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生产超微粒子的生成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75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续生产超微粒子的生成室,它包括生成室、双电极、连续送料箱,其特征是在生成室内装有两对电极,在生成室的外部配装有连续送料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可连续供料,连续生产超微粒子和复合超微粒子,保证电弧稳定燃烧。(*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生产超微粒子的装置,特别是一种连续生产超微粒子的生成室。粒径小于1μm的超微粒子(其集合体称为超微粉)是一种新型高科技材料,在机械、电子、航天、化工、冶金、医疗等各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如可用于高温耐磨材料、导电涂料、电磁波屏蔽材料、高性能磁记录材料、集成电路基极材料、化学反应催化剂、超导膜材料等。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是制造超微粒子的一种有效的热源,目前,普遍使用的直流电弧生成超微粒子装置,一般为盒式,这种装置的生成室只能一次性送料,因数量有限,不能连续生产,另外只有一对电极,因此只能生成一种原材料的超微粒子,不能生成两种材料的复合超微粒子。另外,由于材料熔化蒸发时,其高度发生变化,所以电极间隙也发生变化,使电弧燃烧不稳定。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装置生成室生成超微粒子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连续供应原材料、并且有两对电极的生成室。它可连续生产超微粒子或复合超微粒子,并且提高了每次生成超微粒子的数量,保证了电弧的稳定燃烧,操作也十分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生成室、双电极、连续送料箱,其特征是在生成室内装有两对电极,在生成室的外部配装有连续送料箱。以下结合附图作实施例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原生成装置的结构图。由图1可知,生成室1为双壁水冷结构,生成室1中装有的钨电极2连接在水冷阴极铜棒3上,钨电极2与水冷阳极铜圆筒4为一对电极,本装置(生成室)共有两对电极,生成室的外部装有一连续送料机构,连续送料机构是由推料杆6、齿轮箱8、调速电机7组成,生成室中两对独立的竖直方向的电极可同时点燃,因此可同时生产两种不同材料的复合超微粒子,例如一对电极熔化蒸发Fe超微粒子和Ni超微粒子的均匀混合物,连续送料机构可将原材料连续送往生成室,当原材料5的顶部被熔化蒸发而电极间隙发生变化时,可用供料机构将原材料棒向上推进,电极间隙的变化是通过制定电极间的电流和电压值来判定。原材料是加工成一定尺寸的棒料一个接一个连续输送到生成室内,通过这种连续送料机构,可以使电极间隙基本保持恒定,保证了电弧稳定燃烧。由图2可知,生成室内只有一对电极,即钨电极2与阳极铜床4,并无连续送料机构,当原材料5熔化蒸发时,电极间隙发生变化,使电弧不稳定,材料一次性供料,当材料被蒸发完后,不能连续供料,因此不能连续生产,又因室内一对电极,不能同时生成两种不同材料的复合超微粒子。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可连续供料,连续生产超微粒子和复合超微粒子,保证电弧稳定燃烧。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生超微粒子的生成室,它包括生成室、双电极、连续送料箱,其特征是在生成室内装有两对电极,在生成室的外部配装有连续送料箱。专利摘要一种连续生产超微粒子的生成室,它包括生成室、双电极、连续送料箱,其特征是在生成室内装有两对电极,在生成室的外部配装有连续送料箱。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可连续供料,连续生产超微粒子和复合超微粒子,保证电弧稳定燃烧。文档编号B22F9/02GK2239850SQ94228448公开日1996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金寿日, 赵新浩, 杨贺, 郑占响 申请人:沈阳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生超微粒子的生成室,它包括生成室、双电极、连续送料箱,其特征是在生成室内装有两对电极,在生成室的外部配装有连续送料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寿日赵新浩杨贺郑占响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