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立锋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堵漏防滴灌装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719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堵漏防滴灌装出料装置,包括缸体,缸体的侧端设有进料口,缸体底端设有出料口,缸体内部设有活塞轴,活塞轴的活塞在进料口上方,活塞的上端与缸体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回复装置,活塞轴包括活塞下方的下活塞轴,下活塞轴的末端固定有用于密封出料口的堵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料口的上方安装活塞,活塞与缸体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回复装置,下活塞轴的末端安装堵头,膏体、液体在进入缸体时,由自身压力向上推动活塞打开出料口的堵头出料,出料后压力得到释放,弹性回复装置下推活塞将堵头封堵出料口,如此来回运动实现自动堵漏防滴,其无需外加动力,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液体及膏体的罐装出料的堵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装出料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堵漏防滴灌装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膏体、液体的量筒式灌装机是由进料气缸、量筒、进料活塞、单向阀、出料装置组成,气缸带动活塞在量筒来回运动、通过单向阀开关来完成出料工作任务。在完成一个灌装出料工序后出料装置的出料嘴必须要有堵塞装置,膏体、液体才不会外流。目前正在使用的防滴漏灌装出料头都是在出料装置灌装缸体的上方外加动力(气缸),由气缸连接一根轴,轴的末端连接一个堵漏头,当气缸轴收缩时开启堵漏头从出料嘴中出料,气缸轴伸出时,堵漏头堵住出料嘴关闭出料。由于整个出料装置是一个密封装置, 外加一根轴进入灌装缸体的方式首先要解决气缸与轴连接的同轴度和密封性能等问题,而且还需要增加相关气动原件和同步电路、气路等,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增大了灌装装置的体积;再次,由于气缸轴不断上下运动,常出现密封圈漏料,导致维修频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的自动堵漏防滴灌装出料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堵漏防滴灌装出料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侧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缸体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缸体内部设有活塞轴,所述活塞轴的活塞在进料口上方,所述活塞的上端与缸体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回复装置,所述活塞轴包括活塞下方的下活塞轴,所述下活塞轴的末端固定有用于密封出料口的堵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内部设有限流衬套,所述限流衬套将缸体分成与进料口相通的高压区和与出料口相通的缓冲区,所述限流衬套中部开设供下活塞轴穿过的过料孔,所述下活塞轴包括封堵过料孔的上杆和直径小于过料孔直径的下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料孔的过料面积不大于出料口面积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头的上端设有由中间向四周下倾的斜面,所述斜面在过料孔的下方,所述斜面的面积大于过料孔的过料面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包括下部漏斗形的出料嘴,所述出料口设在出料嘴底部的中央,所述出料口的出料面积小于斜面的面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头上部设有与出料嘴漏斗斜壁接洽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上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上设有密封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嘴通过与缸体侧壁螺纹连接的牙套定位在缸体侧壁下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轴包括在活塞上端并穿过缸体顶部的上活塞轴,所述弹性回复装置包括套设在上活塞轴用于活塞下推的复位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包括上端与缸体侧壁螺纹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中间开设供上活塞轴穿过的穿孔,所述顶盖下端面设有凸台,所述活塞上端面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套在凸台上并与顶盖顶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凹槽上并与凹槽底端面顶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上设有连通缸体内部及外界的排压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进料口的上方安装活塞,活塞与缸体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回复装置,下活塞轴的末端安装堵头,膏体、液体在进入缸体时,由自身压力向上推动活塞打开出料口的堵头出料,出料后压力得到释放,弹性回复装置下推活塞将堵头封堵出料口,如此来回运动实现自动堵漏防滴,其无需外加动力,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静止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出料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灌装机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3和图5所示,一种自动堵漏防滴灌装出料装置,包括不锈钢316L制成筒形的缸体1,缸体I的侧端设有进料口 