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两栖软基作业装置的行走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723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水两栖软基作业装置的行走机构,所述作业装置包括由多个浮箱形成的浮体和与其沿纵向滑动连接的平台,该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下的横向导轨和设置在所述浮箱上的纵向导轨;浮箱上纵向导轨和所述浮箱通过液压缸相连;平台下横向导轨和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在交叠处通过十字行走单元连接;所述浮体设有纵向行走移动机构和横向行走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泥水两栖软基作业装置进行横纵向行走和移动,从而简便顺利完成大面积软基插板施工作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备的移动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泥水两栖软基作业装置的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CN102094412A,2011年6月15日公开了一种泥水两栖软基插板装置,包括插板机,所述插板机安装在轨道上,所述轨道安装在浮体上;所述插板机包括支架、塑料排水板输送装置、插管及其双向驱动装置,所述插管的双向驱动装置、所述塑料排水板输送装置和所述插管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双向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同步转动的的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所述第一卷筒上连接有卷绕方向相反的第一插板钢丝绳和第一提升钢丝绳,所述第二卷筒上连接有卷绕方向相反的第二插板钢丝绳和第二提升钢丝绳,所述第一插板钢丝绳和所述第二插板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直角导向滑轮进入铅垂 设置的插管内并与其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提升钢丝绳和所述第二提升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直角导向滑轮进入铅垂设置的插管内并与其底部连接;所述塑料排水板输送装置包括设有安装支撑开口的固定架和安装在其上的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的两端部均设有支撑轴座和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位于所述支撑轴座的内侧,所述支撑轴座的两端部均设有轴向挡板,所述水平转轴通过所述支撑轴座及其两端部的轴向挡板被轴向限位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水平转轴通过设置在其下部的缓冲机构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浮体漂浮在水面或泥面之上,由自身动力或者外部动力驱动或者牵引移动。但该文献并未具体公开装置整体移动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泥水两栖软基作业装置的行走机构,该机构能够实现泥水两栖软基作业装置的整体移动。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泥水两栖软基作业装置的行走机构,所述作业装置包括由多个浮箱形成的浮体和与其沿纵向滑动连接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该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下的横向导轨和设置在所述浮箱上的纵向导轨;浮箱上纵向导轨和所述浮箱通过液压缸相连;平台下横向导轨和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在交叠处通过十字行走单元连接;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的截面和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的截面形状相同,均为开口相对或背靠背的两凹槽形;每个所述十字行走单元包括一架体,所述架体上安装有至少一组上水平对轮、至少一组上铅垂对轮、至少一组下水平对轮和至少一组下铅垂对轮;每个所述十字行走单元的上水平对轮和上铅垂对轮平均分配在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形内,每组上水平对轮分别与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底部滚动连接,每组上铅垂对轮分别与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两边部滚动连接;每个所述十字行走单元的下水平对轮和下铅垂对轮平均分配在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形内,每组下水平对轮分别与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底部滚动连接,每组下铅垂对轮分别与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两边部滚动连接;所述浮体设有纵向行走移动机构和横向行走移动机构。所述浮体的纵向行走移动机构包括中心线沿横向水平布置且安装在所述平台上的至少两组纵移卷筒;每组所述纵移卷筒对应浮体的一部分浮箱;每组所述纵移卷筒上均设有两组缠绕方向相反的纵移钢丝绳,所有所述纵移卷筒上同向绕出的第一纵移钢丝绳组绕经前部滑轮组与所述浮箱的前端部连接,所有所述纵移卷筒上同向绕出的第二纵移钢丝绳组绕经后部滑轮组与所述浮箱的后端部连接;在每个所述浮箱上设有至少一根所述第一纵移钢丝绳和至少一根所述第二纵移钢丝绳。所述横向行走移动机构包括中心线沿纵向水平布置且安装在所述平台上的至少 两组横移卷筒,每组所述横移卷筒对应浮体的一部分所述浮箱;每组所述横移卷筒上均设有两组缠绕方向相反的横移钢丝绳,所有所述横移卷筒上同向绕出的第一横移钢丝绳组绕经左侧滑轮组与所述浮箱连接,所有所述横移卷筒上同向绕出的第二横移钢丝绳组绕经右侧滑轮组与所述浮箱连接;在每个所述浮箱上设有至少两根对称布置的所述第一横移钢丝绳和至少两根对称布置的所述第二横移钢丝绳。