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83234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投资少、处理效果好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初沉池、混凝絮凝池、沉淀池、砂滤系统、中间水池、树脂吸附系统、膨润土吸附系统和回用水池;所述树脂吸附系统和膨润土吸附系统的解析液出口连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氧化系统,所述氧化系统连接过渡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具有投资少、简单、稳定、实用、经济实惠等特点,既保证了处理效果,又能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浮选车间排放废水的主要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物、有机物等,现有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效果不好,不能达到排放水标准;且存在投资高、运行费用高、操作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资少、处理效果好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初沉池、混凝絮凝池、沉淀池、砂滤系统、中间水池、树脂吸附系统、膨润土吸附系统和回用水池;所述树脂吸附系统和膨润土吸附系统的解析液出口连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氧化系统,所述氧化系统连接过渡池。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的出液口连接初沉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投资少、简单、成熟、稳定、实用、经济实惠,既保证处理效果,又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初沉池、混凝絮凝池、沉淀池、砂滤系统、中间水池、树脂吸附系统、膨润土吸附系统和回用水池;所述树脂吸附系统和膨润土吸附系统的解析液出口连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氧化系统,所述氧化系统连接过渡池。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的出液口连接初沉池。本技术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废水先流经初沉池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利用原有水泵定量提升流到混凝池,经加药泵定量投加混凝剂,使污染物胶体的电荷中性被破坏,从而使之凝集成较大的小颗粒。再通过泵定量投加絮凝剂,使絮凝剂与废水颗粒物发生架桥、网捕作用使细小颗粒变成易沉淀的大颗粒。形成大颗粒的废水进入到沉淀池,废水流到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中的澄清液流到砂滤系统中,通过砂滤系统过滤,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以满足后续处理系统要求,砂滤系统反洗水经过泵排到初沉池再次处理。废水经过过滤后流到中间水池,在泵的提升下分别经过树脂吸附系统和膨润土吸附系统两级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废水可达到回用要求。沉淀池中的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到池底,在排泥泵的作用下排到污泥池,污泥池中的污泥经过浓缩后在污泥泵的作用下排到初沉池内。树脂吸附和膨润土吸附解吸过程中产生的解吸液流到调节池,通过加药泵定量投加药剂,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在废水中与难降解有机物生成有机自由基使之结构破坏,最终氧化分解。氧化分解后的废水经过调节PH流到过渡水池,在泵的作用下排到尾矿库。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 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初沉池、混凝絮凝池、沉淀池、砂滤系统、中间水池、树脂吸附系统、膨润土吸附系统和回用水池;所述树脂吸附系统和膨润土吸附系统的解析液出口连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氧化系统,所述氧化系统连接过渡池。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的出液口连接初沉池。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投资少、处理效果好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初沉池、混凝絮凝池、沉淀池、砂滤系统、中间水池、树脂吸附系统、膨润土吸附系统和回用水池;所述树脂吸附系统和膨润土吸附系统的解析液出口连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氧化系统,所述氧化系统连接过渡池。本技术的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具有投资少、简单、稳定、实用、经济实惠等特点,既保证了处理效果,又能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文档编号C02F9/04GK202705147SQ20122038841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马红艳, 张亚乖, 许炳焜, 廖乃妙 申请人:厦门陆海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选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初沉池、混凝絮凝池、沉淀池、砂滤系统、中间水池、树脂吸附系统、膨润土吸附系统和回用水池;所述树脂吸附系统和膨润土吸附系统的解析液出口连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氧化系统,所述氧化系统连接过渡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艳张亚乖许炳焜廖乃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陆海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