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583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千斤顶的改良结构,其包含:一底座、一内底座、一上盖座、一气囊体以及一限位件,该内底座配合上盖座与气囊体组装结合,而该气囊体是以上、下端的开口直接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组装连接,且该内底座及上盖座分别于上端盘体及底端盘体的外缘端向内弯折形成有折合弧段及结合弧段,令该气囊体以开口处延伸的折合端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结合时,该气囊体上、下端的折合部即受折合弧段及结合弧段弯折加压而形成卷曲状,令该气囊体的上、下端开口得以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紧密封合固定,以增添气囊体与内底座及上盖座间的气密度,并加强气囊体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的结合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千斤顶结构,尤指一种气囊体与上盖座及内底座间的千斤顶改良结构组成。
技术介绍
现有千斤顶不外乎手摇式或电动式,但都作为单一用途,例如顶高重物、推升汽车等,但重量重,不利于女士小姐们使用,特别是手动式千斤顶;用以市面上另具有一种气动式的千斤顶,通过气体灌入千金顶配置的气囊中达到膨胀升高的状态,以达到重物、汽车的抵顶上升,而目前常见的千金顶是于气囊体上、下两端均设有一上盘座及一底座,并通过螺锁方式将气囊体与上盘座及底座螺锁固定,使气囊体可被底座限制,并以上盘座达到往上顶靠的功效,其详观上述现有结构不难发觉其缺点之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其现有的气囊体与上盘座及底座连接是以螺锁方式结合固定,令该气囊体与上盘座及底座的结合表面 间因锁件间隔螺锁而具有缝隙,造成气体的输入容易由气囊体与上盘座或底座间的缝隙溢出,不具实用性。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现有的气囊体与上盘座及底座连接是以螺锁方式结合固定,令该气囊体与上盘座及底座的结合表面间因锁件间隔螺锁而具有缝隙,造成气体的输入容易由气囊体与上盘座或底座间的缝隙溢出,不具实用性,此乃为本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一种千斤顶的改良结构,其包含一底座、一内底座、一上盖座、一气囊体以及一限位件,该内底座与底座锁结组装,并配合上盖座与气囊体组装结合,且该内底座与上盖座之间于气囊体内部组设连接有一限位件,该内底座的上端盘体由外周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合弧段,而上盖座的底端盘体则外周缘向内弯折形成结合弧段,且该气囊体的上、下端系形成一开口状,并于端部向外延伸有折合段,由上述结构,用以构成一种千斤顶的改良结构。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该千斤顶的气囊体是以上、下端的开口直接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组装连接,且该内底座及上盖座分别于上端盘体及底端盘体的外缘端向内弯折形成有折合弧段及结合弧段,令该气囊体以开口处延伸的折合端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结合时,该气囊体上、下端的折合部即受折合弧段及结合弧段弯折加压而形成卷曲状,令该气囊体的上、下端开口得以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紧密封合固定,以增添气囊体与内底座及上盖座间的气密度,并加强气囊体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的结合强度。附图说明图I :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 :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 :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 :为本技术的膨胀升高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 :为本技术的延展垫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 :为本技术的利用轮体装置的运送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底座——10掣动接杆一11气管——12控制元件一13轮体装置一14内底座20上端盘体一21[0021 ]折合弧段一22 连接端一23上盖座30底端盘体一31结合弧段一32螺杆——33内螺纹段一331垫体----34螺杆件341气囊体一40开口----41折合段42限位件50限位管件一51穿设孔52螺锁件5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首先,先请参阅图1、2所不,一种千斤顶的改良结构,其包含一底座10、一内底座20、依上盖座30、一气囊体40以及一限位件50,一底座10 —侧延伸有设有掣动接杆11,该掣动接杆11呈一中空状并于内部设有一气管12,另于外部与气管12连接设有一控制元件13,又该底座10配置有一轮体装置14,一内底座20与底座10锁结组装,该内底座20的上端盘体21是由外周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合弧段22,并于外侧设有一连接端23,另以连接端23与底座10的气管12连接者,一上盖座30的底端盘体31是由外周缘向内弯折形成结合弧段32,并于内部中央处延伸设有一螺杆33,并于外侧表面设有一垫体34,又该螺杆33呈一中空状,并于内壁形成内螺纹段331,且该上盖座30外侧表面配置的垫体34底侧中央处另设有一螺杆件341,用以将垫体34以螺杆件341与上盖座30螺锁组接,一气囊体40的上、下端分别形成一开口 41,并于开口 41端部向外延伸有折合段42,一限位件50是以若干个限位管件51串接而成,具有一伸缩延长的状态,并于最上端设有一穿设孔52,另提供设有一螺锁件53。