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国瑜专利>正文

电池模块及使用该电池模块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171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及使用该电池模块的光伏组件。电池模块包括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包括暴露在外的正面、与正面相对设置的背面、以及自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内引出且裸露在背面的汇流带,电池模块还包括设置在背面且与汇流带电性连接的二极管、与二极管电性连接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以及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公插和母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具有质量轻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又由于在线缆上电性连接公插和母插,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装配。而通过将上述电池模块设置在光伏组件中,减轻了光伏组件的重量和减少光伏组件的成本,同时也加快了光伏组件的装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及使用该电池模块的光伏组件。技术背景 光伏电池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或无力电池),它能够直接将阳光的光能转换为电能。由于它工作时无需水、油、汽、燃料,只需要有光能就能发电的特点,堪称当代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安装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备受人们的青睐,是新能源中的佼佼者。近些年来,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在全球越来越广泛,。而将光伏发电系统与房屋建筑结合于一体既能用太阳能发点,又能满足建筑需要的装置称之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光伏建筑一体化过程中,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瓦片、安装在瓦片上的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和接线盒,接线盒内设置有与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电性连接的二极管,相邻的光伏电池组层压板之间通过接线盒连接。在此种结构中,由于需要设置接线盒,所以在费用较高,并且当接线盒和光伏电池层压板组合后也增加总体的重量。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池模块及使用该电池模块的光伏组件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质量轻、成本低廉并且便于装配的电池模块。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光伏电池组层压板,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包括暴露在外的正面、与正面相对设置的背面、以及自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内引出且裸露在背面的汇流带,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背面且与汇流带电性连接的二极管、与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以及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公插和母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极管包括柱体和自所述柱体内部引出且突伸出所述柱体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两引脚。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轻、成本低廉并且便于装配的光伏组件。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瓦片和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安装在所述瓦片上的光伏电池组层压板,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包括暴露在外的正面、与正面相对设置的背面、以及自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内引出且裸露在背面的汇流带,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背面且与汇流带电性连接的二极管、与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以及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公插和母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极管包括柱体和自所述柱体内部引出且突伸出所述柱体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两引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瓦片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凹陷形成用以收容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的配合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瓦片还包括自配合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以收容汇流带和二极管的收容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瓦片还包括贯通所述基部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位于配合部下方并且连通配合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瓦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下方且用以将所述线缆固定在瓦片上的卡固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固部包括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卡固块、以及固定在所述卡固块上以与所述卡固块夹持所述线缆的止挡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固块具有于所述卡固块上凹陷形成以嵌入所述线缆的卡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池模块通过直接在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的背面设置电性连接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的二极管和电性连接二极管的线缆,使本技术的电池模块具有质量轻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又由于在线缆上电性连接公插和母插,使本技术便于装配。而通过将上述电池模块设置在光伏组件中,减轻了光伏组件的重量和减少光伏组件的成本,同时也加快了光伏组件的装配。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光伏组件于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光伏组件的分解图。图4为图I中光伏组件中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中光伏组件中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I中光伏组件与梁支架组成光伏系统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三个光伏组件组成的单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I至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20包括瓦片2、安装在瓦片2上的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安装在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下方且电性连接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的二极管3、与二极管3电性连接的线缆5、与线缆5电性连接的连接器6。线缆5包括分别与二极管3电性连接的第一线缆51和第二线缆52。二极管3包括柱体31和自柱体31内部引出且突伸出柱体31用以电性连接第一线缆51和第二线缆52的两引脚32。连接器6包括分别与第一线缆51和第二线缆52电性连接的公插61和母插62。上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与二极管3、线缆5和连接器6组成电池模块30。瓦片2包括基部21、用以安装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的配合部22、自基部21凹陷形成并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凹槽部23、以及设置在基部21上并沿与第一方向a垂直的第二方向b延伸的排水部24。凹槽部23在第二方向b上位于配合部22的上侧。凹槽部23与排水部24连通。配合部22、排水部24均分别自基部21凹陷形成,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收容在配合部22内。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瓦片2为矩型,又由于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相互垂直、瓦片2的横向与瓦片2的纵长方向垂直,所以第一方向a即为瓦片2的横向,第二方向b即为瓦片2的纵长方向。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包括暴露在外的正面41、与正面41相对设置的背面42、以及自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内引出且裸露在背面42的汇流带43。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与二极管3之间的电性连接由汇流带43实现。汇流带43为两根,二极管3的两引脚32分别与两根汇流带43电性连接。通过直接在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的背面42设置电性连接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的二极管3和电性连接二极管3的线缆5,从而减轻了电池模块30的重量并且减少了电池模块30的成本,又由于在线缆5上电性连接公插61和母插62,使得两个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之间或者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与外部的其他部件(未图示)连接更便捷。而通过将上述电池模块30设置在光伏组件20中,减轻了光伏组件20的重量和减少光伏组件20的成本,也加快了光伏组件20装配。·瓦片2还包括自配合部22向下凹陷形成用以收容二极管3和汇流带43的收容盒25、设置在光伏电池组层压板4下方的卡固部27、以及贯通基部21的开口部26。开口部26位于配合部22的下方并且与配合部22连通。线缆5部分收容在收容盒25内,线缆5自收容盒25内部朝收容盒25外延伸。线缆5从收容盒25内引出后,通过卡固部27将线缆5固定在瓦片2上。在本实施例中,卡固部27包括自基部21向下延伸形成的卡固块271、以及固定在卡固块271上以与卡固块271夹持线缆5的止挡块272。止挡块272通过螺丝274固定在卡固块271上。卡固块271包括自卡固块271凹陷形成以嵌入线缆5的卡固口 273。通过线缆5嵌入在卡固口 273内,然后再在卡固块271上配置止挡块272,从而防止线缆5从卡固块271内移出。而为了增大止挡块272与线缆5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线缆5在卡固部27内轴向移动,将止挡块272与线缆5的接触面(未标号)设计成不平整的平面。在本实施例中,该止挡块272与线缆5的接触面为齿形。基部21包括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左侧翼211和右侧翼212,左侧翼211和右侧翼2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光伏电池组层压板,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包括暴露在外的正面、与正面相对设置的背面、以及自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内引出且裸露在背面的汇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背面且与汇流带电性连接的二极管、与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以及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公插和母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瑜
申请(专利权)人:冯国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