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属工件内开孔用的钻孔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97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钻,包括带有碎屑输送凹槽的轴和在它的前端至少带有两个切削刀片的钻的头部。每一个切削刀片带有至少一个切削刃,切削刃限定在碎屑破裂表面和第一退切表面之间,并且其包括一个外侧的直刃。在轴的中心轴线附近设置一个弯曲的切削刃部分,其连接一个相邻的增强斜面。切削刃恰好在中心轴线附近并且终止于切削刀片之间的横刃以作为一个定中心部分。弯曲的切削刃部分的后面以一定方向朝内设置有一个没有相邻的强制斜面的直的主部分,该方向的取向与延伸通过钻的中心轴线的水平线近似成40-50度的角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金属工件加工的钻。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用于金属工件加工的钻包括一个带有碎屑输送凹槽的轴和一个在轴的前部的成一体的钻的头部,其带有两个或多个切削刀片,每一个刀片包括至少一个切削刃和一个退切表面,并且其至少在钻的几何中心或旋转轴线附近包括一个弯曲部分。
技术介绍
上面所述类型的钻早已从US-4,983,079和US-5,088,863中公知。然而对于这些现有技术的钻,在各个刃处的间隙表面以完整的方式从刃的外边缘端延伸直达它的邻近中心部分的弯曲部分。这意味着钻的头部仅仅在一个与直刃部分平行的主平面内,而没有在一个从主平面侧向延伸的平面内获得了一个顶锥角。尽管提供了一个定中心部分,与不具有这种定中心部分的传统的钻相比,这种钻的定中心能力仅仅能得到稍稍的改进。一个基本类似的钻在US-4,583,888中公开。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消除早已公知的钻存在的上述问题,并且创造一个具有改进的定中心能力的钻。这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赋予钻的头部这样一种几何结构以至在钻顶靠着工件安置和最初吃刀进入工件时其是自定中心的。在对工件连续的吃刀进给过程该钻也将保持一个良好的定中心能力,从而不需要较大的进给力或安置力即可能达到良好的定中心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不需要大大的减小有作用的切削刃的长度的情况下获得一个良好的定中心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实现一种钻,其使增大的进给和大的钻进速度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其在加工过程具有改进的碎屑排出能力且同时获得更稳定的钻进和改进的间隙气密性。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其中心附近有这样的几何结构的钻,使得切削刃部分的二次研磨能以比以往更好的方式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钻包括有一条中心轴线的轴。碎屑输送凹槽形成在轴上。提供一个至少带有两个切削刀片的钻的头部,每一个刀片至少带有一个切削刃。至少一个切削刃限定在碎屑破裂表面和第一退切表面之间。至少一个切削刃包括一个外侧直刃部分,一个在轴的中心线附近的弯曲的切削刃部分和一个相邻的强制斜面。至少一个切削刃恰好在中心轴线附近并且终止于在所述的切削刀片之间的一个横刃,为的是在钻进过程作为定中心装置。弯曲的切削刃部分的后面以一定方向朝内设置有一个没有相邻的强制斜面的主要的直的部分,该方向的取向与水平线近似成40-50度角,所述水平线延伸通过钻的中心轴线。附图简述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特性和特征将更加显现。附图说明图1表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钻的侧视图。图2表示了根据图1的钻的头部的端视图。图3表示沿着图1中钻的III-III线的横截面图。图4表示图1-3所示的同一个钻的放大图。图5表示作为一个端视图看见的钻的头部的中心顶端部分的放大视图。图6表示钻的头部的顶端的高度放大的视图。图7表示沿着图5的VII-VII线的局部横截面图。图8表示使用US-4,583,888公开的钻钻孔得到的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图9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钻钻孔得到的相应的表面测量结果。图10-11表示在根据图8-9的钻上获得在x和y方向的测量值的位置。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图1和2中所示的钻包括轴1和钻的头部,头部的整体以标记2指示。