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应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83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38
一种智能感应灯包括预设一光强阈值的处理器、光感应模块、红外线感应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和发光单元;电压调节模块、光感应模块和红外线感应模块均电性连接处理器,电压调节模块还与一外部的电源电性相连。上述智能感应灯既利于节能又可提高场所的安全性,且根据不同需求发出不同强度的光,非常人性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感应灯
技术介绍
照明灯根据不同场所设有不同的开关控制方式,例如,对于住宅,一般通过机械开关手动开启或关掉照明灯,对于楼宇的楼道,一般通过感应开关开启或关掉照明灯以节能。对于停放贵重物品的场所如停车场、自助取款机服务厅等,目前一般通过光感应开关控制照明灯在晚上保持亮着,如此,显然不利于节能,或者通过红外线感应开关根据是否有人靠近控制照明灯,但若人不在感测范围,则照明灯不亮,如此,不利于场所中的监控器进行实·时监测,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感应灯,其既有利于节能,且能提高场所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智能感应灯包括预设一光强阈值的处理器、光感应模块、红外线感应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和发光单元;电压调节模块、光感应模块和红外线感应模块均电性连接处理器,电压调节模块还与一外部的电源电性相连;当光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红外线感应模块不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值;当光强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红外感应模块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值;当光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大于预设的光强阈值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不输出电源所提供的电压,其中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二电压值。智能感应灯还包括与处理器连接的延时模块,用于控制第二电压值变到第一电压值的延迟时间。智能感应灯还包括一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微波感应器,当光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微波感应器不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值,当光强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微波感应器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值。微波感应器的感应范围的锥角为180度,感应范围的距离为8米至20米。光强感应模块为光敏电阻。红外线感应模块的感应范围的锥角为140度,感应范围的距离为5米至8米。红外线感应模块为红外线传感器。发光单元为一个或多个LED灯。发光单元为日光灯或节能灯管。一种智能感应灯包括预设一光强阈值的处理器、光感应模块、微波感应器、电压调节模块和发光单元;电压调节模块、光感应模块和微波感应器均电性连接处理器,电压调节模块还与一外部的电源电性相连;当光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微波感应器不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值;当光强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微波感应器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值;当光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大于预设的光强阈值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不输出电源所提供的电压,其中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二电压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智能感应灯既利于节能又可提高场所的安全性,且根据不同需求发出不同强·度的光,非常人性化。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智能感应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方框图。元件符号 |5 I处理器|21薇波感应器应模块 ic外线感应模块 自感应灯 电压调节模块发光单元—24瓦时模块丨25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请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感应灯,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处理器21、微波感应器27、光感应模块22、红外线感应模块23、电压调节模块26、延时模块25和发光单元24。电压调节模块26、微波感应器27、延时模块25、光感应模块22和红外线感应模块23均电性连接处理器21,电压调节模块26还与一外部的电源5电性相连。微波感应器27用于实时发出电磁波以侦测其感应范围内是否存在移动的物体,若存在移动的物体即发送微波感应信号至处理器21。微波感应器27的感应范围的锥角为180度,感应范围的距离可为8米至20米。光感应模块22用于实时感应周边环境光强并发送对应的光感应信号至处理器21。本实施例中,该光强感应模块22为光敏电阻。红外线感应模块23用于实时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若探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即发送红外感应信号至处理器21。红外线感应模块23的感应范围的锥角为140度,感应范围的距离为5米至8米。本实施例中,红外线感应模块23为红外线传感器。处理器21预设一光强阈值,处理器21将来自光感应模块22的光感应信号与预设的光强阈值进行比较,若光感应信号大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例如白天时,处理器21处于休眠状态,即无论是否微波感应器27和红外线感应模块23是否生成感应信号,均不发出电压控制信号至电压调节模块26,则电源5无法通过电压调节模块26提供电压给发光单元24,那么发光单兀24不发光。若光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例如夜晚时,处理器31处于工作状态,若微波感应器27和红外线感应模块23均未生成感应信号,则处理器31发出第一电压控制信号至电压调节模块26,以使得电压调节模块26将电源5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一第一电压值并输出至发光单兀25,继而使得发光单兀25工作于第一功率如5瓦特下,从而使得发光单元25发出柔和的微光。若微波感应器27生成微波感应信号或红外线感应模块23生成红外感应信号时,处理器31即根据所接收的微波感应信号或红外线感应信号输出第二电源控制信号至电压调节模块26,以使得电压调节模块26将电源5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值并输出至发光单元25,继而使得发光单元25工作于第二功率如16瓦特,从而使得发光单元25发出亮光。当微波感应器27或红外线感应模块23停止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21经过延时模块25预设的延时时间如30秒后再次发出第一电压控制信号至电压调节模块26,以使得 电压调节模块26将电源5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值,从而使得发光单元25再次工作于第一功率下,以节能。其他实施例中,智能感应灯可不包括红外线感应模块或微波感应器,智能感应灯的其他元件和连接关系与本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24可为一个或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其他实施例中,发光单元24还可为其他照明灯如日光灯或节能灯管。下面以应用于停车场为例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其中停车场装设若干智能感应灯2 当白天或停车场内较亮时,所有智能感应灯2均不亮,以利于节能。当夜晚或停车场内较暗,且没有车辆或人进入时,所有智能感应灯2均微亮,使得停车场内具有一定的可视度,不但利于节能,且有利于监控器拍摄清晰的图像。当有车辆进入停车场时,通过微感应器27侦测到移动的车辆的一盏或多盏智能感应灯2即变亮,当车辆停止一定时间后,原先变亮的智能感应灯2恢复微亮,若此时人从车辆出来,则通过红外感应模块23感应到人体的红外线的一盏或多盏智能感应灯2变亮。当人或车辆离开停车场一定时间后,原先变亮的智能感应灯2恢复微亮。上述智能感应灯既利于节能又可提高场所的安全性,且根据不同需求发出不同强度的光,非常人性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设一光强阈值的处理器、光感应模块、红外线感应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和发光单元;电压调节模块、光感应模块和红外线感应模块均电性连接处理器,电压调节模块还与一外部的电源电性相连;当光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红外线感应模块不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值;当光强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红外感应模块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值;当光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大于预设的光强阈值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不输出电源所提供的电压,其中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二电压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设一光强阈值的处理器、光感应模块、红外线感应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和发光单元;电压调节模块、光感应模块和红外线感应模块均电性连接处理器,电压调节模块还与一外部的电源电性相连; 当光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红外线感应模块不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值;当光强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红外感应模块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值;当光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大于预设的光强阈值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不输出电源所提供的电压,其中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二电压值。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处理器连接的延时模块,用于控制第二电压值变到第一电压值的延迟时间。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智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微波感应器,当光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微波感应器不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值,当光强感应模块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且微波感应器生成感应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电压调节模块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值。4.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知亮方建华赵奕恭林知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卡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