11,进料口 11跟灌装机的料缸8连通,缸体I底端设有出料口 12,其中出料口 12的出料面积比缸体I内进料空间的横截面积要小。缸体I内部沿其轴向安装有活塞轴,活塞轴的活塞2在进料口 11上方,活塞2的上端与缸体I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回复装置3,活塞轴包括活塞2下方的下活塞轴21,下活塞轴21的末端固定有用于密封出料口 12的堵头4。堵头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下活塞轴21连接固定。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当灌装机料缸8活塞7上行时,料缸8中的料体在持续的压力下进入缸体I内部,在压力的作用下,活塞2向上运动,带动下活塞轴21和堵头4上移,直至出料口 12连通外界,膏体和液体流出;当出料完毕,料缸8活塞2下行时,缸体I内形成负压,出料口 12的料体产生回吸,同时由负压和弹性回复装置3的作用,活塞2带动堵头4下移,直至堵头4完全封闭出料口 12,如此循环,即可达到自动堵漏防滴的目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缸体I内部设有限流衬套5,限流衬套5将缸体I分成与进料口 11相通的高压区和与出料口 12相通的缓冲区。限流衬套5中部开设供下活塞轴21穿过的过料孔51,下活塞轴21包括封堵过料孔51的上杆和直径小于过料孔 51直径的下杆。在静止状态时,上杆封堵过料孔51,料体进入高压区后将活塞2上推,直至上杆脱离过料孔51、下杆进入过料孔51,由于下杆直径小于过料孔51直径,因此料体从过料孔51中往下流动并从出料口 12处流出。再者,过料孔51的过料面积远小于缸体I内进4料空间的横街面积,有效的控制了出料的流量。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过料孔51的过料面积不大于出料口 12面积的1/3,极大的减小了出料口 12的流速,防止了灌装入瓶子后料体的飞溅。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堵头4的上端设有由中间向四周下倾的斜面41,斜面41在过料孔51的下方,斜面41的面积大于过料孔51的过料面积,如图4所示。由于高压区的压力使得料体从过料孔51下流的过程中流速是较快的,斜面41对流体进行缓冲,减低了流速,防止灌装的飞溅。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缸体I包括下部漏斗形的出料嘴13,出料口 12开设在出料嘴13底部的中央,出料口 12的出料面积小于斜面41的面积。经过斜面41 一次缓冲后,料体沿斜面41往下流,再由漏斗形的斜壁进行二次缓冲,进一步减低料体流速。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堵头4上部设有与出料嘴13漏斗斜壁接洽的密封面,密封面上设有密封凹槽42,密封凹槽42上设有密封圈,对出料口 12和堵头4进行密封,如图4所示。在该位置设置密封凹槽42避免了堵头4与出料口 12长期摩擦造成的密封圈磨损引起的漏料。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出料嘴13通过与缸体I侧壁螺纹连接的牙套6定位在缸体I侧壁下端,出料嘴13可以轻易的拆出,方便了装配。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活塞轴包括在活塞2上端并穿过缸体I顶部的上活塞轴22,弹性回复装置3为套设在上活塞轴22用于活塞2下推的复位弹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缸体I包括上端与缸体I侧壁螺纹连接的顶盖14,顶盖14中间开设供上活塞轴22穿过的穿孔15,顶盖14下端面设有凸台16,活塞2上端面设有一圈凹槽17,复位弹簧的一端套在凸台16上并与顶盖14顶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凹槽17上并与凹槽17底端面顶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顶盖14上设有连通缸体I内部及外界的排压孔18,将活塞2与顶盖14之间的气体排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料体进入高压区带动活塞2和堵头4上移,直至下杆进入过料孔51且堵头4离开出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堵漏防滴灌装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的侧端设有进料口(11),所述缸体(1)底端设有出料口(12),所述缸体(1)内部设有活塞轴,所述活塞轴的活塞(2)在进料口(11)上方,所述活塞(2)的上端与缸体(1)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回复装置(3),所述活塞轴包括活塞(2)下方的下活塞轴(21),所述下活塞轴(21)的末端固定有用于密封出料口(12)的堵头(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锋
申请(专利权)人:张立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