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杆灌注桩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3203 阅读:10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55
一种钢管杆灌注桩接地装置,它包括钢筋笼,其特征是地脚螺栓与钢筋笼焊接,搭接面积不小于地脚螺栓的截面面积,各构件之间连接成电气通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工艺简单,利用灌注桩基础中的钢筋笼作接地体,施工方法与普通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相同,仅需使基础中的钢筋笼与地脚螺栓达到有效电气连接即可;成本低廉,无需额外的材料消耗或特殊工艺要求。接地电阻小,与环形接地相比,灌注桩接地电阻一般为环形地网电阻的1/4—1/5,远远小于设计值,充分满足了送电线路冲击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免维护,利用钢筋笼作为接地体,灌注桩的钢筋笼受混凝土的保护,且埋置在土壤的深层,避免了外力损坏和化学腐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力杆塔接地装置,特别是一种钢管杆灌注桩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城市地区,应地方政府及规划要求,位于城区及郊区的多数架空送电线路被要求采用钢管杆或薄壁混凝土杆架设,由于线位附近多数有其他地下管线,因此基础需采用灌注桩型式,而钢管杆或薄避混凝土杆的传统接地体一般为放射状星型接地,施工时需较大作业面,对周围环境产生破坏,城、镇地区由于道路建设,路面水泥化,周边房屋建筑密布,对接地网的敷设带来异常的难度,从而无法完整敷设接地体。另外,放射状星型接地占地面积大,运行人员在线路巡查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接地网的情况,看是否有被盗现象及取土、冲刷等外力破坏引起的外露等,因此相应增加了工作量;接地网圆钢铺设地表浅,易被 盗,近几年来,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运行成本费,给线路防雷更是留下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杆灌注桩接地装置,能很好地解决接地装置不易施工、易被盗、被破坏的问题,有效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减少线路维护工作量。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钢筋笼,其特征是地脚螺栓与钢筋笼焊接,搭接面积不小于地脚螺栓的截面面积,各构件之间连接成电气通路。地下水最低水位不得低于灌注桩基础最下端。钢管杆与地脚螺栓间有着良好的金属接触,灌注桩的钢筋笼好比一条深长的垂直接地体。雷电流沿着钢管杆通过地脚螺栓传递钢筋笼,从地表到土壤深层,透过湿土中的混凝土,将雷电流泄放出去,达到防雷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1、工艺简单。利用灌注桩基础中的钢筋笼作接地体,施工方法与普通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相同,仅需使基础中的钢筋笼与地脚螺栓达到有效电气连接即可;2、成本低廉。无需额外的材料消耗或特殊工艺要求。3、接地电阻小。与环形接地相比,灌注桩接地电阻一般为环形地网电阻的1/4一 1/5,远远小于设计值,充分满足了送电线路冲击接地电阻值的要求;4、免维护。利用钢筋笼作为接地体,灌注桩的钢筋笼受混凝土的保护,且埋置在土壤的深层,避免了外力损坏和化学腐蚀。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具体结构如下与地面上钢管杆连接的地脚螺栓I和钢筋笼2焊接,连接用的钢筋笼钢筋直径不得小于8_,搭接面积不小于地脚螺栓的截面面积,各构件之间连接成电气通路。灌注的桩基础3应钻入最低地下水位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杆灌注桩接地装置,它包括钢筋笼,其特征是:地脚螺栓与钢筋笼焊接,搭接面积不小于地脚螺栓的截面面积,各构件之间连接成电气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钢管杆灌注桩接地装置,它包括钢筋笼,其特征是地脚螺栓与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顺隋军刘明岳宁善武潘玉成王新周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电力勘测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