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梁主动翻转器,该翻转器包括翻转体,翻转体的下表面具有弧形的滚压面,翻转体的上表面具有承梁面,滚压面的两侧上翘且分别与承梁面的两侧承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非常简单,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效率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梁主动翻转器。
技术介绍
在重梁(如架设桥梁、起重机械等用的箱型梁、工字梁等)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翻转,以便加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长期以来的作法是通过采用捆绑式、吊耳就地翻转式、钢架翻转式、机械旋转式和空中卷扬式等方式来实现,即现有的翻转方式均是被迫式,要通过这种被迫式的方法,对极其笨重的重梁实施翻转,其难度非常大,现有的方式最大问题是投资大、效率低、安全性差、操作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重梁主动翻转器,本技术结构非常简单,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效率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梁主动翻转器,包括翻转体,翻转体的下表面具有弧形的滚压面,翻转体的上表面具有承梁面,滚压面的两侧上翘且分别与承梁面的两侧承接。所述滚压面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平面段、第一圆弧段、第二平面段、第二圆弧段、第三平面段,第一平面段、第三平面段分别与所述承梁面的两侧相承接,第二平面段位于所述翻转体的底部中间,第一圆弧段与第二平面段之间形成第一支点,第二平面段、第二圆弧段之间形成第二支点。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该翻转体还包括两个相对的端平面。还包括有底座,在底座的上表面具有与滚压面配合的承压面。所述承压面的两侧下凹形成侧凹部,在所述滚压面两侧与承梁面两侧相承接处均设有相对于承梁面凸出的限位凸起。在所述底座、翻转体之间设有相对应的导向凹部及导向凸起,导向凹部及导向凸起垂直于所述滚压面及承梁面。在所述滚压面及所述承压面的中部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凸部及定位凹部。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工作胎架。一种重梁翻转方法,通过起吊装置将重梁置于翻转体的承梁面上,并使重梁的重心偏向于所述翻转体的第一侧,缓慢放松、移动起吊装置,重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连同翻转体向第一侧翻转。进一步,重梁向第一侧翻转后,对重梁加工面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通过起吊装置将重梁起吊后向第二侧平移,并使重梁的重心偏向于所述翻转体的第二侧,缓慢放松、移动起吊装置,重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连同翻转体向第二侧翻转,重梁向第二侧翻转后,对重梁另一个加工面进行加工。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I、该重梁主动翻转器上表面具有承梁面,用于放置重梁,在使用时,重梁的重心向一侧偏离,缓慢放松、移动起吊装置,重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连同翻转体向第一侧翻转,该主动翻转器相对于传统的被迫式翻转装置而言,其投资成本极低,并且主要是利用重梁的重心实现翻转,方便操作,安全可靠,翻转速度快。2、滚压面上具有第一平面段、第三平面段,在重梁翻转倾斜后,第一平面段、第三平面段可以与地面或底座接触,接触面更大,翻转器更稳定,而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可以保证翻转器在翻转过程中更圆滑,翻转更平稳,滚压面形成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对于尺寸较大的重梁而言,可以形成有效的翻转力矩。3、还包括有底座,在底座的上表面具有与滚压面配合的承压面,可以将翻转器直接置于底座上,使翻转器更稳定。4、在翻转体两侧设有限位凸起,可以避免重梁在翻转过程中,从翻转器上滑落,可靠性高;承压面的两侧下凹形成侧凹部,可以为限位凸起留出让位区域,侧凹部也具有纵向限位及稳定作用,避免翻转体在翻转后产生的纵向滑移。5、导向凹部与导向凸起相配合,可以起导向及稳定作用,避免翻转体在翻转过程中发生偏转,使翻转体翻转过程中更平稳。6、定位凸部及定位凹部分别设于滚压面、承压面上,当翻转体在扶正前,通过定位凸部及定位凹部定位,避免翻转体的纵向滑移。7、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工作胎架,当重梁翻转并倾斜90度后,可以使重梁翻转并倒在工作胎架上,以方便对重梁加工面进行加工或操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重梁主动翻转器的结构图;图2是图I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翻转体的结构图;图4是重梁置于翻转器上的示意图;图5是重梁在翻转器上向第一侧翻转时的示意图;图6是重梁在翻转器上向第二侧翻转并倾倒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翻转体,11、滚压面,111、第一平面段,112、第一圆弧段,113、第二平面段,114、第二圆弧段,115、第三平面段,12、承梁面,13、端平面,14、限位凸起,15、第一支点,16、第二支点,17、导向凹部,18、定位凸部,20、底座,21、承压面,22、导向凸起,23、工作胎架,24、侧凹部,25、定位凹部,30、重梁,40、起吊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至图3所示,一种重梁主动翻转器,包括翻转体10及底座20,翻转体10的下表面具有弧形的滚压面11,翻转体10的上表面具有承梁面12,滚压面11的两侧上翘且分别与承梁面12的两侧承接。其中,所述滚压面11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平面段111、第一圆弧段112、第二平面段113、第二圆弧段114、第三平面段115,第一平面段111、第三平面段115分别与所述承梁面12的两侧相承接,第二平面段113位于所述翻转体10的底部中间,第一圆弧段112与第二平面段113之间形成第一支点15,第二平面段113、第二圆弧段114之间形成第二支点16,该翻转体10还包括两个相对的端平面13。在底座20的上表面具有与滚压面11配合的承压面21,所述承压面21的两侧下凹形成侧凹部24,在所述滚压面11两侧与承梁面12两侧相承接处均设有相对于承梁面12凸出的限位凸起14。在所述底座20、翻转体10之间设有相对应的导向凹部17及导向凸起22,导向凹部17及导向凸起22垂直于所述滚压面11及承梁面12。所述导向凹部17为设于所述翻转体10上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凸部为设于所述底座20并凸出于所述承压面21的导向板,在所述滚压面11及所述承压面21的中部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凸部18及定位凹部25。在所述底座20的两侧均设有工作胎架23。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翻转方法如图4至图6所示通过起吊装置40将重梁30 (本·实施例中为箱形梁)置于翻转体10的承梁面12上,并使重梁30的重心偏向于所述翻转体10的第一侧,缓慢放松、移动起吊装置40,重梁3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连同翻转体10向第一侧翻转;重梁30向第一侧翻转后,对重梁30的加工面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通过起吊装置40将重梁30起吊后向第二侧平移,并使重梁30的重心偏向于所述翻转体10的第二侧,缓慢放松、移动起吊装置40,重梁3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连同翻转体10向第二侧翻转,重梁30向第二侧翻转后,对重梁30另一个加工面进行加工。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I、该重梁主动翻转器上表面具有承梁面12,用于放置重梁30,在使用时,重梁30的重心向一侧偏离,缓慢放松、移动起吊装置40,重梁3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连同翻转体10向第一侧翻转,该主动翻转器相对于传统的被迫式翻转装置而言,其投资成本极低,并且主要是利用重梁30的重心实现翻转,方便操作,安全可靠,翻转速度快。2、滚压面11上具有第一平面段111、第三平面段115,在重梁30翻转倾斜后,第一平面段111、第三平面段115可以与地面或底座20接触,接触面更大,翻转器更稳定,而第一圆弧段112、第二圆弧段114可以保证翻转器在翻转过程中更圆滑,翻转更平稳,滚压面11形成第一支点15及第二支点16,对于尺寸较大的重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梁主动翻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体,翻转体的下表面具有弧形的滚压面,翻转体的上表面具有承梁面,滚压面的两侧上翘且分别与承梁面的两侧承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东,李佳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