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CT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314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X射线CT装置,具备:产生X射线的X射线产生部;X射线检测部,具有用于检测从上述X射线产生部透过了被摄体的X射线的多个X射线检测器;图像生成部,对通过上述X射线检测部得到的信号进行修正而重构图像,其中,在上述图像生成部中实施上述多个X射线检测器的交调失真修正时,先只对局部衰减的成分进行修正,与图像重构同时地对交调失真的全体成分实施修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X射线检测器的交调失真进行修正的X射线CT装置
技术介绍
X射线CT装置是以下的装置,具备向被摄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源;在与该X射线源相对的位置检测透过了被摄体的X射线的被摄体摄影用X射线检测器,并根据通过对被摄体的一周进行旋转摄像而得到的多个方向的投影数据,使用数据处理系统,将被摄体内部的X射线吸收率的不同重构为图像。入射到检测器的X射线被变换为光子(荧光),通过同一检测器内的光电二极管对该光子进行光电变换,而作为电信号在后级的电路中进行处理。但是,一部分信号不是在入 射的检测器中,而是在周围的检测器中成为电信号。将该现象称为交调失真。作为交调失真产生的过程有以下的种类等通过其他检测器检测出在检测器内部散射的X射线的X射线交调失真;在X射线被变换所得的光子移动到相邻检测器后通过光电二极管被光电变换的光交调失真。有时在产生交调失真时信号泄漏到相邻的检测器,因此图像变得模糊,或者产生伪像(artifact)。在专利文献I中,揭示了预先对交调失真量进行估计并修正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提高交调失真修正和图像的重构中的运算速度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2005-253815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8-1421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所揭示的预先对交调失真量进行估计并修正的方法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存在因运算造成的响应的低下,在X射线CT装置中用于掌握急救患者的状态等时,并不一定充分。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提高运算速度的方法中,存在要花费用于实现该过程的运算成本(构成运算装置的部件的追加、高性能部件的使用)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X射线CT装置的交调失真修正时的运算量的降低、运算吞吐量。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下构成。即,一种X射线CT装置,具备产生X射线的X射线产生部;X射线检测部,具有用于检测从上述X射线产生部透过了被摄体的X射线的多个X射线检测器;图像生成部,对通过上述X射线检测部得到的信号进行修正而重构图像,其中,在上述图像生成部中实施上述多个X射线检测器的交调失真修正时,先对局部衰减的成分进行修正,在图像重构时对交调失真的全体成分实施修正。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X射线CT装置的交调失真修正时的运算量降低,提高了运算吞吐量。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的概要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交调失真修正数据的取得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交调失真量测定方法的图,Ca)是使用X射线检测器和屏蔽体来测量信号的图,(b)是表示使光只对着X射线检测器321a时的信号量的分布的图,(c)是表示使光只对着X射线检测器321b时的信号量的分布的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过交调失真修正而保存的数据的图像化的步骤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测部、关联的构造物和结构、以及交调失真量测定方法的图,Ca)是使用结合若干个X射线检测部所得的检测器模块来测量信号的图,(b)是表示使光只对着X射线检测器321c时的信号量的分布的图,(c)表示使光只对着X射线检测器321d时的信号量的分布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交调失真修正数据的取得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交调失真量测定方法的图,Ca)是使用交调失真误差测定模型(fantom)来测量信号的图,(b)是表示(a)所示的测定装置中的交调失真误差判定图像中的伪像的样子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交调失真修正数据的取得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f图4,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首先,说明“X射线CT装置的概要结构”、“X射线管、X射线检测器、摄影单元”、“图像生成部”等的结构。然后,说明“交调失真修正数据取得的流程”,并且说明该流程中的“测量各检测器的信号的扩散”、“对灵敏度进行修正”、“计算修正的全体成分”、“计算局部衰减成分”。进而,在“摄像的流程”中,说明“摄影条件设定步骤”、“摄像步骤”。另外,将本来包含在“摄像的流程”中的“图像化”说明为“数据的图像化”。说明以上那样的方法。另外,在“在交调失真修正中能够对局部衰减成分和全体成分进行分割修正的合理性的证明”中,说明该方法符合理论依据的情况。另外,还说明该方法的“期待效果”。顺序地说明以上内容。〈X射线CT装置的概要结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对象的X射线CT装置100。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在图I中,X射线CT装置100具备输入单元200、摄影单元300、图像生成部400。另外,摄影单元300具备X射线产生部310、X射线检测部320、机架330、摄影控制部230、被摄体装载用台501。另外,图像生成部400具备信号收集部410、数据处理部420、图像显示部440。 另外,输入单元200中的摄影条件输入部210由键盘211、鼠标212、监视器213构成。监视器213也可以具有触摸屏功能,而用作输入装置。另外,输入单元200和图像生成部400并不一定必须与X射线CT装置100 —体。例如,也可以通过经由网络连接的其他装置,来实现该动作。另外,也可以使用同时具有图像生成部400和输入单元200双方的功能的装置来实现。摄影单元300中的X射线产生部310具备X射线管311。另外,X射线检测部320具备X射线检测器321。另外,在机架(Gantry :沟台)330的中央,设置有用于配置被摄体500和被摄体装载用台501的圆形的开口部331。在机架330内,具备装载X射线管311和X射线检测器321的旋转板332 ;用于使旋转板332旋转的驱动机构(未图示)。另外,在被摄体装载用台501中,具备用于调整被摄体500相对于机架330的位置的驱动机构(未图示)。另外,摄影控制部340包括控制X射线管311的X射线控制器341、控制旋转板332的旋转驱动的机架控制器342、控制被摄体装载用台501的驱动的台控制器343、控制X射线检测器321的摄像的检测器控制器344、控制X射线控制器341、机架控制器342、台控制器343、检测器控制器344的动作的流程的统一控制器345。〈X射线管、X射线检测器、摄影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将X射线管311的X射线产生点与X射线检测器321的X射线输入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1000mm。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机架330的开口部331的直径设定为 700mm。X射线检测器321使用由闪烁器(Scintillator :接受X射线、电离放射线而产生荧光)、光电二极管(电气地对荧光等光进行变换)等构成的公知的X射线检测器。X射线检测器321具有从X射线管311的X射线产生点等距离地将许多检测元件排列为圆弧状的结构,其元件数(信道数)例如是1000个。各检测元件的信道方向的大小例如是1mm。旋转板332的旋转所需要的时间依赖于用户使用摄影条件输入部210输入的参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旋转所需要的时间设为I. O秒/圈。摄影单元300的I圈旋转中的摄影次数是900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进一渡边史人植木广则昆野康隆坪田悠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