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零件加工工艺与专用车削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使用在汽车万向节轴承中的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车削装置以及新工艺等结构的改良。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两道不同的工序,要在两台不同的机床上分别加工,加工工序比较烦杂,加工精度低,废品率高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机床床身,其上设有相配合的主刀架(1)与夹紧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刀架(1)上部设有进料槽(3),其配合有进料油缸(4),进料槽口与夹紧装置(2)的夹口相匹配,主刀架中部设有相互垂直设置的切槽车刀(6)与内平车刀(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零件加工工艺与专用车削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使用在汽车万向节轴承中的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车削装置以及新工艺等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万向节轴套卡环槽加工工艺是1、在热处理前,通过车加工在零件外圆表面上切削出卡环槽,在热处理后不再最终精加工;2、如果用户有要求,在热处理后用片状砂轮修正卡环槽达到轴套内底面的尺寸要求。传统的万向节轴套内平面加工工艺是在热处理前,通过车加工在零件内平面上切削掉一层金属,待热处理后再对内平面进行磨削达到图纸的要求。通常,切卡环槽和磨内平面是两道不同的工序,要在两台不同的机床上分别加工,加工工序比较烦杂,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并且传统工艺对于控制卡环槽至内平面距离要经过专用检具检测,内底面与卡槽的尺寸公差距,通过多次测量修整来实现,但原工艺不能一次性达到尺寸公差的要求,工艺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车削装置以及新工艺,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两道不同的工序,要在两台不同的机床上分别加工,加工工序比较烦杂,加工精度低,废品率高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车削装置,包括机床床身,其上设有相配合的主刀架与夹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刀架上部设有进料槽,其配合有进料油缸,进料槽口与夹紧装置的夹口相匹配,主刀架中部设有相互垂直设置的切槽车刀与内平车刀。主刀架相对应的夹紧装置中设有定位块,其可以定位工件。切槽车刀可以车出轴套卡环槽,内平车刀可以车出轴套内平面,相互设置成垂直,使得其不用旋转即可完成工作。进料油缸也可以是气缸等动力装置。进料槽上部可连接有料斗,无需手动即可使半成品依次进入刀架。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刀架下部设有卸料槽,卸料槽口与夹紧装置的夹口相匹配,便于成品能依次滑出机床。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刀架上设有若干固紧件,切槽车刀与内平车刀通过固紧件与主刀架连接。固紧件可以为固紧螺钉或固紧螺栓,切槽车刀与内平车刀可在主刀架上移动并定位,使得其可以通过数控箱调节与工件的距离,从而保持稳定的尺寸精度。一种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新工艺,所述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在进料槽内加入若干轴套半成品;b.主刀架移动,进料槽口对准夹紧装置,通过进料油缸将轴套半成品推入夹紧装置并夹紧;c.主刀架移动,切槽车刀定位并车出轴套卡环槽;d.主刀架移动,内平车刀定位并车出轴套内平面;e.主刀架移动,卸料槽口对准夹紧装置,夹紧装置松开,轴套成品掉入卸料槽。主刀架可以在机床床身二维平面内作出任意方向的移动,便于进料油缸将轴套半成品推入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由机床上的液压站提供动力,通过PC程序控制实现共建的自动装夹。机床上设有的数控箱可以控制各运动部件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切槽车刀与内平车刀采用超硬合金车刀,其用来加工淬硬钢工件,代替卡环槽和内平面的磨削加工,可以获得比磨削更高的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在车硬度HRC58~64高硬度前提下,将切卡环槽和磨内平面两道不同的工序合并,形成了通过自动夹紧、车削,确保了轴套底面与卡槽距离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一次完成车削,加工工序节拍缩短,通过使用新的硬车技术,保证稳定的加工精度,结构先进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刀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车削装黄,如图1、图2、图3,其包括专用数控机床,机床上设有有主刀架1与夹紧装置2。