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752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摩托车前大灯,包括包括前大灯本体和配合设置的前大灯灯壳,其特征在于,在前大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转轴,在前大灯灯壳上,对应设置凹槽,左、右转轴分别插入左、右凹槽内而连接;在前大灯灯壳上,对应左、右转轴的位置,都设置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通过前大灯灯壳上的条形孔,将左、右转轴分别与前大灯灯壳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前大灯,前大灯与灯壳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该转轴在调节螺钉作用下,能转动,带动前大灯围绕摩托车行驶方向转动一定角度,通常在5°以内;摩托车驾驶人员能根据自身不同的身高、行驶路况调节其角度,达到较佳的灯光照射效果;提高了摩托车行驶的安全性;满足市场和用户对摩托车安全驾驶的需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照明灯具,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前大灯
技术介绍
摩托车的前大灯,设置在摩托车的前部,在黑夜以及光线暗淡的时候,需要开启前大灯以提供照明,保证摩托车的安全行驶。现有技术中,摩托车的前大灯通常与灯壳固定连接,摩托车的前大灯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与行驶方向的角度)是固定不变的,摩托车在制作厂安装完毕后,其角度就固定了,消费者(驾驶人员)是不能调节该角度的。由于摩托车驾驶人员的身高相差较大,而且行驶路况也不相同,驾驶人员希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摩托车的前大灯与行驶方向的角度,以根据不同的身高、行驶路况达到较佳的灯光照射效果,保证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但,由于现有技术摩托车的前大灯与行驶方向的角度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调节,不能满足市场和用户安全驾驶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前大灯,该前大灯能围绕前大灯灯壳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方便调节前大灯与行驶方向的角度,驾驶员能根据不同的身高、行驶路况调节其角度,达到较佳的灯光照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摩托车前大灯,包括前大灯本体和配合设置的前大灯灯壳,其特征在于,在前大灯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转轴,在前大灯灯壳上,在左、右两侧对应设置凹槽,左、右两侧的转轴分别插入左、右两侧的凹槽内而连接;在前大灯灯壳下端,对应左、右两侧的转轴的位置,都设置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通过前大灯灯壳上的条形孔,将左、右两侧的转轴分别与前大灯灯壳可转动式连接。进一步的特征在于,在左、右凹槽上,设置有压块。左、右转轴的转动角度在5°以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前大灯与灯壳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该转轴在调节螺钉作用下,能转动,带动前大灯围绕摩托车行驶方向转动一定角度,通常在5°以内。2、由于前大灯在转轴带动下围绕摩托车行驶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摩托车驾驶人员能根据自身不同的身高、行驶路况调节其角度,达到较佳的灯光照射效果。3、提高了摩托车行驶的安全性。4、满足市场和用户对摩托车安全驾驶的需要。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前大灯与灯壳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沿D— D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f图2 :摩托车前大灯,包括前大灯本体I和前大灯灯壳2,前大灯本体I配合设置在前大灯灯壳2内;本技术的改进,是在前大灯本体I的两侧(图中的左、右两侦D分别设置转轴3,在前大灯灯壳2上,对应左、右转轴3的位置,在其左、右两侧设置凹槽4,左、右两侧的转轴3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凹槽4配合,左、右两侧的转轴3分别插入左、右两侧的凹槽4内而连接;在左、右两侧的凹槽4上,还设置有压块5,压块5能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左、右转轴3的位置,具有压紧、限位的作用。在前大灯灯壳2上(具体在其下端),对应左、右两侧的转轴3的位置,都设置有调节螺钉6,调节螺钉6通过前大灯灯壳2上的条形孔,将左、右两侧的转轴3分别与前大灯灯壳2可转动式连接。调节螺钉6能在前大灯灯壳2上的条形孔内上下移动,与左、右转轴3的转动角度相适应;经计算,左、右转轴3的转动角度β通常在5°以内,即前大灯本体I相对摩托车行驶方向能转动±5°,达到方便调节前大灯灯光高度的目的。在需要调节前大灯本体I的角度时,首先松开调节螺钉6,再旋转左、右转轴3 (SP旋转前大灯本体I ),相应地调节螺钉6在前大灯灯壳2上的条形孔内上下移动,达到需要的角度后,将调节螺钉6紧固,调节螺钉6将左、右转轴3紧固连接在前大灯灯壳2的左、右凹槽4内。摩托车驾驶人员能根据自身不同的身高、行驶路况调节其角度,达到较佳的灯光照射效果。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摩托车前大灯,包括前大灯本体(I)和配合设置的前大灯灯壳(2),其特征在于,在前大灯本体(I)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转轴(3),在前大灯灯壳(2)上,在左、右两侧对应设置凹槽(4),左、右两侧的转轴(3)分别插入左、右两侧的凹槽(4)内而连接;在前大灯灯壳(2)下端,对应左、右两侧的转轴(3)的位置,都设置有调节螺钉(6),调节螺钉(6)通过前大灯灯壳(2)上的条形孔,将左、右两侧的转轴(3)分别与前大灯灯壳(2)可转动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两侧的凹槽(4)上,设置有压块(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转轴(3)的转动角度在5°以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摩托车前大灯,包括包括前大灯本体和配合设置的前大灯灯壳,其特征在于,在前大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转轴,在前大灯灯壳上,对应设置凹槽,左、右转轴分别插入左、右凹槽内而连接;在前大灯灯壳上,对应左、右转轴的位置,都设置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通过前大灯灯壳上的条形孔,将左、右转轴分别与前大灯灯壳相连接。本技术的摩托车前大灯,前大灯与灯壳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该转轴在调节螺钉作用下,能转动,带动前大灯围绕摩托车行驶方向转动一定角度,通常在5°以内;摩托车驾驶人员能根据自身不同的身高、行驶路况调节其角度,达到较佳的灯光照射效果;提高了摩托车行驶的安全性;满足市场和用户对摩托车安全驾驶的需要。文档编号B62J6/02GK202716972SQ20122038301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游波 申请人:重庆鑫源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前大灯,包括前大灯本体(1)和配合设置的前大灯灯壳(2),其特征在于,在前大灯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转轴(3),在前大灯灯壳(2)上,在左、右两侧对应设置凹槽(4),左、右两侧的转轴(3)分别插入左、右两侧的凹槽(4)内而连接;在前大灯灯壳(2)下端,对应左、右两侧的转轴(3)的位置,都设置有调节螺钉(6),调节螺钉(6)通过前大灯灯壳(2)上的条形孔,将左、右两侧的转轴(3)分别与前大灯灯壳(2)可转动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源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