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弯曲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零件弯曲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设计的一种弯曲模具,能够解决大量异形卡簧、弹簧零件在加工中存在较大累计公差的问题,从而保证加工零件尺寸的精度和加工一致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模具包括第一凹模部件1、第二凹模部件2和凸模部件3,第一凹模部件1与第二凹模部件2镜像对称,第一凹模部件1与第二凹模部件2端面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模具设计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弯曲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的产品中,使用大量的异型卡簧之类的零件,目前此类零件的生产基本依靠钳工手工弯曲成形,普遍存在弯曲后其尺寸不易保证、一致性差、效率低、废品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生产进度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异型卡簧弯曲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弯曲模具,解决异型卡簧批量加工中出现的精度低、一致性差、废品率高等问题,较大的提高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加工一致性与加工效率,大大的降低了废品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弯曲模具包括第一凹模部件1、第二凹模部件2、凸模部件3。第一凹模部件1与第二凹模部件2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凹模部件1与第二凹模部件2端面配合。所述第一凹模部件1包括第一工作面11、第二非工作面12;所述第二凹模部件2包括第二工作面21和第二非工作面22;所述凸模部件3包括第三工作面31和第三非工作面32;所述第一工作面11与第二工作面21、第三工作面31端面相配合。所述第一工作面11包括第一斜端面111、第一圆弧面112、第二圆弧面113、第一竖直端面114,所述第一斜端面111是与水平面有夹角的端面,所述第一圆弧面112圆心位于第一圆弧面112右侧,所述第二圆弧面113圆心位于第二圆弧面113右侧,所述第一斜端面111与第一圆弧面112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面112与第二圆弧面113圆弧过渡连接,第二圆弧面113与第一竖直端面114连接,第二工作面21包括第二斜端面211、第三圆弧面212、第四圆弧面213、第二竖直端面214,所述第二竖直端面214与第一竖直端面114配合,所述第一工作面11与第二工作面21镜像对称。所述第一斜端面111与水平面夹角φ是10°~80°,所述第一斜端面111长度是根据所需加工零件的长度而定,所述第二斜端面211与水平夹角θ是10°~80°,所述斜端面211长度是根据所需加工零件的长度而定。所述第一圆弧面112夹角是30°~60°,所第二圆弧面113夹角是15°~30°,第三圆弧面212夹角是30°~60°,所第二圆弧面213夹角是15°~30°。所述第一斜端面111与水平面夹角是46°,所述第一圆弧面112直径5个单位长度,第二斜端面与水平面夹角是46°,所述第二圆弧面113直径是5个单位长度。所述第一工作面11竖直高度是7个单位长度,所述第二工作面21竖直高度是7个单位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凹模部件1、与第一凹模部件镜像对称的第二凹模部件、与第一凹模部件、第二凹模部件一一对应的凸模部件3相互作用力,将材料厚度少于1.5mm的可弯曲材料进行加工,解决了大量异型卡簧、弹簧零件的加工,保证其尺寸精度、加工一致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1A是本技术主视图;图1B是本技术左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凹模部件1结构图;图2A是本技术第一凹模部件1主视图;图2B是本技术第一凹模部件1右视图;图3是是本技术第二凹模部件结2构图;图3A是本技术第二凹模部件2左视图;图3B是本技术第二凹模部件2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凸模部件3结构图;图4A是本技术凸模部件3主视图;图4B是本技术凸模部件3左视图或者右视图;图中 1-第一凹模部件 2-第二凹模部件 3-凸模部件11-第一工作面 12-第一非工作面 21-第二工作面 22-第二非工作面 31-第三工作面 32-第三非工作面111- 第一斜端面 112-第一圆弧面 113-第二圆弧面 114-第一竖直端面 211-第二斜端面 212-第三圆弧面 213-第四圆弧面 214-第二竖直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说明:1个单位长度:在本设计中是2.46mm,当然要实现不同加工零件,本参数单位长度值是可以变化的。工作时:将需要加工的零件放置在第一凹模1、第二凹模2上,给凸模部件3施加压力,第一凹模部件1、第二凹模部件2与凸模部件3分别在压力作用下挤压需要加工的零件,从而使零件一次弯曲成所需要的形状及尺寸。本技术根据零件形状,将与零件相同高度的钢板用线切割按照零件外形轮廓加工成所需要的弯曲模具,再由钳工配合使用手虎钳弯曲成形,加工弯曲模具需根据弯曲材料的厚度及材料性能调节间隙补偿,以保证零件弯曲成形后尺寸,其中间隙量为σ,T为材料厚度。则σ=0.5*T,根据折弯过程中零件成型时的材料回弹情况,对凸模部件3外形轮廓减小0.5倍材料厚度作为间隙补偿,角度尺寸间隙为(1-0.15)β,β为实际弯曲角度间隙,以保证材料回弹后达到零件的尺寸要求。实施例一:如图1A所示,一种弯曲模具包括第一凹模部件1、第二凹模部件2、凸模部件3,所述第一凹模部件1与第二凹模部件2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凹模部件1与第二凹模部件2端面配合。所述第一凹模部件1包括第一工作面11、第一非工作面12,所述第二凹模部件2包括第二工作面21、第二非工作面22,所述凸模部件3包括第三工作面31、第三非工作面32,所述第三工作面31与第一工作面11、第二工作面21相配合。图1B是第一凹模部件1的左视图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如图2A所示,所述第一工作面11包括第一斜端面111、第一圆弧面112、第二圆弧面113、第一竖直端面114,所述第一斜端面111是与水平面有夹角的端面,所述第一圆弧面112圆心位于第一圆弧面112右侧,所述第二圆弧面113圆心位于第二圆弧面113右侧,所述第一斜端面111与第一圆弧面112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面112与第二圆弧面113圆弧过渡连接,第二圆弧面113与第一竖直端面114连接,图2B是第二凹模部件2右视图。如图3B所示,所述第二工作面21包括第二斜端面211、第三圆弧面212、第四圆弧面213、第二竖直端面214,所述第二竖直端面214与第一竖直端面114配合,所述第一工作面11与第二工作面21镜像对称。图3A是凸模部件3左视图。图4A是凸模部件3的左视图或者右视图,图4B是凸模部件3的主视图。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基础上,所述第一斜端面111与水平面夹角φ是10°~80°,所述第一斜斜端面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凹模部件、第二凹模部件、凸模部件,第一凹模部件与第二凹模部件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凹模部件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非工作面;所述第二凹模部件包括第二工作面和第二非工作面;所述凸模部件包括第三工作面和第三非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端面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凹模部件、第二凹模部件、凸模部件,第一凹模部件与第二凹模部件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凹模部件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非工作面;所述第二凹模部件包括第二工作面和第二非工作面;所述凸模部件包括第三工作面和第三非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端面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包括第一斜端面、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第一竖直端面,所述第一斜端面是与水平面有夹角的端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圆心位于第一圆弧面右侧,所述第二圆弧面圆心位于第二圆弧面右侧,所述第一斜端面与第一圆弧面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圆弧过渡连接,第二圆弧面与第一竖直端面连接,第二工作面包括第二斜端面、第三圆弧面、第四圆弧面、第二竖直端面,所述第二竖直端面与第一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宝敏,滕银,李云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