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滑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658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座椅滑轨机构,包括:铰接在座椅上的上滑轨组件,安装在车身地板上的下滑轨,上滑轨组件滑动配置在下滑轨上;安装在上滑轨组件上的滚动体在下滑轨上滚动,将所承受的重量传递至下滑轨上;锁止机构安装在所述上滑轨组件上,在锁止状态下,该锁止机构将上滑轨组件锁止在下滑轨适当位置上;其还包括安装在上滑轨组件上且作用在下滑轨上,用以消除上滑轨组件与下滑轨之间竖直方向所存在的间隙的竖直方向间隙消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竖直方向间隙消除机构,完全消除了上滑轨组件与下滑轨之间竖直方向所存在的间隙,进一步降低了汽车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座椅所产生连续、令人不舒服的振动异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座椅滑轨机构
技术介绍
根据2011年的汽车市场统计,MPV车型因其较大的乘用空间和舒适的环境,在乘用车领域的销售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了各个整车厂商的新的增长点。而目前市场上的二三排座椅往往在舒适性和调节范围上存在着瑕疵,诸如1、由于滑轨较短,二排座椅前后调节范围小,乘客无法获得更大的乘坐空间;2、三排座椅无法前后调节,行李箱空间受限;3、二排座椅仍然采用常规3点式安全带,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差;4、二排座椅滑轨存在间隙, 当汽车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有异响产生。以上这几点都与二三排座椅的滑轨机构有关,如何能够开发出更好的二三排滑轨,更好地满足乘客的舒适要求是值得我们汽车座椅领域技术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目前的MPV二、三排滑轨多为相互独立安装,仍然无法满足当前客户二、三排座椅大行程调节以实现二排乘客获得更舒适、更大的腿托空间和整车大行李箱空间的需求;而为了提供二排乘客更为舒适的乘车感受,目前整车客户更偏向于二排座椅采用3点集成式安全带配置(即所有3个受力点全安置在座椅上),这对滑轨的强度提出了挑战,也是目前普通滑道的强度所无法满足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一些MPV车上,二、三排滑轨开始使用长滑轨结构,使得二排座椅前后调节范围大,乘客可以获得更大的乘坐空间,同时也可以使三排座椅前后调节,解决行李箱空间受限问题。但是现有的长滑轨机构如图I所示,包括一根固定在车底板上的下滑轨10和一个与座椅铰接的上滑轨组件20,其中参见图2,下滑轨10的横截面形状为去掉上底的凹字形, 横截面为去掉上底的凹字形的下滑轨10中间的槽11构成上滑轨组件20来回滑动的槽,槽 11两侧向下的内翻边13a、13b分别与下滑轨10两侧向上的外翻边14a、14b之间分别界定出供上滑轨组件20中的左、右下翻边21a、22a运动的左、右导槽15a、15b,其中内翻边13a 与外翻边14a配合、内翻边13b与外翻边14b配合,共同限制上滑轨组件20中的左、右下翻边21a、22a水平横向移动,而下滑轨10中的用以连接内翻边13a和外翻边14a的顶翻边 15a与其对应的下底12a —起用以限制上滑轨组件20中的左下翻边21a上下移动位置,下滑轨10中的用以连接内翻边13b和外翻边14b的顶翻边15b与其对应的下底12b —起用以限制上滑轨组件20中的右下翻边22a上下移动位置。上滑轨组件20由左、右上滑轨板21、22构成,左、右上滑轨板21、22通过焊接在前后端上的螺母40铰接在座椅上,左、右上滑轨板21、22下方分别设置有向外并向上翻折的左、右下翻边21a、22a,在左上滑轨板21的左下翻边21a的前后位置上通过滚动轴31a安装有滚动体30a,在右上滑轨板22的左下翻边22a的前后位置上通过滚动轴31b安装有滚动体30b,当移动座椅时,左上滑轨板21的左下翻边21a的前后位置上的滚动体30a能在下滑轨10中的下底12a上前后滚动,右上滑轨板22的左下翻边22a的前后位置上的滚动体30b能在下滑轨10中的下底12b上前后滚动。另外为了将上滑轨组件20锁止在下滑轨10上,在下滑轨10的内翻边13a、13b上均间隔开设有棘爪孔131a、131b,同时在右上滑轨板22的下部安装有由锁止片51、销钉52和回复弹簧53构成的锁止机构50,锁止片51上的棘爪51a穿过开设在右下翻边22a上的棘爪孔221a插入到内翻边13b上的棘爪孔131b中即可将上滑轨组件20锁止在下滑轨10上的适当位置。上述结构的长滑轨机构为了消除上滑轨组件20与下滑轨10之间的水平间隙,在上滑轨组件20的左下翻边21a与下滑轨10中的内翻边13a之间、右下翻边22a与下滑轨10中的内翻边13b之间均设置有塑料件60。