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6387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所述红外特征为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显示有吸收特征,所述油墨组成中包括占该油墨总重1-15%的红外吸收材料,且该金属效果油墨在近红外区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反射率低于3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金属效果油墨不但具有金属色泽和闪烁特征,而且可以具有红外吸收特性,用其印制的防伪标记同时提供了公众防伪和专业防伪手段。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与其他油墨组成配对油墨,制作具有防伪标记的安全制品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提供特定识别信息的功能性油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属于功能性油墨制造和应用技术。
技术介绍
在防伪
,对于安全物品的防伪等级有公认的划分方式公众无须借助仪器,凭借视觉、触觉等自身条件即可辨识的安全特征属于公众防伪技术,又称一线防伪,例如,标记图案明显的颜色和轮廓变化、特定标识物(纤维)的添加所显示的特殊标记物等;借助简单的工具、仪器即可进行辨识的安全特征称为专业防伪技术,也称二线防伪,例如荧光标识或红外特征检测效果等;必须借助高端仪器和技术才能确定或破解的安全特征则称专家防伪技术,也称三线防伪,例如特定材料或成分的元素编码识别技术。在通常的应用和流 通环节中,一线防伪和二线防伪手段已经比较普遍,随着防伪手段应用领域和环境的扩展,对于防伪难度的要求也在提升,即使对一线防伪特征,容易识别但仿冒困难也已成为追求的目标。金属效果油墨能赋予印刷图案独特的金属色泽和闪烁特性,且可有效地防彩色复印,不仅具备一线防伪特征,也是对抗仿冒的有利手段之一。基于金属效果油墨的研究和专利公开也比较多,例如W02004104120公开了一种UV固化型的金属油墨,其组成包括聚合物连接料、金属颜料、珠光颜料、溶剂等,该油墨印刷的图案具有青铜色金属外观特征;GB2231572公开了一种紫外荧光金属油墨,该油墨除具有金属油墨的特征外,还兼具简单的紫外荧光特征。在提供独特金属闪亮效果的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属效果油墨的综合防伪效果,在金属效果油墨中添加某种可起到防伪功效的成分,在保证油墨的金属外观特性的基础上,同时附加一定的专业防伪特征,使其兼具公众防伪和专业防伪特征,加大伪造的难度,也是防伪领域的研究方向。在众多的具有专业防伪特征的油墨中,近红外吸收油墨可利用检测仪器方便地进行处理或鉴别,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安全标识手段。红外吸收油墨是利用添加于油墨中的红外吸收材料提供相应的红外特性,由于多数红外吸收材料的颜色一般比较深,而且,为保证油墨表现出的红外吸收强度,红外材料的加入量通常都比较大,尤其是浅颜色红外吸收颜料,一般需要占到油墨重量的20%以上。因此添加该类材料的红外吸收油墨也大多表现为灰色或深色,限制了红外吸收油墨的颜色及鲜艳程度。基于这样的原因,在防伪领域中,利用这类油墨印刷的防伪标识或标记的防伪关注点通常不在其外观色泽,或者只是利用该类油墨印制标识的某些特定区域。如果用于配制同时提供红外特征的具有复合防伪效果的金属效果油墨,如此高添加量的深色红外材料则容易干扰金属效果油墨自身防伪特征的显示,使油墨的闪烁程度显著降低,利用该油墨印制的信息或图案虽然增加了二线防伪特征,却消弱了这类油墨特有的公众防伪属性。所以,已经被研究和使用的配合有红外吸收材料的复合防伪油墨,主要是红外/荧光油墨、红外/磁性油墨等,而将金属效果油墨的闪亮及闪烁特性(一线防伪)与红外吸收油墨的红外特征(二线防伪)相结合的复合防伪油墨还未见报道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该油墨在提供实现公众防伪识别的金属效果特征同时,还因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吸收特征而提供二线防伪手段,更提高了制品的安全防伪功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同色配对油墨,用于配对的油墨中至少包括一种上述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通过配对使用更提高了油墨防伪手段的技术含量,也使所应用的安全制品的安全性得到提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采用上述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印制防伪标记的方法,所印制的标记同时具有金属色泽特征和红外特征,同时具有了公众防伪和二线防伪手段,提高了制品的安全性。 