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738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星齿轮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架,包括:壳体、支撑面板及支撑侧板;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太阳轮装配孔和轮毂连接孔;支撑侧板设置在支撑面板上,支撑侧板与壳体连接;支撑面板上开设有第二太阳轮装配孔,第二太阳轮装配孔的周围开设有行星齿轮销轴孔;壳体上与行星齿轮销轴孔对应处开设有壳体上的行星齿轮销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行星齿轮架为整体成型,使行星齿轮销轴孔在同一零件上加工完成。这样不仅保证了对行星齿轮销轴孔的位置度的要求,提高了行星齿轮的安装精度,确保了行星减速机构传动的可靠性;而且降低了行星轮和太阳轮偏载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行星齿轮系
,主要适用于行星齿轮架
技术介绍
与WS系列重型特种越野汽车传动系统匹配的车轮轮边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其行星齿轮架为双壁分体式结构,即分为行星齿轮内支架和行星齿轮外支架,内外支架通过螺栓联接为一体。在加工过程中,先将内外支架分别加工成型,再配做行星齿轮销轴孔处理。这种结构不仅加工工艺繁琐、管理成本高,而且存在由于螺栓未拧紧而导致配做的销轴孔出现不同轴的风险,从而引起行星齿轮和太阳轮在受力时发生偏载,导致齿轮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星齿轮架,它不仅解决了现有行星齿轮架因加工问题导致行星齿轮销轴孔不同轴而造成行星齿轮偏载的问题,而且降低了管理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架包括壳体、支撑面板及支撑侧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太阳轮装配孔和轮毂连接孔;所述支撑侧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上,支撑侧板与壳体连接;支撑面板上开设有第二太阳轮装配孔,所述第二太阳轮装配孔的周围开设有行星齿轮销轴孔;壳体上与所述行星齿轮销轴孔对应处开设有壳体上的行星齿轮销轴孔。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边缘沿周向等距开设有所述轮毂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行星齿轮销轴孔的数量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太阳轮装配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中心,所述第二太阳轮装配孔开设在所述支撑面板的面板中心;第一太阳轮装配孔与第二太阳轮装配孔同轴且孔径相坐寸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侧板的数量为多个,沿周向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的面板上,且在支撑面板的板面的同侧;所述第二太阳轮装配孔的周围开设有多个行星齿轮销轴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侧板的个数为3个,且沿周向竖直等距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的面板上,且在支撑面板的板面的同侧;所述第二太阳轮装配孔的周围均匀开设有3个行星齿轮销轴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侧板为沿周向内凹结构。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行星齿轮架为整体成型,使行星齿轮销轴孔在同一零件上加工完成。这样不仅保证了对行星齿轮销轴孔的位置度的要求,提高了行星齿轮的安装精度,确保了行星减速机构传动的可靠性;而且降低了行星轮和太阳轮偏载的风险。另外,通过对加强筋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行星齿轮架的支撑刚度,减小了在受载时的变形,从而提高了行星减速机构的寿命,减小了振动和噪声。本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支撑侧板,2-行星齿轮销轴孔,3-轮毂连接孔,4-支撑面板,5-加强筋,6-壳体,7-第二太阳轮装配孔,8-第一太阳轮装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行星齿轮架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由图I可知,本技术提供的行星齿轮架包括壳体6、支撑面板4及支撑侧板I;支撑侧板I的数量为多个,沿周向竖直等距设置在支撑面板4的面板上,且在支撑面板4的板面的同侧。壳体6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太阳轮装配孔8,壳体6的边缘沿周向等距开设有轮毂连接孔3 ;支撑侧板I焊接在壳体6上。支撑面板4的面板中心开设有第二太阳轮装配孔7,第二太阳轮装配孔7与第一太阳轮装配孔8同轴且孔径相等。第二太阳轮装配孔7的周围均匀开设有多个行星齿轮销轴孔2,在壳体6上与行星齿轮销轴孔2对应处开设有壳体6上的行星齿轮销轴孔。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侧板I与行星齿轮销轴孔2的数量相等。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侧板I的数量为3个,沿周向竖直等距设置在支撑面板4的面板上,且在支撑面板4的板面的同侧。为了保证支撑侧板I的板壁厚均匀,以避免在铸造过程中出现气孔等缺陷,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侧板I为沿周向内凹结构。壳体6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太阳轮装配孔8,壳体6的边缘沿周向等距开设有轮毂连接孔3 ;支撑侧板I焊接在壳体6上。支撑面板4的面板中心开设有第二太阳轮装配孔7,第二太阳轮装配孔7与第一太阳轮装配孔8同轴且孔径相等。第二太阳轮装配孔7的周围均匀开设有3个行星齿轮销轴孔2,在壳体6上与行星齿轮销轴孔2对应处开设有壳体6上的3个行星齿轮销轴孔。优选的,为了保证本技术提供的行星齿轮架的支撑刚度,减小受载时发生的变形,以提高行星减速机构的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将加强筋5设置在支撑面板4上。本技术提供的行星齿轮架在使用时,先将螺栓穿过轮毂连接孔3与轮毂直接相连;将行星齿轮设置在支撑面板4与壳体6之间,再将销轴依次穿过行星齿轮销轴孔2、行星齿轮及壳体6上的行星齿轮销轴孔。接着将太阳轮依次穿过第二太阳轮装配孔7和第一太阳轮装配孔8设置在行星齿轮之间,并与行星齿轮啮合。将齿圈外装在太阳轮的周围,行星齿轮与齿圈相互啮合。因此,由太阳轮输入的扭矩经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放大后,通过本技术提供的行星齿轮架传递给轮毂,最终为车辆行驶提供动力。本技术提供的行星齿轮架为整体成型,使行星齿轮销轴孔在同一零件上加工完成。这样不仅保证了对行星齿轮销轴孔的位置度的要求,提高了行星齿轮的安装精度,确保了行星减速机构传动的可靠性;而且降低了行星轮和太阳轮偏载的风险。另外,通过对加强筋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行星齿轮架的支撑刚度,减小了在受载时的变形,从而提高了行星减速机构的寿命,减小了振动和噪声。本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实用性强。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撑面板及支撑侧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太阳轮装配孔和轮毂连接孔;所述支撑侧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上,支撑侧板与壳体连接;支撑面板上开设有第二太阳轮装配孔,所述第二太阳轮装配孔的周围开设有行星齿轮销轴孔;壳体上与所述行星齿轮销轴孔对应处开设有壳体上的行星齿轮销轴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边缘沿周向等距开设有所述轮毂连接孔。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行星齿轮销轴孔的数量相等。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装配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中心,所述第二太阳轮装配孔开设在所述支撑面板的面板中心;第一太阳轮装配孔与第二太阳轮装配孔同轴且孔径相等。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的数量为多个,沿周向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的面板上,且在支撑面板的板面的同侧;所述第二太阳轮装配孔的周围开设有多个行星齿轮销轴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的个数为3个,且沿周向竖直等距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的面板上,且在支撑面板的板面的同侧;所述第二太阳轮装配孔的周围均匀开设有3个行星齿轮销轴孔。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为沿周向内凹结构。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撑面板及支撑侧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太阳轮装配孔和轮毂连接孔;所述支撑侧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上,支撑侧板与壳体连接;支撑面板上开设有第二太阳轮装配孔,所述第二太阳轮装配孔的周围开设有行星齿轮销轴孔;壳体上与所述行星齿轮销轴孔对应处开设有壳体上的行星齿轮销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春晓郑建辉冯炜王新郧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