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文中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3975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上柏4-8、乌梅6-10、小金梅草1-5、辛夷1-5、白芷8-12、生麻黄4-8、吴茱萸13-17、荆芥7-11、白术13-17、制附片6-10、胡李花4-8、苍耳子7-11、川芎7-11。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利用石上柏的清热解毒功能,并且配合补气固表、发散风寒、宣肺的中药,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见效快,疗效稳,作用持久,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过敏反应,可伴有哮喘、皮疹等多种并发症。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原而引起发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眼结膜、上腭及外耳道等处的发痒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过敏性鼻炎起因于两个基本因素,即遗传性过敏体质、反复多次吸入外界过敏原。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多具有过敏体质,即对外界抗原较易产生比正常人多的IgE,这种体质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性。引起本病的吸入性抗原有尘螨、屋尘、动物皮屑、各种树木和草类的风媒花粉等,这些抗原颗粒较大,能在鼻部被阻挡下来而在鼻腔内发生速发型(I型)变态反应,造成鼻黏膜的充血、水肿及分泌增加等,其免疫病理过程与吸入型支气管哮喘类同,故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及时治疗多会引起哮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本中药利用石上柏的清热解毒功能,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上柏4-8、乌梅6-10、小金梅草1-5、辛夷1-5、白芷8_12、生麻黄4_8、吴茱萸13-17、荆芥7-11、白术13-17、制附片6-10、胡李花4_8、苍耳子7_11、川芎7_11。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上柏6、乌梅8、小金梅草3、辛夷3、白芷10、生麻黄6、吴茱萸15、荆芥9、白术15、制附片8、胡李花6、苍耳子9、川芎9。石上柏,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涩;性凉。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抗癌;止血。用于癌症;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目赤肿痛,眼结膜炎;肺热咳嗽,肺炎;乳腺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外伤出血。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配方利用石上柏的清热解毒功能,并且配合补气固表、发散风寒、宣肺的中药,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见效快,疗效稳,作用持久,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石上柏6、乌梅8、小金梅草3、辛夷3、白芷10、生麻黄6、吴茱萸15、荆芥9、白术15、制附片8、胡李花6、苍耳子9、川芎9。用法与用量按照配比称取以上各中药配方按照中药汤剂的常规制法,将其制成汤药,每天一剂,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剂,3-5日见效,10日后基本痊愈。典型病例 病例一 王某,女,28岁,主诉I年前,出现鼻痒、鼻堵、流清水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到当地医院检查为过敏性鼻炎,给予鼻喷激素治疗,效果仍很差。后给予本专利技术 中药,服5剂后,诸症均有明显好转。病例二 李某,女,19岁,主诉反复打喷嚏,流清涕、搓鼻子,并且还伴有头痛等症状。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服上方7剂后,症状消失。病例三 梅某,男,31岁,主诉鼻塞、流涕2年加重一周,伴有全身乏力、头痛等症状。查体舌淡,苔白,脉浮。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服上方一周后,鼻塞、流涕、头痛症状消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上柏4?8、乌梅6?10、小金梅草1?5、辛夷1?5、白芷8?12、生麻黄4?8、吴茱萸13?17、荆芥7?11、白术13?17、制附片6?10、胡李花4?8、苍耳子7?11、川芎7?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上柏4-8、乌梅6-10、小金梅草1-5、辛夷1-5、白芷8_12、生麻黄4_8、吴茱萸13-17、荆芥7-11、白术13-17、制附片6-10、胡李花4_8、苍耳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中
申请(专利权)人:陈文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