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该软舱加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软舱、至少一个绳索张紧支座和至少一个手柄转块;所述软舱的底部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高度相等的支撑柱和一个支撑杆体,所述支撑杆体上设有一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延伸至所述绳索张紧支座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支撑杆体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所述轴向通孔内设有一绳索,设于所述支撑杆体端的所述绳索的一游离端与一孔塞相连接,该孔塞可与所述通孔相配合;设于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所述绳索的一游离端与所述手柄转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振动而影响模式试验精度,提高了模型试验的可靠性;可精确控制压载水量的压载量,实现任意状态下打开与闭合动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属于海洋工程
技术介绍
立柱式平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深海油气开发的顺应式浮式平台。立柱式平台通常是从建造地水平拖至安装水域的,当平台被送至作业位置时,需要将其扶正,也就是将其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的过程。无论是实际工程领域的扶正过程,还是模型实验中对扶正过程的模拟,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向软舱中加载,需要专门设计出一套相应的加载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空缺,提供一种通过线控使堵住软舱开孔的孔塞脱落而实现向立柱式平台软舱加载的系统,能够用于完成立柱式平台的扶正过程。本说明所提供的一种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包括至少I个软舱、至少I个绳索张紧支座和至少I个手柄转块;所述软舱的底部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端面上设有至少2个高度相等的支撑柱和I个支撑杆体,所述支撑杆体上设有一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延伸至所述绳索张紧支座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支撑杆体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所述轴向通孔内设有一绳索,设于所述支撑杆体端的所述绳索的一游离端与一孔塞相连接,该孔塞可与所述通孔相配合;设于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所述绳索的一游离端与所述手柄转块相连接。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设于所述手柄转块与所述绳索张紧支座之间的所述绳索上套设有套管;当所述孔塞与所述通孔相配合,且所述孔塞的端面与所述支撑杆体相接触时,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软舱的底部相接触,此时连接于所述孔塞和手柄转块之间的绳索被完全拉直,当需要向所述软舱内注水时,用力转动所述手柄转块,连接于所述手柄转块端的绳索被拉动,此时连接于所述绳索另一端的孔塞受到拉力,孔塞则从软舱开孔中脱落;由于软舱的开孔在水面以下,水会自动进入软舱内,从而实现软舱的加载。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端面上设有3个所述支撑柱;该3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周向可为均匀布置。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支撑杆体设于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中部。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手柄转块与手柄基座旋转连接。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手柄转块与手柄基座可通过销钉相连接,从而可使所述手柄转块以所述销钉为转轴进行旋转。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绳索可为钢丝绳。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软舱加载系统具体可包括2个软舱、2个绳索张紧支座和2个手柄转块。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振动而影响模式试验精度,提高了模型试验的可靠性。2、可精确控制压载水量的压载量,实现任意状态下的打开与闭合动作,降低了试验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机构设计紧凑、重量轻且为常规材料制作,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的绳索张紧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的软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的软舱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中的软舱与绳索张紧支座相配合时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中的软舱与绳索张紧支座相配合时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中的软舱与绳索张紧支座相配合时的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中手柄转块与手柄基座的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如下1,5绳索张紧支座、2,6孔塞、3,7钢丝绳、4,8套管、9软舱I号分舱、10软舱2号分舱、11,15手柄转块、12,16手柄基座、13,14销钉、16,17通孔、18,19支撑柱、20,21支撑杆体、22,23轴向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为了满足软舱加载过程中对平台稳性的要求,本技术提供的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包括2个软舱,分为I号分舱9和2号分舱10两个分舱,I号分舱9和2号分舱10的底部分别设有I个通孔16和17 ;该加载系统还包括2个绳索张紧支座I和5,绳索张紧支座I (5)上设有3个高度相等的支撑柱18 (19)和I个支撑杆体20 (21),支撑杆体20 (21)上设有一轴向通孔22 (23),该轴向通孔22 (23)延伸至绳索张紧支座I (5)并与外界相连通,支撑杆体20 (21)的高度小于支撑柱18 (19)的高度;支撑柱18 (19)沿绳索张紧支座I (5)的周向为均匀布置,支撑杆体20 (21)设于绳索张紧支座I (5)的中部;轴向通孔22 (23)内设有一钢丝绳3 (7),且设于支撑杆体20 (21)端的钢丝绳3 (7)的一游离端与一孔塞2 (6)相连接,该孔塞2 (6)可与通孔16 (17)相配合;设于绳索张紧支座I (5)的钢丝绳3 (7)的一游离端与手柄转块11 (15)相连接;手柄转块11 (15)通过销钉13 (14)与手柄基座12形成旋转连接;设于手柄转块11 (15)与绳索张紧支座I(5)之间的钢丝绳3 (7)上套设有套管4 (8);当孔塞2 (6)与通孔16 (17)相配合,且孔塞2 (6)的端面与支撑杆体20 (21)相接触时,支撑柱18和19分别与I号分舱9和2号分舱10底部相接触;当将孔塞2和6分别塞入I号分舱9和2号分舱10的通孔16和17中后,向外侧转动手柄转块11和15,处于张紧状态的钢丝绳3和7被拉动,从而向外拉动分别连接于钢丝绳3和7的孔塞2和6,并使其从通孔16和17中脱落;至此,位于水线以下的I号分舱9和2号分舱10的通孔16和17被打开,软舱的加载过程开始。上述的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中,软舱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同时设置数量相应的绳索张紧支座和手柄转块的个数;支撑柱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手柄转块与手柄基座之间还可通过其它部件形成旋转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在深水平台软舱加压载水中使用,软舱容积应满足扶正作业所需要的要求,在每个软舱底部安装该加载系统,该系统的出水口设置水面以下,其出气口应设置于水面以上,当需要对软舱进行压载作业时,通过 线控操作使水进入软舱,进水量应在操作之前计算好,当深水平台扶正作业由平浮状态转为垂直状态后,应通过线控关闭进水,致使完成了扶正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软舱加载系统包括至少I个软舱、至少I个绳索张紧支座和至少I个手柄转块; 所述软舱的底部设有一个通孔; 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端面上设有至少2个高度相等的支撑柱和I个支撑杆体,所述支撑杆体上设有一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延伸至所述绳索张紧支座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支撑杆体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所述轴向通孔内设有一绳索,设于所述支撑杆体端的所述绳索的一游离端与一孔塞相连接,该孔塞可与所述通孔相配合; 设于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所述绳索的一游离端与所述手柄转块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舱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手柄转块与所述绳索张紧支座之间的所述绳索上套设有套管;当所述孔塞与所述通孔相配合,且所述孔塞的端面与所述支撑杆体相接触时,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软舱的底部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软舱加载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软舱加载系统包括至少1个软舱、至少1个绳索张紧支座和至少1个手柄转块;所述软舱的底部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端面上设有至少2个高度相等的支撑柱和1个支撑杆体,所述支撑杆体上设有一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延伸至所述绳索张紧支座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支撑杆体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所述轴向通孔内设有一绳索,设于所述支撑杆体端的所述绳索的一游离端与一孔塞相连接,该孔塞可与所述通孔相配合;设于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所述绳索的一游离端与所述手柄转块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模,谢彬,谢文会,杨建民,肖龙飞,刘琳,胡志强,李达,马巍巍,易丛,白雪平,赵晶瑞,王俊荣,冯加果,刘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