其结构的组成,再请参阅图2、3所示,该内底座20与底座10锁结组装,并配合上盖座30与气囊体40组装结合,且该内底座20与上盖座30间于气囊体40内部组设连接有一限位件50,该限位件50底部与内底座20形成固定,并于最上端的穿设孔52穿过上盖座30内部的螺杆33再提供一螺锁件53锁结固定,令该限位件50可随上盖座30动作而具有一伸缩延展的状态,而该气囊体40分别以上、下端的开口 41与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组设连接,该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分别以折合弧段22及结合弧段32与气囊体40上、下端开口 41处的折合部42结合组装,用以将气囊体40分别与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组结固定时,该气囊体40上、下端的折合部42即受折合弧段22及结合弧段32弯折加压而形成卷曲状,令该气囊体40的上、下端开口 41得以与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紧密封合固定,并加强气囊体40与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的结合强度。其结构的使用,续请参阅图3、4所示,该千斤顶使用时,由底座10—侧掣动接杆11的控制元件13与气体输出装置连接,使气体可由掣动接杆11内部的气管12输入至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间,进而充满气囊体40并逐渐膨胀升高,且该组设于气囊体40内部的限位件50即会随上盖座30逐渐上升而延展伸长,进而限制气囊体40所能充气升高的高度,以具有一安全性,又该上盖座30上方配置的垫体34是另以螺杆件341与上盖座30锁设连接·(请同时参阅图5所示),当气囊体40所能被充气升高的高度不足时,即可将垫体34提供螺杆件341再往上螺动,进而增添该千斤顶所能抵顶上推的高度,又该底座10另设有一轮体装置14 (再请同时参阅图6所示),令该千斤顶结构的运送能更为轻松、方便,兼具结构使用的实用性。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该千斤顶的气囊体40是以上、下端的开口 41直接与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组装连接,且该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分别于上端盘体21及底端盘体31的外缘端向内弯折形成有折合弧段22及结合弧段32,令该气囊体40以开口 41处延伸的折合端42与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结合时,该气囊体40上、下端的折合部42即受折合弧段22及结合弧段32弯折加压而形成卷曲状,令该气囊体40的上、下端开口 41得以与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紧密封合固定,以增添气囊体40与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间的气密度,并加强气囊体40与内底座20及上盖座30的结合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技术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千斤顶的改良结构,其包含:一底座、一内底座、一上盖座、一气囊体以及一限位件,该内底座与底座锁结组装,并配合上盖座与气囊体组装结合,且该内底座与上盖座之间于气囊体内部组设连接有一限位件,其特征在于:该内底座的上端盘体由外周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合弧段,而上盖座的底端盘体则外周缘向内弯折形成结合弧段,且该气囊体的上、下端形成一开口状,并于端部向外延伸有折合段,用以将气囊体分别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组结固定时,该气囊体上、下端的折合部即受折合弧段及结合弧段弯折加压而形成卷曲状,以加强气囊体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的结合强度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斤顶的改良结构,其包含一底座、一内底座、一上盖座、一气囊体以及一限位件,该内底座与底座锁结组装,并配合上盖座与气囊体组装结合,且该内底座与上盖座之间于气囊体内部组设连接有一限位件,其特征在于该内底座的上端盘体由外周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合弧段,而上盖座的底端盘体则外周缘向内弯折形成结合弧段,且该气囊体的上、下端形成一开口状,并于端部向外延伸有折合段,用以将气囊体分别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组结固定时,该气囊体上、下端的折合部即受折合弧段及结合弧段弯折加压而形成卷曲状,以加强气囊体与内底座及上盖座的结合强度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千斤顶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一侧延伸设有一掣动接杆,且该掣动接杆为一中空状并于内部设有一气管,并于外部与气管连接设有一控制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茂
申请(专利权)人:怡馨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