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祯权专利>正文

中空轮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4065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空轮组,其主要包括轮架、中空转轮、限位套管与限位扣环。轮架包括固定臂,固定臂上设有轮叉。中空转轮套设于轮叉上。限位套管的一端为套接部,另一端为环形止挡部。套接部套接固设于轮叉的外周面上且位于轮叉与中空转轮间。环形止挡部位于中空转轮的一侧。限位扣环环扣于轮叉的外周面上且位于中空转轮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空轮组的轮轴中央是镂空的,无传统的轮轴轴心并减少轮子内扣的尺寸,以减轻重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轮组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不要传统轮轴轴心,以减轻重量的中空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于一可载重的本体底端装设轮组的方式是使用一具有双固定臂12与连接座14的轮架10,搭配一中央设置有轮轴轴心16的轮子18,并于双固定臂12上设置有贯穿的横孔20,如图1所示。轮子18与双固定臂12的结合是透过一固定件22穿过横孔20与轴柱18后再与一定位件24锁固后来完成。但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双固定臂12使用却使得轮架10制作成本偏高。再者,使用具有螺锁纹路的固定件22与定位件24锁固的方式,使得整体架构与元件数量较为繁琐。设置有轮轴轴心16的轮子18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崭新的中空轮组,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轮组,其无传统轮轴轴心,整体重量较轻。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轮组,其组装时无须使用具有螺锁纹路的固定件,可大幅提高轮组组装时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轮组,其仅需一个固定臂,能有效降低轮架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中空轮组,其主要包括轮架、中空转轮、限位套管与限位扣环。轮架包含有固定臂,固定臂的一侧壁上设有轮叉。中空转轮套设于轮叉上。限位套管的一端为套接部,另一端为环形止挡部。套接部套接固设于轮叉的外周面上,且位于轮叉与中空转轮间。环形止挡部位于中空转轮的一侧。限位扣环环>扣于轮叉的外周面上,且位于中空转轮的另一侧。限位扣环与环形止挡部限制中空转轮在侧向上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用以装设于一可载重的本体底端的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中空轮组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中空轮组的部分元件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中空轮组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中空轮组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中空轮组应用于行李箱上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轮架;12-固定臂;14-连接座;16-轮轴轴心;18-轮子;20-横孔;22-固定件;24-定位件;30-中空轮组;32-轮架;34-中空转轮;36-限位套管;38-限位扣环;40-固定臂;42-轮叉;44-套接部;46-环形止挡部;48-定位块;50-定位槽;52-轮胎;54-中空轮框;56-第一轴承;58-第二轴承;60-环状凸部;62-间隔套筒;68-壳部;70-行李箱;a-第一限位;b-第二限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2、图3、图4与图5,其分别为本技术的中空轮组的立体图、部分元件分解图、元件分解示意图与剖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中空轮组30主要包括一轮架32、一中空转轮34、一限位套管36与一限位扣环38。轮架32包含有一固定臂40,固定臂40的一侧壁上设有一轮叉42。中空转轮34套设于轮叉42上。限位套管36的一端为套接部44,另一端为向外凸设的环形止挡部46,套接部44是由轮叉42的开放端套接且固设于轮叉42的外周面上,并且套接部44位于轮叉42与中空转轮34间,环形止挡部46位于中空转轮34的左侧。限位扣环38环扣于轮叉42的外周面上,且位于中空转轮34的右侧。限位扣环46与环形止挡部46限制中空转轮34在侧向上的移动。再者,轮叉42与限位套管36间的固设可利用一卡固机制来达成。举例来说,此卡固机制可以由如图所示于轮叉42的外周壁上凸设的一组定位块48与限位套管36的套接部44上设有的一组定位槽50组成,并通过定位块48与定位槽50的相互卡设,来形成卡固目的。另外,如图所示,定位槽50可采L型设计,限位扣环38可以是C型夹。此外,在定位槽50采L型的设计下,限位套管36套接固设于轮叉42的外周壁上时,需先将定位槽50的开口处对准定位块48,随后将限位套管36朝固定臂40方向推动,使定位块48沿着定位槽50移动至第一限位a,随后转动限位套管36,使定位块48移动至第二限位b。本技术的中空轮组30组装时,可先将中空转轮34套设于限位套管36的套接部44的外周壁上,再将套接部44套接固设于轮叉42的外周壁上,随后将限位扣环38环扣于中空转轮30右侧的轮叉42外周壁上。如图4与图5所示,中空转轮34主要包含有一外周壁上设置有一轮胎52的中空轮框54、一第一轴承56与一第二轴承58。轮胎52,设于该中空轮框54的外周面上,中空轮框54的内周缘设有一环状凸部60。第一轴承56与第二轴承58位于中空轮框54的容纳空间内,且设于环状凸部60两侧。再者,中空转轮34还包括一间隔套筒62,其位于环状凸部60上且介于第一轴承56与第二轴承58间,以弥补相邻构件尺寸上的差异。此外,轮叉42与限位套管36都是采用中空设计。再者,轮架32上还设有一壳部68,以装设于一行李箱70的底部,如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中空轮组架构下,无传统轮轴轴心,整体重量较轻,此外仅需一个固定臂,如此可降低轮架制作成本。再者,本技术无须使用具有螺锁纹路的固定件,可降低元件的复杂度且大幅提高组装时效率。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即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述的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架,包括固定臂,该固定臂上设有轮叉;中空转轮,其套设于该轮叉上;限位套管,其一端为套接部,另一端为环形止挡部,该套接部套接固设于该轮叉的外周面上且位于该轮叉与该中空转轮间,该环形止挡部位于该中空转轮的一侧;以及限位扣环,其环扣于该轮叉的外周面上,且位于该中空转轮的另一侧,该限位扣环与该环形止挡部限制该中空转轮侧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架,包括固定臂,该固定臂上设有轮叉;
中空转轮,其套设于该轮叉上;
限位套管,其一端为套接部,另一端为环形止挡部,该套接部套接固设于
该轮叉的外周面上且位于该轮叉与该中空转轮间,该环形止挡部位于该中空转
轮的一侧;以及
限位扣环,其环扣于该轮叉的外周面上,且位于该中空转轮的另一侧,该
限位扣环与该环形止挡部限制该中空转轮侧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轮叉与该限位套管间设
有卡固机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轮组,其特征在于,该卡固机制包括该轮叉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祯权
申请(专利权)人:吴祯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