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伺服驱动系统的编码器接口IP核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8908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伺服驱动系统的编码器接口IP核,该编码器接口IP核与外部编码器相连,包括滤波模块、UART模块、解差分模块、FPGA逻辑控制模块和双口RAM模块。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编码器,输出端分别与解差分模块和UART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解差分模块和UART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FPGA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FPGA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双口RAM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双口RAM的输出端即为该IP核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编码器接口IP核能实现对增量式、绝对式编码器的信号处理,可应用于对编码器有不同需求的伺服控制系统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接口 IP核,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伺服驱动系统的对编码器信号进行处理的IP核。
技术介绍
在半闭环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常采用光电编码器作为位置检测元件。考虑到不同应用场合对编码器反馈精度、成本等的不同要求,在进行伺服驱动系统的开发时,会根据需求选用增量式、绝对式等编码器中的一种。目前国内外高端交流伺服系统普遍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对某种编码器信号的译码、信号输出等功能。但在现有的实现方式下在处理方式上,每种接口只能对一种编码器的信号进行处理,编码器不同,接口电路就要重新设计,增加了成本;在实现上,未形成代码可重用的编码器接口 IP核,导致系统设计周期变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对编码器信号进行处理的IP核,实现对增量式、绝对式编码器的信号处理,应用于对编码器有不同需求的伺服控制系统中。使用该IP核,既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对编码器的不同需求,又可以实现代码可重用、降低硬件和人力成本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伺服控制系统的编码器接口 IP核,该编码器接口 IP核与外部编码器相连,包括滤波模块、UART (异步接收/发送装置)模块、解差分模块、FPGA逻辑控制模块和双口 RAM (随机存储器)模块。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编码器,输出端分别与解差分模块和UART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解差分模块和UART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FPGA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FPGA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双口 RAM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双口 RAM的输出端即为该IP核的输出端。本技术的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实现对增量式、绝对式编码器信号的处理,可兼容市场上多种编码器,可应用于对编码器有不同需求的伺服控制系统中,提高了伺服驱动系统的适用范围;2.本技术使用软IP核实现对编码器信号的处理,既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对编码器的不同需求,又可以实现代码可重用、降低硬件和人力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编码器接口 IP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编码器接口 IP核在FPGA中的应用功能框图。图中,101-滤波模块;102_解差分模块;103-UART模块;104_FPGA逻辑控制模块;105-双口 RAM模块。201-Flash控制器;202-编码器接口 IP核;203-NiosII处理器;204-以太网;205-SDRAM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用于伺服控制系统中的编码器接口 IP核,包括滤波模块10UUART模块103、解差分模块102、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和双口 RAM模块105。滤波模块101的输入端接该IP核的输入信号(即外部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滤波模块101的三组输出端与解差分模块102相连、另一组输出端与UART模块103相连;解差分模块102的输出端和UART模块103的输出端分别与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的输入端相连,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的输出端和双口 RAM模块105的输入端相连,双口 RAM105的输出端即为该IP核的输出端。本技术基于上述编码器接口 IP核的对编码器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用滤波模块101的输入端与外部编码器相连,外部编码器可以是增量式或绝对·式编码器。当外部编码器为增量式,其信号经过滤波模块101滤除差分信号中的干扰,输出给解差分模块102 ;当外部编码器为绝对式,其信号经滤波模块101滤去串行数据信号中的干扰,输出给UART模块103 ;2、当外部编码器为增量式编码器时,用解差分模块102将滤波后的增量式编码器的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电平信号,输出给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 ;当外部编码器为绝对值编码器时,用UART模块103接收滤波后的绝对式编码器的串行数据信号,输出给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 ;3、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对增量式编码器信号进行鉴向、计数、分频或倍频等处理,对绝对式编码器信号进行序列控制、分频或倍频、波特率发生等处理,使得编码器信号的采集准确、及时,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到双口 RAM模块105 ;4、将编码器信号写入双口 RAM模块105保存,由主控制器(如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从双口 RAM模块105中读出编码信息。图2所示是本技术编码器接口 IP核202应用于伺服控制系统的一种FPGA实现方式,通过Avalon总线与NiosII处理器203构成SOPC系统,通过编码器接口 IP核202传送编码器数据。FPGA片内处理器与外设之间通过Avalon交换式总线连接。NiosII203控制编码器接口 IP核202将编码器信号数据存至双口 RAM模块105,并通过与DSP间的请求与应答信号将编码器信号传送至DSP。也可以通过以太网204进行数据的传输。NiosII处理器203的作用是初始化、通过总线设置各IP核。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伺服驱动系统的编码器接口 IP核,所述编码器接口 IP核与外部编码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接口 IP核包括滤波模块(101)、UART模块(103)、解差分模块(102)、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和双口 RAM模块(105);所述滤波模块(101)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编码器相连,输出端分别与解差分模块(102)和UART模块(10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解差分模块(102)和UART模块(103)的输出端分别与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的输出端和双口 RAM模块(105)的输入端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伺服驱动系统的编码器接口IP核,该编码器接口IP核与外部编码器相连,包括滤波模块、UART模块、解差分模块、FPGA逻辑控制模块和双口RAM模块。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编码器,输出端分别与解差分模块和UART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解差分模块和UART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FPGA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FPGA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双口RAM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双口RAM的输出端即为该IP核的输出端。本技术编码器接口IP核能实现对增量式、绝对式编码器的信号处理,可应用于对编码器有不同需求的伺服控制系统中。文档编号G05B19/05GK202710997SQ20122035358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王瑜, 马礼胜, 朱广斌 申请人:南京科远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伺服驱动系统的编码器接口IP核,所述编码器接口IP核与外部编码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接口IP核包括滤波模块(101)、UART模块(103)、解差分模块(102)、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和双口RAM模块(105);所述滤波模块(101)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编码器相连,输出端分别与解差分模块(102)和UART模块(10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解差分模块(102)和UART模块(103)的输出端分别与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FPGA逻辑控制模块(104)的输出端和双口RAM模块(105)的输入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瑜马礼胜朱广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远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