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十字行走单元连接平台下的横向导轨和浮箱上的纵向导轨,并辅以在浮箱上纵向导轨和浮箱之间连接液压缸的结构,使泥水两栖软基作业装置能够进行横纵向行走和移动,从而简便顺利完成大面积软基插板施工作业。本技术填补了在软基表面无硬化层的条件下无法进行一次到位的软基插板作业的空白,节省了大量等待软基表面出现可供传统插板设备施工硬化层的时间,能够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也节省了先期由人工进行浅层插板预处理而产生的巨大费用。附图说明图I为采用本技术行走机构的泥水两栖软基插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行走机构中十字行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行走机构中浮体的纵向行走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行走机构中浮体的横向行走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纵移的步骤图;图6为本技术横移的步骤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一种泥水两栖软基插板装置,插板机I的机座1-1安装在行走底盘2上面的横向导轨2-1上,插板机I可在行走底盘2上做横向移动;行走底盘2安装在平台3上面的纵向导轨3-1上,行走底盘2可在平台3上做纵向移动;平台3下面设有横向导轨3-2 ;浮体5由多个沿横向排列的浮箱5-1连接而成,所有浮箱5-1相互平行,每个浮箱5-1上均设有一纵向导轨5-2,浮箱上纵向导轨5-2和浮箱5-1通过液压缸4相连;平台下横向导轨3-2和浮箱上纵向导轨5-2在交叠处通过十字行走单元6连接,平台下横向导轨3-2的横截面和浮箱上纵向导轨5-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均为开口相对或背靠背的两凹槽形。请参见图2,平台下横向导轨3-2的横截面和浮箱上纵向导轨5-2的横截面成背靠背的两凹槽形,即工字形,每个十字行走单元6包括一架体,架体上安装有至少一组上水平对轮6-1、至少一组上铅垂对轮6-2、至少一组下水平对轮6-3和至少一组下铅垂对轮6-4 ;每个所述十字行走单元的上水平对轮6-1和上铅垂对轮6-2平均分配在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截面的两背靠背凹槽形内,每组上水平对轮6-1分别与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底部滚动连接,每组上铅垂对轮6-2分别与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两边部滚动连接;每个所述十字行走单元的下水平对轮6-3和下铅垂对轮6-4平均分配在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截面的两背靠背凹槽形内,每组下水平对轮6-3分别与所述浮箱上纵向导 轨截面的两凹槽的底部滚动连接,每组下铅垂对轮6-4分别与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两边部滚动连接。上述平台下横向导轨3-2的横截面和浮箱上纵向导轨5-2的横截面还可以是开口相对的两凹槽形,即平台下横向导轨3-2和浮箱上纵向导轨5-2采用开口相对的两根槽钢形成,形成“”布置形式,即所述十字行走单元的上水平对轮6-1和上铅垂对轮6-2平均分配在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截面的两相对凹槽形内,所述十字行走单元的下水平对轮6-3和下铅垂对轮6-4平均分配在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截面的两相对凹槽形内,其它结构与平台下横向导轨3-2的横截面和浮箱上纵向导轨5-2的横截面成工字形的情况相同。这样也能满足相互垂直的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十字行走的功能要求。只是每根导轨均由两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水两栖软基作业装置的行走机构,所述作业装置包括由多个浮箱形成的浮体和与其沿纵向滑动连接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该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下的横向导轨和设置在所述浮箱上的纵向导轨;浮箱上纵向导轨和所述浮箱通过液压缸相连;平台下横向导轨和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在交叠处通过十字行走单元连接;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的截面和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的截面形状相同,均为开口相对或背靠背的两凹槽形;每个所述十字行走单元包括一架体,所述架体上安装有至少一组上水平对轮、至少一组上铅垂对轮、至少一组下水平对轮和至少一组下铅垂对轮;每个所述十字行走单元的上水平对轮和上铅垂对轮平均分配在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形内,每组上水平对轮分别与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底部滚动连接,每组上铅垂对轮分别与所述平台下横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两边部滚动连接;每个所述十字行走单元的下水平对轮和下铅垂对轮平均分配在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形内,每组下水平对轮分别与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底部滚动连接,每组下铅垂对轮分别与所述浮箱上纵向导轨截面的两凹槽的两边部滚动连接;所述浮体设有纵向行走移动机构和横向行走移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峰孙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大滨海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