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门厅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286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厅门装置,它包括:厅门底板、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一引导门闩、第二引导门闩、导轮、钢绞线;第一引导门闩设置于第一门板上,第二引导门闩设置于第二门板上,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装配于厅门底板上;第一门闩与第二门闩均位于电梯轿厢门上的第一引导门刀与第二引导门刀一侧,引导轮位于第一引导门刀与第二引导门刀另一侧,钢绞线一端固定于第一门板绕过导轮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门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装置驱动电梯门厅门的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修,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门厅门装置,属于电梯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电梯厅门多才用独立驱动或者通过感应器判断电梯轿厢所处位置,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梯门厅门的开关,这种结构成本较高,结构繁琐,故障率叫高,增加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的电梯门厅门装置。·本技术的电梯门厅门装置,包括厅门底板、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一引导门闩、第二引导门闩、导轮、钢绞线;第一引导门闩设置于第一门板上,第二引导门闩设置于第二门板上,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装配于厅门底板上;第一门闩与第二门闩均位于电梯轿厢门上的第一引导门刀与第二引导门刀一侧,导轮位于第一引导门刀与第二引导门刀另一侦U,钢绞线一端固定于第一门板绕过导轮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门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梯门厅门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装置驱动电梯门厅门的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修,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门厅门装置,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厅门底板7、第一门板21、第二门板22、第一引导门闩11、第二引导门闩12、导轮5、钢绞线6;第一引导门闩11设置于第一门板21上,第二引导门闩12设置于第二门板22上,第一门板21与第二门板22装配于厅门底板7上;第一门闩11与第二门闩均位于电梯轿厢门上的第一引导门刀81与第二引导门刀82 —侧,导轮5位于第一引导门刀81与第二引导门刀82另一侧,钢绞线6一端固定于第一门板21绕过导轮5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门板22上。当电梯轿厢处于需要到达的楼层时,电梯轿厢门31、32向两侧开启,第一引导门刀81推动第一门闩11向左运动,同时厅门第一门板21拽动钢绞线6,从而带动第二门板22往反方向运动,达到开门的目的;当电梯关门时,第二门刀82推动第二门闩12向左运动,并拽动钢绞线6,从而带动第一门板21相向运动,达到关门的目的。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门厅门装置,包括厅门底板(7)、第一门板(21)、第二门板(22)、第一引导门闩(11)、第二引导门闩(12)、导轮(5)和钢绞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门闩(11)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板(21)上,所述第二引导门闩(12)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板(22)上,所述第一门板(21)与所述第二门板(21)装配于厅门底板(7)上;所述第一门闩(11)与所述第二门闩均位于电梯轿厢门上的第一引导门刀(81)与第二引导门刀(82)—侧,所述引导轮(5)位于第一引导门刀(81)与第二引导门刀(82)另一侧,所述钢绞线(6)—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门板(21)绕过所述导轮(5)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门板(22)上。·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电梯门厅门装置,它包括厅门底板、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一引导门闩、第二引导门闩、导轮、钢绞线;第一引导门闩设置于第一门板上,第二引导门闩设置于第二门板上,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装配于厅门底板上;第一门闩与第二门闩均位于电梯轿厢门上的第一引导门刀与第二引导门刀一侧,引导轮位于第一引导门刀与第二引导门刀另一侧,钢绞线一端固定于第一门板绕过导轮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门板上。本技术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装置驱动电梯门厅门的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修,节约成本。文档编号B66B13/30GK202704778SQ20122028841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徐再忠, 双华, 屠永其, 芦伟荣, 顾军, 吴春荣, 计小红, 徐洪生, 徐晨宇, 陈晓东, 朱雪林, 吕凤娟 申请人:苏州汾湖电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门厅门装置,包括厅门底板(7)、第一门板(21)、第二门板(22)、第一引导门闩(11)、第二引导门闩(12)、导轮(5)和钢绞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门闩(11)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板(21)上,所述第二引导门闩(12)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板(22)上,所述第一门板(21)与所述第二门板(21)装配于厅门底板(7)上;所述第一门闩(11)与所述第二门闩均位于电梯轿厢门上的第一引导门刀(81)与第二引导门刀(82)一侧,所述引导轮(5)位于第一引导门刀(81)与第二引导门刀(82)另一侧,所述钢绞线(6)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门板(21)绕过所述导轮(5)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门板(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再忠双华屠永其芦伟荣顾军吴春荣计小红徐洪生徐晨宇陈晓东朱雪林吕凤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汾湖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