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所述红外特征为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显示有吸收特征,所述油墨组成中包含了占该油墨总重1-15%的红外吸收材料和O. 1-10%的红外调节剂,且所述金属效果油墨在近红外区最强吸收波长处的反射率低于30%,所述红外调节剂为在近红外区表现为红外吸收并具有闪烁特性的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效果油墨,具有一定的金属色泽和闪烁特性,同时在近红外区具有明显的吸收特征,可用于钞票、银行票据、有价证券等证券或安全物品(例如安全线、防伪标签、防伪薄膜、防伪证卡等)的印制。站在一线防伪技术角度要求的金属效果油墨应该有比较高的“闪烁等级”(Sparkle Grade),也称闪烁值或闪烁程度,例如,含有铜粉或铝粉的普通金属油墨的闪烁等级一般为O. 5-3,而能提供防伪功效的金属效果油墨的闪烁等级应该不小于3。检测结果显示,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印制所设定的标记或图案,在可见光下,肉眼就能够观察到独特的金属色泽和闪烁效果,利于公众识别,而置于近红外光下,则显示明显的吸收特征,实现机读检测(二线防伪),即,该印制标记提供了双重的防伪特征,提高了印制物品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红外特征的同色配对油墨,特别是同色配对金属效果油墨,该配对油墨中至少一种是所述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使构成该配对油墨的二种油墨在可见光下具有相近或相同的外观效果。上述同色配对油墨可用于印制作为安全信息的图案或标记,无论是印制同一图案的不同部分还是在设定区域内印制二个以上图案,它们在可见光下的外观效果相近,例如都具有金属色泽特征且具有相近或相同的外观效果(相近的颜色、闪烁值),但在近红外光下观察,则会显示出预设的红外特性,例如,在特定波长下,一部分为可见(吸收),另一部分为不可见(反射),或者,同时表现为可见(吸收),它们的反射率相同或不同,显著提升了印品的防伪功效。可以理解,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或其同色配对油墨印制得到的安全制品,提高了仿冒难度,所述安全制品可以是安全线、防伪薄膜、防伪标签、有价证券、票据、证明文件或防伪证卡等。附图说明图I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红外吸收雕刻凹印金属效果油墨和实施例6配对红外反射雕刻凹印金属效果油墨的可见-红外光谱图(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配对雕刻凹印金属效果油墨印制图案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使用光可变雕刻凹印油墨和红外雕刻凹印金属效果油墨印刷不同图案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中使用光可变油墨和红外金属效果油墨配对印刷的开窗安全线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所述红外特征为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显示有吸收特征,所述油墨组成中包括占该油墨总重1-15%的红外吸收材料和 O.1-10%的红外调节剂,且该金属效果油墨在近红外区最强吸收波长处的反射率低于30%,所述红外调节剂为在近红外区表现为红外吸收并具有闪烁特性的材料。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效果油墨同时具备了红外特征作为二线防伪手段,对于所印制内容,公众首先可以很直观地从其表现出的金属色泽及闪烁特性进行初步判别,并可进一步通过仪器检测所设定的红外性质获得深一层的安全特征确定,因而该印制内容作为安全信息标识可以提供综合的防伪效果,明显提高了仿冒难度。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油墨组成在体现金属效果油墨性质的同时还表现出所预期的红外特性,尤其是可以将红外吸收油墨用于防伪信息的印制。本专利技术所说的近红外光谱波长范围为750-1500nm。由于红外吸收材料添加到油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红外特征的金属效果油墨,所述红外特征为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显示有吸收特征,所述油墨组成中包含了占该油墨总重1?15%的红外吸收材料和0.1?10%的红外调节剂,且所述金属效果油墨在近红外区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反射率低于30%,所述红外调节剂为在近红外区表现为红外吸收并具有闪烁特性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荣吕建英武建国高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