在下滑轨10的前后端设置有挡销71、72,以防止上滑轨组件20滑出下滑轨10。上述长滑轨机构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存在如下问题 I、由于上滑轨组件20和下滑轨10加工误差,尤其是下滑轨10较长,存在的误差较大,因此左、右上滑轨板21、22中的左、右下翻边21a、22a同顶翻边15a、15b与下底12之间会存在间隙,即上滑轨组件20与下滑轨10之间的竖直方向会存在间隙,当汽车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如果上滑轨组件20与下滑轨10之间的竖直方向会存在的间隙较大,座椅会产生连续、令人不舒服的振动异响。2、由于越来越多的汽车消费者对于汽车内部的噪声,所以绝大多数整车厂商也对车厢内的噪声控制越来越严格,而上述长滑轨机构中的滚动体30a、30b —般都直接采用金属制成的滚动轴承或金属滑轮,而下滑轨10也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当滚动体30a、30b在下滑轨10中的下底12a、12b上滚动时,即金属与金属在互相滚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令人不舒适的中、高频噪声。3、座椅滑轨作为连接座椅、乘员以及车身的部件,是座椅系统内最为重要的安全部件,通过对以往实验失效模式的分析,参见图3,当上滑轨组件20受到来自座椅的载荷时,由于结构上的原因,上滑轨组件20中的左、右上滑轨板21、22会有向内收缩的变形,最终使上滑轨组件20从下滑轨中脱出,所以为了增强上滑轨组件20本身的强度,就要求防止左、右上滑轨板21、22发生向内的变形。而上述长滑轨机构中,往往采取在左、右上滑轨板21、22下部之间补焊加强片23来达到增强强度的目的(参见图4 )。而这无形增加了整个长滑轨机构的重量,不符合当代轻量化的要求。4、参见图5,上述长滑轨机构中的锁止机构50 —般采用棘爪支架54安装在上滑轨组件中,这也无形增加了整个长滑轨机构的重量,不符合当代轻量化的要求。再者,现有锁止机构中的销钉一般为实心结构,其锁止机构中的锁止片与棘爪支架之间存在轴向间隙,使锁止片发生轴向窜动,造成锁止片上的棘爪与上滑轨组件的棘爪孔位置不对应,出现锁止故障。由于现有的长滑轨机构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座椅滑轨所存在的噪声大、强度低、重量重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噪声低、强度高、重量轻的座椅滑轨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座椅滑轨机构,包括上滑轨组件,所述上滑轨组件铰接在座椅上;下滑轨,所述下滑轨安装在车身地板上,所述上滑轨组件滑动配置在所述下滑轨上;安装在所述上滑轨组件上的滚动体,所述滚动体在所述下滑轨上滚动,将所承受的重量传递至下滑轨上;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安装在所述上滑轨组件上,在锁止状态下,所述锁止机构将所述上滑轨组件锁止在下滑轨适当位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滑轨组件上且作用在所述下滑轨上,用以消除所述上滑轨组件与下滑轨之间竖直方向所存在的间隙的竖直方向间隙消除机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滑轨组件由左、右上滑轨板构成,所述左、 右上滑轨板铰接在座椅上,所述左、右上滑轨板下方分别设置有向外并向上翻折的左、右下翻边;所述下滑轨的横截面形状为去掉上底的凹字形,横截面为去掉上底的凹字形的下滑轨中间的槽构成所述上滑轨组 件来回移动的槽;所述槽两侧向下的第一内翻边、第二内翻边分别与下滑轨两侧向上的第一外翻边、第二外翻边之间分别界定出供上滑轨组件中的左、右下翻边运动的左、右导槽,所述第一内翻边与第一外翻边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滑轨机构,包括:上滑轨组件,所述上滑轨组件铰接在座椅上;下滑轨,所述下滑轨安装在车身地板上,所述上滑轨组件滑动配置在所述下滑轨上;安装在所述上滑轨组件上的滚动体,所述滚动体在所述下滑轨上滚动,将所承受的重量传递至下滑轨上;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安装在所述上滑轨组件上,在锁止状态下,所述锁止机构将所述上滑轨组件锁止在下滑轨适当位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滑轨组件上且作用在所述下滑轨上,用以消除所述上滑轨组件与下滑轨之间竖直方向所存在的间隙的竖直方向间隙消除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洪斌刘东唐臻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