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512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包括下料导槽,送料组件,螺旋转头,砂轮,支撑块和顶针,所述下料导槽前端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前端设置有螺旋转头,所述螺旋转头前方设置有可相对所述螺旋转头往复运动的顶针,所述螺旋转头与所述顶针之间对称设置有所述支撑块和砂轮,所述砂轮相对所述支撑块往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软轴磨削的自动化,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对于软轴的后期加工起到了极大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轴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软轴应用面的扩展,尤其在汽车领域中的运用,如电动天窗、电动座椅等方面的运用都已较成熟,但是很多时候软轴需要结合其他材料和机构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包塑,冲压,滚压等工艺开始对软轴与这些材料和机构的组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软轴最常用的处理工艺就是打方切割,这种结构对于一般的总成组件的安装比较适用,但是对于产品工艺要求比较特殊,机构空间限制比较小的空间并不太适用,例如天窗软轴的包塑,软轴打方后,在软轴包塑后仍然会有露铁的问题,所以一般采用磨去软轴外层的方法,这种方法在 对于产品外形尺寸要求较高的包塑使用上的优势尤为突出。目前软轴磨削常用手法是手工磨削,较多的是用手持在砂轮机上磨削,软轴由于其柔软的特性,在磨削的时候会发生颤动而无法像硬轴那样很好的控制磨削的精度。这种方法不仅在工艺上比较粗糙,加工精度无法控制,而且耗费人力比较多,操作不安全,环境污染大,操作者不宜长年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实现自动化,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包括下料导槽,送料组件,螺旋转头,砂轮,支撑块和顶针,所述下料导槽前端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前端设置有螺旋转头,所述螺旋转头前方设置有可相对所述螺旋转头往复运动的顶针,所述螺旋转头与所述顶针之间对称设置有所述支撑块和砂轮,所述砂轮相对所述支撑块往复运动。所述送料组件负责输送软轴进螺旋转头,所述螺旋转头用于夹紧软轴带动其回转,所述支撑块用以支撑软轴在磨削时不会震动变形,所述顶针用于限定软轴磨削长度和顶出加工好的软轴,砂轮对软轴进行磨削。优选的,上述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其中所述下料导槽包括3个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相互平行的开口向上的半圆直槽,从上至下依次为待加工软轴槽,送料槽及成品槽,所述待加工软轴槽和所述送料槽的底部均可开合,所述待加工软轴槽和所述送料槽上分别安装有控制其底部开合的传感器,所述送料槽与送料组件同轴相邻。优选的,上述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其中所述砂轮上方设置有一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泵和可调软管,用于为软轴的磨削加工提供冷却处理。优选的,上述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其中还包括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下料导槽,送料组件,螺旋转头,砂轮,冷却系统,支撑块和顶针相连接控制,负责整个装置的动作设定和控制。优选的,上述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其中所述砂轮的尺寸是可调的。优选的,上述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其中所述顶针的尺寸是可调的。本专利技术的突出效果为采用螺旋转头夹持软轴,并做旋转运动,切向安装高速砂轮进行磨削,软轴背侧有支撑块以保持软轴不变形,砂轮的旋转方向与软轴的旋转方向相同,软轴磨削完毕顶针顶出。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软轴磨削的自动化,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对于软轴的后期加工起到了极大的方便。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主视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本实施例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如图I和图2所示,包括下料导槽,送料组件1,螺旋转头2,砂轮3,支撑块4和顶针5,下料导槽前端设置有送料组件1,下料导槽包括3个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相互平行的开口向上的半圆直槽,从上至下依次为待加工软轴槽7,送料槽8及成品槽9,待加工软轴槽7和送料槽8的底部均可开合,待加工软轴槽7和送料槽8上分别安装有控制其底部开合的传感器,送料槽8与送料组件I同轴相邻。送料组件I前端设置有螺旋转头2,螺旋转头2前方设置有可相对螺旋转头2往复运动的顶针5,螺旋转头2与顶针5之间对称设置有支撑块4和砂轮3,砂轮3相对支撑块4往复运动。砂轮3和顶针5的尺寸是可调的。砂轮3上方设置有一冷却系统10,冷却系统10包括冷却液,泵和可调软管,用于为软轴6的磨削加工提供冷却处理。送料组件I负责输送软轴6进螺旋转头2,螺旋转头2用于夹紧软轴6带动其回转,支撑块4用以支撑软轴6在磨削时不会震动变形,顶针5用于限定软轴6磨削长度和顶出加工好的软轴6,砂轮3对软轴6进行磨削。控制面板11分别与下料导槽,送料组件1,螺旋转头2,砂轮3,冷却系统10,支撑块4和顶针5相连接控制,负责整个装置的动作设定和控制。应用本实施例时,分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将软轴6放入待加工软轴槽7中,设定控制面板11,开启软轴磨削装置;步骤二 待加工软轴槽7的底部打开,软轴6落入送料槽8中,同时待加工软轴槽7的底部闭合; 步骤三送料槽8中的软轴6由送料组件I向前传送,经螺旋转头2送至顶针5限定的位置,送料组件I停止运行,顶针5退回; 步骤四螺旋转头2夹紧软轴6并带动软轴6旋转,紧靠在支撑块4上,以维持软轴6在旋转时不变形; 步骤五砂轮3靠近软轴6运动,并开始磨削软轴6,砂轮3的旋转方向与软轴6的旋转方向相同,冷却系统10冷却砂轮3及软轴6的温度; 步骤六磨削软轴6完成后,砂轮3远离软轴6运动,螺旋转头2停止旋转并放松软轴6,顶针5将软轴6顶回送料槽8,送料槽8的底部打开,成品软轴6落入成品槽9,从而完成软轴6的磨削加工。本实施例将软轴拉紧后能像刚性轴一样维持其垂直形态从而完成磨削,加工精度可以控制在±0. 05mm内。本实施例实现了软轴磨削的自动化,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提 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对于软轴的后期加工起到了极大的方便。本专利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包括下料导槽,送料组件,螺旋转头,砂轮,支撑块和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导槽前端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前端设置有螺旋转头,所述螺旋转头前方设置有可相对所述螺旋转头往复运动的顶针,所述螺旋转头与所述顶针之间对称设置有所述支撑块和砂轮,所述砂轮相对所述支撑块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导槽包括3个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相互平行的开口向上的半圆直槽,从上至下依次为待加工软轴槽,送料槽及成品槽,所述待加工软轴槽和所述送料槽的底部均可开合,所述待加工软轴槽和所述送料槽上分别安装有控制其底部开合的传感器,所述送料槽与送料组件同轴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上方设置有一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泵和可调软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下料导槽,送料组件,螺旋转头,砂轮,冷却系统,支撑块和顶针相连接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的尺寸是可调的。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的尺寸是可调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包括下料导槽,送料组件,螺旋转头,砂轮,支撑块和顶针,所述下料导槽前端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前端设置有螺旋转头,所述螺旋转头前方设置有可相对所述螺旋转头往复运动的顶针,所述螺旋转头与所述顶针之间对称设置有所述支撑块和砂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轴磨削装置,包括下料导槽,送料组件,螺旋转头,砂轮,支撑块和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导槽前端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前端设置有螺旋转头,所述螺旋转头前方设置有可相对所述螺旋转头往复运动的顶针,所述螺旋转头与所述顶针之间对称设置有所述支撑块和砂轮,所述砂轮相对所述支撑块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裕斌丁言勇刘敏朱晓翔
申请(专利权)人:舒能苏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