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湘斌专利>正文

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0190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7:10
一种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高弹性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呈双面盘状结构,该封堵器包括左室盘、右室盘及腰部,所述腰部为圆柱体,所述左室盘与右室盘均为椭圆形,所述腰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并垂直于左室盘和右室盘,所述左室盘与右室盘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二者长轴投影的夹角为90度,所述封堵器中缝有聚酯膜片。该封堵器专为杂交手术设计,外科医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进胸后,在超声引导下,经右室流出道安放封堵器后,在释放封堵器前用手指轻压右室流出道,使用于锚定的钢丝插入室间隔肌肉内。封堵器固定牢固后再释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各种各样的封堵器。例如中国专利ZL 200410053861.2就公开了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结构缺损的封堵器,所述的封堵器由金属编制物支架及内置的阻隔血流通过用纤维物质构成,其中,所述的金属编制物支架全部由金属丝编织而成,其具有预设扩展的外形;所述的封堵器的形状能够闭塞心脏异常结构的缺损。例如中国专利ZL 200810033299.5还公开了一种可降解材料编织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包括支架以及衬入支架中的阻隔血流通过用的膜材料,所述支架由可降解型高分子单丝或者可降解型高分子单丝加形状记忆合金丝制成,形状记忆合金丝在可降解型高分子单丝形成的轮廓外面环绕。然而,上述这些专利中的封堵器结构复杂,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比邻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以往设计的对称型及偏心型封堵器会严重影响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的工作,而且容易脱落,造成封堵失败。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型干下室缺损封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和/或多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至少一个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技术,并且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高弹性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呈双面盘状结构,该封堵器包括左室盘、右室盘及腰部,所述腰部为圆柱体,所述左室盘与右室盘均为椭圆形,所述腰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并垂直于左室盘和右室盘,所述左室盘与右室盘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二者长轴投影的夹角为90度,所述封堵器中缝有聚酯膜片。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合金丝直径为0.15mm。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与短轴比为5:3。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左室盘上距腰部的最远端处设有凸起的不透X射线的标记点。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右室盘上远离腰部的部分设置有10根2mm长的钢丝。钢丝直径为0.5mm,钢丝与右室盘面成45度夹角指向腰部。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所述腰部的高度为4mm,所述腰部的直径为4-14mm,所述长轴的长度为所述腰部直径的两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相对简单,空间结构适合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的空间位置,新设计的锚定钢丝能够保证封堵器的稳定性,不易脱落。该新型封堵器配合心脏外科杂交技术使用,能够很好地完成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封堵器俯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封堵器的左室盘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封堵器的右室盘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封堵器的腰部俯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封堵器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技术,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参见图1-5,其中示出了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结构示意图,其中一种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高弹性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呈双面盘状结构,该封堵器包括左室盘、右室盘及腰部,所述腰部为圆柱体,所述左室盘与右室盘均为椭圆形,所述腰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并垂直于左室盘和右室盘,所述左室盘与右室盘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二者长轴投影的夹角为90度,所述封堵器中缝有聚酯膜片。优选地,所述合金丝直径为0.15mm。优选地,所述椭圆形的长轴与短轴比为5∶3。优选地,所述左室盘上距腰部的最远端处设有凸起的标记点,该标记点不透X射线。优选地,所述右室盘上远离腰部的部分设置有10根2mm长的钢丝,钢丝直径为0.5mm,钢丝与右室盘面成45度夹角指向腰部。优选地,所述腰部的直径为4-14mm,所述长轴的长度为所述腰部直径的两倍。实施例2实施例2中公开了一种更加优选、更加详细的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中对该封堵器的使用方法也做了详细地说明。该封堵器适用于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由高弹性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合金丝直径0.15mm。呈双面盘状结构,连接两个盘片的中央部分呈圆柱形,封堵器中缝有聚酯膜片,两端受力牵拉时呈线条状,放松后可自行恢复原状。其材料编织方法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的国产封堵器的编织。图1为封堵器的俯视图,该封堵器包括3部分,分别为左室面(左室盘),右室面(右室盘)及腰部。左室盘与右室盘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二者长轴投影的夹角为90度,即AB与CD垂直。左室面及右室面均为椭圆形,长轴与短轴比为5∶3,即AB=CD,EF=EG,二者比值为5∶3。左室面的A点设有凸起的标记点,该标记点不透X线,释放左室面后使A点远离主动脉瓣,使CBL弧接触主动脉瓣环。释放右室面后BCM弧与肺动脉瓣环相接触。N点为腰部圆心,H点为L点至D点的中点,JDK弧上分布10根2mm长的钢丝,用于将封堵器锚定于右室面。钢丝直径0.5mm(0.021英寸),呈45度夹角指向L点。图5为侧视图,C1/C2对于图1的C点,L1/L2对应图1的L点。腰高:C1C2段长度为4mm,腰部直径:C1L1段长度从4mm-14mm,每个型号增加1mm。左、右室盘长轴长度为C1L1段长度的两倍,即CD长度为C1L1(CL)长度的两倍。该封堵器专为杂交手术设计,外科医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进胸后,在超声引导下,经右室流出道安放封堵器后,在释放封堵器前用手指轻压右室流出道,使用于锚定的钢丝插入室间隔肌肉内。封堵器固定牢固后再释放。该封堵器N点为连接输送杆的螺帽,与现有封堵器相同。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由高弹性的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呈双面盘状结构,该封堵器包括左室盘、右室盘及腰部,所述腰部为圆柱体,所述左室盘与右室盘均为椭圆形,所述腰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并垂直于左室盘和右室盘,所述左室盘与右室盘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二者长轴投影的夹角为90度,所述封堵器中缝有聚酯膜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由高弹性的镍钛合金丝
编织而成,呈双面盘状结构,该封堵器包括左室盘、右室盘及腰部,所述腰部
为圆柱体,所述左室盘与右室盘均为椭圆形,所述腰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并垂直
于左室盘和右室盘,所述左室盘与右室盘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二者长轴投影
的夹角为90度,所述封堵器中缝有聚酯膜片。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金丝直径为0.15mm。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椭圆形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湘斌
申请(专利权)人:潘湘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