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包括:盛装单体的第一料罐,盛装催化剂的第二料罐,盛装引发剂的第三料罐以及第四料罐。加热融化的单体、催化剂和引发剂分别经过各自的计量装置输送至第四料罐进行混合为注胶原料;注胶原料经第四料罐底端的出料口及连接的管路注入到模具中进行模塑成型,且所述第四料罐的体积大于所述模具所能容纳注胶原料的体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注胶机,自动进行计量混配,自动进行注胶,工艺连续,注胶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胶机,特别涉及一种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浇铸尼龙6热塑性复合材料专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 RTM)方法或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方法制备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谓树脂传递模塑,是指将树脂注入到含有增强材料,如增强纤维的闭合模具中,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的工艺方法。连续纤维增强PA6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较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可以回收利用等优势,因此连续纤维增强PA6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的适用于连续纤维增强PA6热塑性复合材料的RTM注胶机。市场上现有的尼龙注胶机,其设计是向空腔的模具中注胶,没有注胶阻力,而连续纤维增强PA6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模具中充满纤维织物,在注胶时阻力较大,这个阻力会使得计量泵的计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催化剂配比发生变化,进而不能发生聚合。因此,由于没有适合的注胶机,连续纤维增强PA6热塑性复合材料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得不到推广。因此,本领域尚需开发半自动或全自动化适用于连续纤维增强PA6热塑性复合材料的RTM注胶机,促进连续纤维增强PA6热塑性复合材料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纤维增强PA6热塑性复合材料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自动连续进行注胶,提高注胶效率和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注胶机,包括第一料罐,所述第一料罐用于盛装单体,所述第一料罐上配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二料罐,所述第二料罐用于盛装催化剂,所述第二料罐上配置有第二搅拌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三料罐,所述第三料罐用于盛装引发剂,所述第三料罐上配置有第三搅拌装置、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以及任选地第三加热装置;第四料罐,所述单体、所述催化剂和所述引发剂在所述第四料罐内进行混合为注胶原料,所述第四料罐上配置有第四搅拌装置、第四加热装置、第四惰性气体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料罐底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所述第二料罐底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四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计量装置;所述第三料罐底端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四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计量装置;所述第四料罐的底端设置出料口,连接有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出料调控元件,开启所述出料调控元件,所述注胶原料经出料口及连接的第四管路注入到模具中,且所述第四料罐的体积大于所述模具所能容纳注胶原料的体积。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单体为己内酰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己内酰胺钠或己内酰胺溴化镁。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六亚甲基-1,6-二甲酰己内酰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或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加热套,所述第一料罐顶端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入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入口插入至所述第一料罐内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料罐内部温度,所述第一加热套置于所述第一料罐外周,用于加热所述第一料罐;所述第一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一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所述第一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料罐内部;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出口阀;第一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传动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一料罐内部的单体内部,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料罐上方,开启所述传动器,带动所述搅拌轴、搅拌桨转动,对所述单体进行搅拌,使得单体料液受热均匀。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加热套采用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在另一优选例中,开启所述第一气体出口阀,使得惰性气体将料罐中的空气排出,保证第一料罐内充满惰性气体氛围,防止第一料罐中单体被氧化。惰性气体流量控制在O. 2 2L/min。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加热套,所述第二料罐顶端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入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入口插入至所述第二料罐内部,用于探测所述第二料罐内部温度,所述第二加热套置于所述第二料罐外周,用于加热所述第二料罐;所述第二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二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二气体出口,所述第二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二料罐内部;所述第二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二气体出口阀;第二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传动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二料罐内部的催化剂内部,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料罐上方,开启所述传动器,带动所述搅拌轴、搅拌桨转动,对所述催化剂进行搅拌,使得催化剂料液受热均匀。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加热套采用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在另一优选例中,开启所述第二气体出口阀,使得惰性气体将料罐中的空气排出,保证第二料罐内充满惰性气体氛围,防止第二料罐中催化剂被氧化。氮气流量控制在O. 2 2L/min。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加热套,所述第三料罐顶端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入口,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入口插入至所述第三料罐内部,用于探测所述第三料罐内部温度,所述第三加热套置于所述第三料罐外周,用于加热所述第三料罐;所述第三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三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三气体出口,所述第三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三气管与所述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三料罐内部;所述第三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三气体出口阀。第三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传动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三料罐内部的引发剂内部,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三料罐上方,开启所述传动器,带动所述搅拌轴、搅拌桨转动,对所述弓I发剂剂进行搅拌,使得弓I发剂料液受热均匀。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加热套采用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在另一优选例中,开启所述第三气体出口阀,使得惰性气体将料罐中的空气排出,保证第三料罐内充满惰性气体氛围,防止第三料罐中引发剂被氧化。氮气流量控制在O. 2 2L/min。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四加热装置包括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四加热套,所述第四料罐顶端设置第四温度传感器入口,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入口插入至所述第四料罐内部,用于探测所述第四料罐内部温度,所述第四加热套置于所述第四料罐外周,用于加热所述第四料罐;所述第四料罐顶端设置有第四惰性气体入口和第四气体出口,所述第四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四气管与所述第四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四料罐内部;所述第四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四气体出口阀;第四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传动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四料罐内部的注胶原料内部,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四料罐上方,开启所述传动器,带动所述搅拌轴、搅拌桨转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机包括:第一料罐,所述第一料罐用于盛装单体,所述第一料罐上配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二料罐,所述第二料罐用于盛装催化剂,所述第二料罐上配置有第二搅拌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三料罐,所述第三料罐用于盛装引发剂,所述第三料罐上配置有第三搅拌装置、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以及任选地第三加热装置;第四料罐,所述单体、所述催化剂和所述引发剂在所述第四料罐内进行混合为注胶原料,所述第四料罐上配置有第四搅拌装置、第四加热装置、第四惰性气体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料罐底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所述第二料罐底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四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计量装置;所述第三料罐底端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四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计量装置;所述第四料罐的底端设置出料口,连接有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出料调控元件,开启所述出料调控元件,所述注胶原料经出料口及连接的第四管路注入到模具中,且所述第四料罐的体积大于所述模具所能容纳注胶原料的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春,范欣愉,徐腾辉,张笑晴,李红周,祝颖丹,于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