两个螺旋状或者螺纹形的槽3,3’形成在轴1上,该槽由相似的螺旋状突出的刃带4,4’限定。钻的头部2包括两个在现在的情形下相同,但互为反向的切削件5,5’,其在一个公共的主平面A-A内彼此的延展区内延伸,该平面切割钻的中心或旋转轴线(在图4中,该轴线以C表示)。在该实施例中,切削件5,5’作为例如硬质合金的普通的切削体部件被制造,其是与由同样的材料制造的轴成一体的部分,并且之后研磨成它的最终形状,如附图所示。该钻孔刀具的最终形状能通过研磨、注射模制或其他方式产生。每一个单独的切削件5,5’包括一个其整体以7指示的切削刃,其通常一方面限定在以钝角提供的一个主间隙表面8和一个次间隙表面8’之间,另一方面一个有斜面段10的退切表面9设置在其间。间隙表面8具有一个自水平平面H到切削刃的间隙角α1,而间隙表面8’被提供了自所述平面H的另一个间隙角α2。碎屑表面的径向内部分9’是凸曲线的且有近似零度的轴向倾斜以及它的部分接近中心,而径向外部分9”有凹的形状,其径向向外延伸进入一个平面部分9。在表面部分9”外端部分和平面端部分9之间的曲线过渡区内,在加工过程碎屑被向后排出之前产生最后的破裂碎屑。单独的切削刃7包括一个第一基本直的主部分11,其从钻的头部的边缘向内延伸并且延伸进入接近钻中心的弯曲部分12。钻具有两个螺旋冷却通道13和14形式的用于内部冷却的装置,该通道延伸通过钻。由侧视图看该钻,主切削刃包括在它们之间的一个角β,其为116-152度,优选为138-142度。在弯曲部分12之后,刃延伸进入一个短的直线部分12’,其径向向内与一个碾磨部分12”相交,在本实施例中该碾磨部分和一个横刃15以钝角相交,由此横刃延伸通过钻中心。该部分12”还可以呈凹曲线形。限定了部分12’方向的直线的显著特征是其不延伸通过钻中心,而是在位于钻中心下面一定距离的方向延伸,在钻中心下面恰当的距离是大约0.05mm。这使得能够获得较好的碎屑排出能力和同时获得对钻中心二次研磨改进的能力。部分12’应该相对于垂线L1以40-50度,优选42-48度的角度α3定向的方向延伸,垂线L1延伸通过钻中心。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提供了一个沿着弯曲部分12和整个直刃部分11延伸的碾磨斜面段10,由此所述斜面段作为到间隙表面8的长度的过渡被提供。当弯曲部分12遇到朝向钻中心的直刃部分12’时该刃增强斜面10的延伸终止。这里提到的斜面段10在3-20mm的直径范围内应该有0.04-0.16mm的宽度b。另外所述斜面段10的碎屑角应该是25-35度。在钻的寿命延长的同时改进了更有效的钻进给能力。另一个重要的尺寸规则是在图6中选择距离a以使顶端几何结构更优化,以便改进钻的定中心能力,由此所述距离a限定了分别用于各个切削刃部分12和12’的交叉点之间的径向直线距离,由此所述距离a应该是以D表示的钻直径的17-21%范围内的值。在其它方面,关于尺寸规则,已经发现确定用于主间隙表面8的间隙角度α1的优点,该角度对于直径在3-20mm的钻在4-9度范围内,在此,较低的角度值对于直径区域的上部分是合适的。对于直径16-20mm范围的钻角度α1应该例如是大约4度,而在3-5mm直径范围内相应的角α2应该是大约9度。关于次间隙表面8’的角度α2的尺寸应该有一个在20-27度的角度范围内变化的值,其中较大的角度值应该用于较小的直径范围。另外,关于沿着图1中III-III线的横截面获得的钻的中心区域的尺寸应该是周围延伸的圆的整个区域的48-54%,就此而论涉及到图3,图3中d1指示中心直径。图3中进一步显示外表面18在到凹槽3,3’的过渡点处设置肋17,其位于比挨着它的的边缘表面直径稍大的外表面上。以螺旋方式在纵向方向延伸的肋17的宽度c对于3-20mm直径范围内的钻应该是0.20-0.90mm。关于横刃15的宽度已经发现恰当的选择一个值能获得最好的结果,该值是钻直径的0.010-0.020倍,优选0.016倍。应该注意,在横刃方向和通过中心的水平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包括有中心轴线的轴;形成在该轴上的碎屑输送凹槽;带有至少两个切削刀片的钻的头部,所述切削刀片的每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切削刃,所述至少一个切削刃被限定在一个碎屑破裂表面和一个第一退切表面之间,所述至少一个切削刃包括 一个外侧的直刃部分,一个在轴的中心轴线附近的弯曲的切削刃部分和一个相邻的增强斜面;为了在钻削过程作为定中心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切削刃恰好在所述中心轴线附近并且终止于在所述切削刀片之间的横刃,其中弯曲的切削刃部分的后面以一定方向朝内设置 有一个没有相邻的增强斜面的直的主部分,该方向的取向与水平线近似成40-50度角,所述水平线延伸通过钻的中心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尔根弗里森达尔
申请(专利权)人: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