和密封圈,使主阀杆与阀体之间密封连接;轴套紧靠阀体的内腔的壁设置。本例中,蝶板与主阀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本技术的轴套由第一轴套13、第二轴套14、第三轴套16和下轴套6构成;第一轴套靠近阀体的上部,并外套与主阀杆的上部;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15 ;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靠近阀座,且位于阀座的上方,并外套于主阀杆;主阀杆穿过第三轴套后进一步穿过阀座的中心通孔后与蝶板连接,主阀杆的转动带动蝶板转动,从而使蝶阀打开和关闭,以及调节流量大小;下轴套位于阀体的内腔的下部,外套于下阀杆,下阀杆固定不动。本例中,阀座3是橡胶材质,阀座通过外部的凹槽与阀体2的凸出部镶嵌连接,阀座3与阀体2接触的上表面和阀座3与蝶板4接触的下表面均有表面凸起形成的密封线,使得阀体2、阀座3和蝶板4三者间的接触紧密,密封性好。本例中,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本例中,垫片有两片,为第一垫片9和第二垫片11,密封圈有两个,为第一 O型圈10和第二 O型圈12,开口挡环和轴套之间自上而下顺次排列设置第一垫片、第一 O型圈、第二垫片和第二 O型圈。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用来分隔密封圈,并对密封圈限位;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密封圈并分别设置于蝶阀的不同的部位,增强了蝶阀系统的密封性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蝶阀,包括阀杆、阀体、阀座、轴套和蝶板,所述阀杆、蝶板、轴套和阀座位于所述阀体的内腔中,所述阀座中心有与阀体内腔匹配的通孔,所述阀座与阀体镶嵌连接固定,所述阀杆与所述轴套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包括中心同轴、上下设置的主阀杆和下阀杆;所述主阀杆自上而下顺次穿过卡环、开口挡环、轴套后插入所述阀体内腔,所述卡环、开口挡环密封所述阀体的上部开口,所述开口挡环和轴套之间设置垫片和密封圈,使主阀杆与所述阀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轴套紧靠所述阀体的内腔的壁设置;所述轴套由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三轴套和下轴套构成;所述第一轴套靠近所述阀体的上部,并外套与所述主阀杆的上部;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靠近所述阀座,且位于所述阀座的上方,并外套于所述主阀杆;所述主阀杆穿过所述第三轴套后进一步穿过所述阀座的中心通孔后与所述蝶板连接,所述主阀杆的转动带动所述蝶板转动;所述下轴套位于所述阀体的内腔的下部,外套于所述下阀杆,所述下阀杆固定不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为橡胶材质。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有两片,为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密封圈有两个,为第一 O型圈和第二 O型圈,所述开口挡环和所述轴套之间顺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垫片、第一 O型圈、第二垫片和第二 O型圈。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蝶阀,包括阀杆、阀体、阀座、轴套和蝶板,所述阀杆、蝶板、轴套和阀座位于所述阀体的内腔中,所述阀座中心有与阀体内腔匹配的通孔,所述阀座与阀体镶嵌连接固定,所述阀杆与所述轴套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由中心同轴的主阀杆和下阀杆上下固定连接组成;所述主阀杆自上而下顺次穿过卡环、开口挡环、轴套后插入所述阀体内腔,所述卡环、开口挡环密封所述阀体的上部开口,所述开口挡环和轴套之间设置垫片和密封圈,使主阀杆与所述阀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轴套紧靠所述阀体的内腔的壁设置;所述轴套由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三轴套和下轴套构成;所述第一轴套靠近所述阀体的上部,并外套与所述主阀杆的上部;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之间设置O型圈;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靠近所述阀座,且位于所述阀座的上方,并外套于所述主阀杆;所述主阀杆穿过所述第三轴套后进一步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蝶阀,包括阀杆、阀体、阀座、轴套和蝶板,所述阀杆、蝶板、轴套和阀座位于所述阀体的内腔中,所述阀座中心有与阀体内腔匹配的通孔,所述阀座与阀体镶嵌连接固定,所述阀杆与所述轴套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包括中心同轴、上下设置的主阀杆和下阀杆;所述主阀杆自上而下顺次穿过卡环、开口挡环、轴套后插入所述阀体内腔,所述卡环、开口挡环密封所述阀体的上部开口,所述开口挡环和轴套之间设置垫片和密封圈,使主阀杆与所述阀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轴套紧靠所述阀体的内腔的壁设置;所述轴套由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三轴套和下轴套构成;所述第一轴套靠近所述阀体的上部,并外套与所述主阀杆的上部;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靠近所述阀座,且位于所述阀座的上方,并外套于所述主阀杆;所述主阀杆穿过所述第三轴套后进一步穿过所述阀座的中心通孔后与所述蝶板连接,所述主阀杆的转动带动所述蝶板转动;所述下轴套位于所述阀体的内腔的下部,外套于所述下阀杆,所述下阀杆固定不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东高国友邸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欧文托普阀门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