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586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02
为克服现有技术曲轴结构存在的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曲轴结构,包括飞轮端杆部、输出端杆部、曲拐和曲拐肩,飞轮端杆部或输出端杆部与曲拐相连的异形部位为曲拐肩,所述曲拐肩为圆弧型且圆弧半径R为41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曲轴结构加强了曲轴的刚性,曲轴经装机强化试验,耐久性试验达到1000小时,未出现疲劳断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曲轴结构
技术介绍
曲轴是通机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它的功用是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回转运动,并输出力矩,驱动与其配接的外在工作装置,此外还驱动配气机构、点火机构、调速机构等控制机构。通常,曲轴的一侧为飞轮端杆部,主要连接件为发动机飞轮,中间部位为曲拐,也称为连杆轴颈,主要与连杆相连,另一侧为输出端杆部,主要连接外部,输出发动机动力,飞 轮端或输出端杆部与曲拐相连的异形部位被称为曲拐肩。现有技术中,曲拐肩为圆弧型,所述圆弧半径R为40 mm。在实际运行时,沿曲轴的中心轴线夹角β为45°方向的截面上有一个拉应力P,P正好施加在曲拐肩的上述截面上,使曲拐肩该部位在连续高负荷运动下容易产生疲劳断裂。显然,现有技术曲轴结构存在着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曲轴结构存在的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曲轴结构。本技术曲轴结构,包括飞轮端杆部、输出端杆部、曲拐和曲拐肩,飞轮端杆部或输出端杆部与曲拐相连的异形部位为曲拐肩,所述曲拐肩为圆弧型且圆弧半径R为41 mm。本技术曲轴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加强了曲轴的刚性,曲轴经装机强化试验,耐久性试验达到1000小时,未出现疲劳断裂。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曲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曲轴结构的受力分析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曲轴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通常,曲轴的一侧为飞轮端杆部,主要连接件为发动机飞轮,中间部位为曲拐,也称为连杆轴颈,主要与连杆相连,另一侧为输出端杆部,主要连接外部,输出发动机动力,飞轮端/输出端杆部与曲拐相连的异形部位被称为曲拐肩。现有技术中,曲拐肩为圆弧型,所述圆弧半径R为40 mm。在实际运行时,沿曲轴的中心轴线夹角β为45°方向的截面上有一个拉应力P,P正好施加在曲拐肩的上述截面上,使曲拐肩该部位在连续高负荷运动下容易产生疲劳断裂。显然,现有技术曲轴结构存在着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附图I为本技术曲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曲轴结构的受力分析图,图中,I为飞轮端杆部,2为输出端杆部,3为曲拐,4为曲拐肩,P为拉应力,R为曲拐肩圆弧半径,β为夹角。由图可知,本技术曲轴结构,包括飞轮端杆部I、输出端杆部2、曲拐3和曲拐肩4,飞轮端杆部I或输出端杆部2与曲拐3相连的异形部位为曲拐肩4,所述曲拐肩4为圆弧型且圆弧半径R为41 mm。与现有技术相比,圆弧半径R从40 mm增加到41 mm,这样,沿曲轴的中心轴线夹角β为45°方向的截面上相对应的曲拐肩的厚度增力口,又由于拉应力P正好施加在曲拐肩上,因此,随着曲拐肩厚度增加使得曲轴受力面抗疲劳强度增加,加强了曲轴的刚性,曲轴经装机强化试验,耐久性试验达到1000小时,未出现疲劳断裂。·权利要求1.一种曲轴结构,包括飞轮端杆部(I)、输出端杆部(2)、曲拐(3)和曲拐肩(4),飞轮端杆部(I)或输出端杆部(2)与曲拐(3)相连的异形部位为曲拐肩(4),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拐肩(4)为圆弧型且圆弧半径R为41 mm。·专利摘要为克服现有技术曲轴结构存在的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曲轴结构,包括飞轮端杆部、输出端杆部、曲拐和曲拐肩,飞轮端杆部或输出端杆部与曲拐相连的异形部位为曲拐肩,所述曲拐肩为圆弧型且圆弧半径R为41mm;本技术曲轴结构加强了曲轴的刚性,曲轴经装机强化试验,耐久性试验达到1000小时,未出现疲劳断裂。文档编号F16C3/06GK202707776SQ20122030947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盛明和, 曹正素 申请人: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结构,包括飞轮端杆部(1)、输出端杆部(2)、曲拐(3)和曲拐肩(4),飞轮端杆部(1)或输出端杆部(2)与曲拐(3)相连的异形部位为曲拐肩(4),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拐肩(4)为圆弧型且圆弧半径R为41?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明和曹正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