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径四通管,包括有直径不同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相互导通,所述的第一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三支管道与第一支管道同轴设置,第四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同轴设置,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外侧的端口为连接端口,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均经圆弧过渡面连接,所述的圆弧过渡面向内侧弯曲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径四通管,能避免四个支管道连接处的局部应力过大,从而能有效防止其断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径四通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异径四通管,包括有直径不同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相互导通,所述的第一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三支管道与第一支管道同轴设置,第四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同轴设置,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外侧的端口为连接端口,第一支管道、第三支管道的连接端口与第二支管道中心轴的距离相等,第二支管道、第四支管道的连接端口与第一支管道中心轴的距离相等,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连接处的夹角均呈90度设置,这样在四个支管道连接处的局部应力过大,容易造成断裂现象,从而使得异径四通管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径四通管,能避免四个支管道连接处的局部应力过大,从而能有效防止其断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异径四通管,包括有直径不同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相互导通,所述的第一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三支管道与第一支管道同轴设置,第四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同轴设置,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外侧的端口为连接端口,第一支管道、第三支管道的连接端口与第二支管道中心轴的距离相等,第二支管道、第四支管道的连接端口与第一支管道中心轴的距离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均经圆弧过渡面连接,所述的圆弧过渡面向内侧弯曲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均经圆弧过渡面连接,能避免四个支管道连接处的局部应力过大,从而能有效防止其断裂。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连接处的圆弧过渡面弧度相等。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圆弧过渡面弧度相等,可以使得四个支管道连接处受力均匀,从而不会出现某个连接处受力过大现象。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的连接端口周向上均设有焊接坡口。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设置的焊接坡口,可以方便四个支管道与外接管道焊接连接,使得焊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异径四通管,包括有直径不同的第一支管道I、第二支管道2、第三支管道3以及第四支管道4,四个支管道均为不锈钢制成,第一支管道I、第二支管道2、第三支管道3以及第四支管道4相互导通,所述的第一支管道I与第二支管道2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三支管道3与第一支管道I同轴设置,第四支管道4与第二支管道2同轴设置,第一支管道I、第二支管道2、第三支管道3以及第四支管道4外侧的端口为连接端口,第一支管道I、第三支管道3的连接端口 11、31与第二支管道2中心轴的距离相等,第二支管道2、第四支管道4的连接端口 21、41与第一支管道I中心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第一支管道I、第二支管道2、第三支管道3以及第四支管道4均经圆弧过渡面5连接,所述的圆弧过渡面5向内侧弯曲设置。如图I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管道I、第二支管道2、第三支管道3以及第四支管道4连接处的圆弧过渡面5弧度相等。如图I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管道I、第二支管道2、第三支管道3以及第四支管道4的连接端口周向上均设有焊接坡口 6,焊接坡口 6与连接端口的夹角为37. 5度。权利要求1.一种异径四通管,包括有直径不同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相互导通,所述的第一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三支管道与第一支管道同轴设置,第四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同轴设置,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外侧的端口为连接端口,第一支管道、第三支管道的连接端口与第二支管道中心轴的距离相等,第二支管道、第四支管道的连接端口与第一支管道中心轴的距离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均经圆弧过渡面连接,所述的圆弧过渡面向内侧弯曲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径四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连接处的圆弧过渡面弧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异径四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的连接端口周向上均设有焊接坡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异径四通管,包括有直径不同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相互导通,所述的第一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三支管道与第一支管道同轴设置,第四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同轴设置,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外侧的端口为连接端口,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均经圆弧过渡面连接,所述的圆弧过渡面向内侧弯曲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径四通管,能避免四个支管道连接处的局部应力过大,从而能有效防止其断裂。文档编号F16L41/03GK202719317SQ20122040031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黄荣国, 邹继全, 李增卡, 王慕亮, 金杰 申请人:浙江飞挺管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径四通管,包括有直径不同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相互导通,所述的第一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三支管道与第一支管道同轴设置,第四支管道与第二支管道同轴设置,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外侧的端口为连接端口,第一支管道、第三支管道的连接端口与第二支管道中心轴的距离相等,第二支管道、第四支管道的连接端口与第一支管道中心轴的距离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第三支管道以及第四支管道均经圆弧过渡面连接,所述的圆弧过渡面向内侧弯曲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国,邹继全,李增卡,王慕亮,金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挺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