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444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7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和连接在两个侧壁之间的底壁,两个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在底壁上的肋片,多个肋片均平行于侧壁,散热器还包括过水管,过水管具有出口和进口,过水管弯折地设置在底壁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器可有效地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器。
技术介绍
在大型电力电子设备中,电力电子器件的散热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如果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增大,会导致散热需求增多,此时风冷散热无法满足散热需求,虽然风冷散热可以通过增多肋片和加大通风量来提高散热效果。但是,不论是增多肋片还是加大通风量,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质的提高。在不改变系统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散热器对电力电子设备扩容存在着较大的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散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器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和连接在两个侧壁之间的底壁,两个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在底壁上的肋片,多个肋片均平行于侧壁,散热器还包括过水管,过水管具有出口和进口,过水管弯折地设置在底壁内。进一步地,肋片包括与底壁连接的根部和与根部连接的强化散热部,强化散热部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使强化散热部的表面呈锯齿状。进一步地,强化散热部的横截面呈锥状。进一步地,肋片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形成锯齿状。进一步地,强化散热部的材质为表面进行着黑处理后的铝合金。进一步地,过水管包括多个平行设置在底壁内的直线段和多个将直线段依次相连的弧形段。进一步地,过水管的进口位于散热器的第一端,过水管的出口设置在与散热器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进一步地,侧壁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凹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风冷散热器中加入水冷散热结构,使得散热器可采用风冷与水冷结合的方式实现散热,有效地增大了散热器的散热量,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3图2示出了图I的散热器的俯视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图I的散热器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I示出了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I的散热器的俯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I的散热器的侧视示意图。结合参见图I至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散热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1和连接在两个侧壁11之间的底壁 12,两个侧壁11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在底壁12上并平行于侧壁11的肋片,散热器还包括过水管20,过水管20具有进口和出口,过水管20弯折地设置在散热器的底壁12内。本实施例中散热器的在风冷散热器上加入水冷散热结构,使本实施例的散热器采用风冷与水冷结合的方式,在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共同作用下,增大了散热器的散热量,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的散热器中,每个肋片均包括根部131和强化散热部132,其中,根部 131地设置在底壁12上,沿散热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在根部131上连接有强化散热部132,散热器的多个根部131之间平行地设置并且相邻的肋片之间具有一 定的散热空间。本实施例中散热器在使用时安装在风道内,风道的内壁包裹在散热器的外侧,根部 131和强化散热部132均采用热传递性良好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可选用表面进行着黑处理(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制作形成强化散热部132。当使用风冷散热时,风道内通入干净、清洁的过冷风,过冷风通过相邻根部131间的散热空间从散热器的第一端吹向散热器的第二端,并在经过根部131表面和强化散热部132表面时与根部131和强化散热部132进行热交换,带走散热器上的热量,实现散热器的降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可将强化散热部132的横截面设计成锥状,并在强化散热部132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凹槽以使强化散热部132的表面呈锯齿状,这种结构的强化散热部132,增大了强化散热部 132的表面积,使得强化散热部132与过冷风之间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大,在不增大过冷风风量的条件下可使过冷风在强化散热部132上带走更多的热量,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样,在两个侧壁11相对设置的表面上设具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凹槽以增大侧壁11与过冷风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散热器的底壁12内设置有过水管20,过水管20包括沿散热器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延伸的多个直线段和使多个直线端依次连通的多个弧形段,这种设置使得过水管20 在底壁12内铺设出更大的面积,增强了过水管20与底壁12之间的换热能力。为了方便对过水管20进行注水和排水,在散热器的第一端设置有过水管20的进口,并将过水管20的出口设置在过水管20的第二端。当使用水冷散热时,在过水管20的进口处通入散热用纯净水,纯净水在过水管20中通过过水管20与换热器的底壁12进行换热,并带走换热器上的热量,换热后的纯净水通过过水管20的出口流出换热器,完成水冷换热的过程。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的工作状态彼此独立,互不干涉,根据电子发热装置发热量的大小和环境温度来调整散热器的散热方式,当电子发热装置的发热量低于预定值时,可单独采用风冷方式或水冷的方式进行散热,降低散热器的消耗,当电子发热装置的发热量高于预定值时,采用风冷方式加水冷的方式共同作用的方式进行散热, 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在两种散热方式的共同作用时,可以解决单一散热方式的散热局限性,并提高对电力电子设备的保护,以确保电子发热装置的正常运行。当然,在电子发热装置的发热量低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也可使用风冷方式与水冷的方式一同作用的方式进行散热,这样可大幅度的降低电子发热装置的故障率,确保电子发热装置的稳定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1)和连接在两个侧壁(11)之间的底壁(12),所述两个侧壁(11)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在所述底壁(12)上的肋片,多个所述肋片均平行于所述侧壁(1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过水管(20),所述过水管(20)具有出口和进口,所述过水管(20)弯折地设置在所述底壁(1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1)和连接在两个侧壁(11)之间的底壁(12),所述两个侧壁(11)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在所述底壁(12)上的肋片,多个所述肋片均平行于所述侧壁(1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过水管(20),所述过水管(20)具有出口和进口,所述过水管(20)弯折地设置在所述底壁(12)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包括与所述底壁(12)连接的根部(131)和与所述根部连接的强化散热部(132),所述强化散热部(132)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使所述强化散热部(132)的表面呈锯齿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散热部(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雪军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