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沥青混合料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845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沥青混合料成型机,包括车体,减速机构,用于设置试模的试模架,液压加载系统和轮碾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具有车轮,所述减速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内,所述试模架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表面上,所述液压加载系统用于驱动所述轮碾支架组件中的碾压轮以向所述试模架中的试模施加载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碾成型机,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浙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
技术介绍
根据要求,在进行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时,试件必须使用轮碾法来成型。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浙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体积庞大而笨重,仅适合于试验室使用。所以试件制作只好采取从施工现场将拌和好的混合料取回试验室,再把冷却的混合料重新加热制件的方法。这样由于重新加热造成浙青老化,严重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目前使用的浙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受其结构原理的限制。首先在碾压过程中的试·件移动速度,其控制采用齿轮传动和链轮机构经过几级减速,将1440转/分的电机速度降至5转/分试件移动速度。这种减速传动机构造成结构复杂,体积增大。第二,试件碾压过程的加载问题,既要做到线载荷可调,又要在试件成型过程中压力恒定。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杆秤原理,按要求压力应达到9KN,这就要求加长秤杆,砝码(秤砣)质量达200Kg ;另外操纵200KG的砝码在秤杆上移动又增加了一套链轮传动系统。这样造成设备体积庞大笨重、结构复杂。这种结构,在试件调换方向及装卸试件时,均需要操纵链轮传动机构控制砝码使其移动至秤杆的始端,然后人工将秤杆碾压轮抬起,方可卸下试件或试件调换方向,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碾压过程中混合料高低不平,造成秤杆连同砝码颤动,造成碾压力波动,给试验过程带来许多随机不稳定因素。第三,由于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笨重,不便携带(移动)运输,适合实验室专用。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浙青混合料成型机。该成型机采用大减速比、大扭矩的减速机构控制试模移动速度,做到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加载系统采用液压加载,体积缩小,重量减轻。提高了质量、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行走机构,便于移动运输,达到现场成型浙青混合料试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浙青混合料成型机,包括车体,减速机构,用于设置试模的试模架,液压加载系统和轮碾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具有车轮,所述减速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内,所述试模架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表面上,所述液压加载系统用于驱动所述轮碾支架组件中的碾压轮以向所述试模架中的试模施加载荷。所述减速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减速机,小链轮,大链轮,传动链,转盘,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减速机输出至小链轮,小链轮经传动链将转动传输至大链轮,所述大链轮与转盘同轴且固定在转盘上以驱动转盘转动,在所述转盘的边缘固定一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试模架的一端,转盘的转动带动试模架做往复运动。所述减速机为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所述减速机构的减速比为1/240—1/360,优选为1/261。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包括第二电机,油箱,溢流阀,换向阀,压力表,油管,油缸,油泵,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油泵从油箱中泵油,油箱的输出油管与溢流阀连接,所述油箱的输出油管还通过换向阀与油缸连接,其中压力表设置在换向阀与油缸之间,用于测量油管中的油压,油缸的行程为80mm — 120mm,优选为100mm。所述轮碾支架组件包括碾压轮,导轨,轴承,支架,所述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支架的上横梁上,油缸的缸筒上端两侧的转轴上套装碾压轮,且油缸的缸筒上端两侧的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导轨中,所述导轨垂直于支架的上横梁,一端固定在所述上横梁上,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碾压轮通过转轴固定在油缸缸筒上,既可随油缸上下移动,又可绕固定在油缸缸筒上的转轴摆动。所述碾压轮为扇形件,半径为400mm — 600mm,优选为500mm,弧长为350mm,宽度为300mm。本技术从结构原理上实现结构简单、小巧,现场使用,由固定式变为移动式。 不仅使工艺简单,满足了设备功能要求,其外形尺寸和结构也很好地满足了整体布置的要求,本技术采用的液压加载系统,加载卸载只需操纵一下换向阀,即可完成碾压轮的抬放,调压阀可调节压力,压力调定后,碾压力保持恒定。使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描述本技术,其中图I是本技术移动式浙青混合料现场轮碾成型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减速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液压加载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轮碾支架组件的示意图。其中I-车架,2-第一电机,3-减速机,4-链轮组件,41-小链轮,42-大链轮,43-传动链,5-转盘,6-连杆,7-液压加载系统,71-第二电机,72-油箱,73-溢流阀,74-换向阀,75-压力表,76-油管,77-油缸,78-油泵,8-轮碾支架组件,81-碾压轮,82-导轨,83-轴承,84-支架,9-车把,10-试模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浙青混合料现场轮碾成型机。该移动式浙青混合料现场轮碾成型机的结构如图I所示。该成型机包括车体,减速机构,试模架,液压加载系统和轮碾支架组件,所述车体包括车架1,车轮和车把,车把安装于车架一侧,车轮固定在车架下方,便于车架移动。车架为箱体结构,减速机构安装在车架箱体内。如图2所示,减速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减速机3,小链轮41,大链轮42,传动链43,转盘5。减速机为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该减速机应用行星传动原理,采用摆线针齿啮合,减速比大,啮合部位采用滚动啮合,故传动效率可达90%以上,不仅采用了行星传动原理,其输入轴和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而且该减速机与第一电机直联呈一体,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与减速机3的输入轴连接,减速机3输出至小链轮41,小链轮41经传动链43将转动传输至大链轮42,所述大链轮42与转盘5固定于同一轴上以驱动转盘5转动,该减速机构体积小、重量轻,输出扭矩大,采用两极减速。经试验证明,试模移动速度为每分钟往返4-6次为最佳,因此需要将第一电机的转速从1440转/分,经减速减至4-6转/分,减速比为1/240—1/360。本例中采用减速比为1/87的行星摆线针轮进行一级减速,减速比仍未达到要求,因此又采用减速比为1/3的链传动进行二级减速,总减速比为1/261。采用链传动作为二级减速是因为链轮传动兼有齿轮传动和带传动的特点,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安装精度与制造精度要求低;链轮的承载力比齿轮大,齿面磨损较轻,且缓冲吸振能力强。链传动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链条对轴的作用小,结构紧凑,对环境适应性强。试模架10设置在车架箱体上,该试模架底部设置滚轮,可在车架箱体上进行往复运动,试模设置在试模架上。连杆6 —端固定在转盘5的边缘,另一端固定在试模架一端,转盘的旋转带动连杆6和试模架10做往复运动。链轮的输出带动转盘的转动,每旋转一周,试模架往复一次。·液压加载系统7用于通过油缸77使碾压轮向试件加载压力。如图3所示,该液压加载系统由第二电机71、油箱72,溢流阀73,换向阀74,压力表75,油管76,油缸77,油泵78组成。第二电机71用于驱动油泵78从油箱72中泵油,油箱72的输出油管与溢流阀73连接,并通过换向阀74与油缸77连接,其中压力表75设置在换向阀74与油缸77之间,用于测量油管中的油压。该液压加载系统为封闭式,溢流阀73按试件成型的压力要求调定。成型时碾压轮的线压力为300N/cm,碾压轮宽度为30cm,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沥青混合料成型机,包括车体,减速机构,用于设置试模的试模架(10),液压加载系统(7)和轮碾支架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具有车轮,所述减速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内,所述试模架(10)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表面上,所述液压加载系统(7)用于驱动所述轮碾支架组件中的碾压轮以向所述试模架中的试模施加载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敏刘桂君蒋岚郭晓华霍航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