主刀架可以由数控箱控制在机床床身二维平面内任意方向移动。夹紧装置内部设有定位块8,夹紧装置由机床上的液压站提供动力。主刀架1上部设有进料槽3,其上连接有料斗。进料槽的出口处设有进料油缸4,其可以将轴套半成品推出进料槽。主刀架1中部同时夹持有切槽车刀6与内平车刀7,其由超硬合金制成。切槽车刀与内平车刀相互垂直设置,切槽车刀刀口向下,内平车刀刀口对准夹紧装置2。主刀架1上设有固紧螺钉1-1,切槽车刀6与内平车刀7通过固紧螺钉与主刀架1连接,数控箱可以调节切槽车刀与内平车刀相互之间的位置。主刀架1下部设有卸料槽5,成品完工后,轴套顺着卸料槽滑出。进料槽3与卸料槽5的口与夹紧装置2的夹口相匹配。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设备用来加工的轴套为淬硬钢(58-64HRC)材料,获得的材料表面质量为Ra0.8以下,尺寸精度偏差小于0.03,加工速度快于18秒/个。采用此专用设备的工艺流程为1、在主刀架1上粗调整切槽车刀6与内平车刀7,用固紧螺钉1-1将其固定在主刀架上,这样使得其在加工过程中仅随主刀架1一同运动,而两把刀与主刀架之间再无相对运动;2、启动机床,主轴旋转,将轴套9半成品放入料斗,从而依次滑入进料槽3,一个轴套半成品处在进料槽口,主刀架1移动,将进料槽口对准夹紧装置2内的定位块8;3、进料油缸4推动轴套半成品进入夹紧装置2,半成品开口朝外,并且使得半成品紧靠定位块8; 4、液压站开始工作,从而夹紧装置2启动,夹紧轴套半成品;5、主刀架1在机床床身二维平面内移动,切槽车刀6移动到位,并且进刀,从而在轴套9上车出卡环槽9-1;6、主刀架1移动,切槽车刀6退出,内平车刀7移动到位,并且进刀,从而在轴套9内部车出内平面9-2;7、主刀架1移动,内平车刀7退出,回复原位;8、主刀架1移动,对准定位块8,夹紧装置2松开,轴套9成品掉入卸料槽5;9、进料油缸4推动下一个轴套9半成品进入夹紧装置2,进入下一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车削装置,包括机床床身,其上设有相配合的主刀架(1)与夹紧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刀架(1)上部设有进料槽(3),其配合有进料油缸(4),进料槽口与夹紧装置(2)的夹口相匹配,主刀架中部设有相互垂直设置的切槽车刀(6)与内平车刀(7)。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车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刀架(1)下部设有卸料槽(5),卸料槽口与夹紧装置(2)的夹口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车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刀架(1)上设有若干固紧件(1-1),切槽车刀(6)与内平车刀(7)通过固紧件与主刀架(1)连接。4.一种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新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在进料槽(3)内加入若干轴套半成品;b.主刀架(1)移动,进料槽口对准夹紧装置(2),通过进料油缸(4)将轴套半成品推入夹紧装置并夹紧;c.主刀架(1)移动,切槽车刀(6)定位并车出轴套卡环槽;d.主刀架(1)移动,内平车刀(7)定位并车出轴套内平面;e.主刀架(1)移动,卸料槽口对准夹紧装置(2),夹紧装置松开,轴套成品掉入卸料槽(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零件加工工艺与专用车削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使用在汽车万向节轴承中的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车削装置以及新工艺等结构的改良。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两道不同的工序,要在两台不同的机床上分别加工,加工工序比较烦杂,加工精度低,废品率高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机床床身,其上设有相配合的主刀架(1)与夹紧装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卡环槽轴套以车代磨专用车削装置,包括机床床身,其上设有相配合的主刀架(1)与夹紧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刀架(1)上部设有进料槽(3),其配合有进料油缸(4),进料槽口与夹紧装置(2)的夹口相匹配,主刀架中部设有相互垂直设置的切槽车刀(6)与内平车刀(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如福,徐建忠,李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