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深基坑内第二道或以下支撑梁与立柱桩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6916 阅读:5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3:39
建筑工程地下室深基坑内第二道或以下支撑梁与立柱桩的连接结构,涉及建筑施工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立柱桩箍筋,支撑梁钢筋,其特征在于在立柱桩箍筋外套置并焊接固定钢套筒,所述支撑梁钢筋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钢套筒的一侧。在进行基坑支护工程内支撑梁施工时或其它类似工程需在桩或柱子中间部位连接混凝土后浇结构时可以采用该施工技术,使用该技术不仅不对桩身或柱身结构产生损坏,而且梁筋的锚固长度也得到了有力保证,施工方便,能有效缩短工期,还切实保证了结构体系的整体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程
,特别是地下室深基坑内第二道或以下支撑梁与立柱桩的连接施工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内支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第一道内支撑梁是搁置在立柱桩顶上的,第二道或以下支撑梁通常是待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植筋的方法进行支撑梁与立柱桩相连接。该植筋连接方法是先在立柱桩桩身上用钻孔机钻孔,清孔后在孔内注入植筋胶, 最后将钢筋插入。因深基坑支护工程内支撑体系本身受力较大,各环节结构施工都进行着严格控制,但植筋时必须得在立柱桩上进行钻孔,这对桩身结构损害很大,且植筋的长度及筋位受立柱桩身主筋及箍筋影响不能保证。另,钻孔一旦清理不干净将直接影响钢筋与立柱桩的整体连接性,导致支撑体系产生不稳定因素。综上所述,采用植筋方法进行支撑梁与立柱桩的连接对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不能保障深基坑下人员施工作业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保障的建筑工程深基坑内第二道或以下支撑梁与立柱桩的连接结构。本技术包括立柱桩箍筋,支撑梁钢筋,其特征在于在立柱桩箍筋外套置并焊接固定钢套筒,所述支撑梁钢筋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钢套筒的一侧。可以在立柱桩桩身钢筋笼制作时,于第二道或以下支撑梁设计标高位置将钢套筒与立柱桩箍筋焊接固定,待桩体成形且土方开挖至相应道的内支撑梁标高位置后,凿除立柱桩钢套筒处的混凝土,使钢套筒完全露出,然后将支撑梁端头的钢筋弯折后与钢套筒进行焊接。在进行基坑支护工程内支撑梁施工时或其它类似工程需在桩或柱子中间部位连接混凝土后浇结构时可以采用该施工技术,使用该技术不仅不对桩身或柱身结构产生损坏,而且梁筋的锚固长度也得到了有力保证,施工方便,能有效缩短工期,还切实保证了结构体系的整体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套筒与立柱桩箍筋焊接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I为第一道支撑位置,2为第二道支撑位置,3为钢套筒,4为支撑梁钢筋,5为支撑梁箍筋,6为主筋与钢套筒焊接缝,7为桩身,8为基坑底,71为立柱桩主筋,72为立柱桩箍筋。在立柱桩桩身钢筋笼制作时于第二道或以下支撑梁设计标高位置2将钢套筒3与桩身7的箍筋满焊缝焊接,形成300mm长焊缝6。待桩体成形且土方开挖至相应道的内支撑梁标高位置后,凿除钢套筒3处的混凝土,使钢套筒3完全露出,支撑梁施工时在钢套筒上按照图纸用红油漆画出钢筋焊接位置。用焊机将支撑梁钢筋4的钢筋端头弯折后与钢套筒3进行焊接,焊接长度为单面焊10d,双面焊5d,其中d为钢筋直径,焊缝要求饱满,表面不允许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经监理、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隐蔽工作。以上工艺形成的结构是在立柱桩箍筋72外套置并焊接固定钢套筒3,支撑梁钢 筋4的一端焊接在钢套筒3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建筑工程地下室深基坑内第二道或以下支撑梁与立柱桩的连接结构,包括立柱桩箍筋,支撑梁钢筋,其特征在于在立柱桩箍筋外套置并焊接固定钢套筒,所述支撑梁钢筋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钢套筒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工程地下室深基坑内第二道或以下支撑梁与立柱桩的连接结构,包括立柱桩箍筋,支撑梁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伟国刘秋生高原邵正俊乐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