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8237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包括若干个存储容器,所述存储容器主要包括加热管,设置在内层壳体内部的底部,里面装有导热介质,用于对所述存储容器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成形于所述壳体上的热介质进孔和热介质出孔;两个物料进出孔,分别成形于所述壳体上;物料连接管,所述物料连接管的一端用来连接成形于壳体上的一个物料进出孔,另一端用来连接成形于相邻壳体上的另一个物料进出孔;热介质连接管,所述热介质连接管一端连接壳体上热介质出孔,另一端连接相邻壳体上的所述热介质进孔。通过上述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可以实现进料、卸料和加热的一体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加热的组合系统,而且特别地但是不排他地涉及适用于加热和储存炼油残渣、浙青、硫磺或类似物料的可加热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集装箱运输已遍及全球,发达国家件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程度已达80%以上。中国集装箱运输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的,历经了 80年代的稳定发展,到90年代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引起全世界航运界的热切关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集装箱下的定义为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用;(2)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 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4)设计时应注意到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5)内容积为I立方米或I立方米以上。集装箱一词不包括车辆或传统包装。集装箱的出现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多次装卸货物,减少了运输成本,实现了门到门运输,推动了国际化的多式联运的发展。因储存炼油残渣、浙青、硫磺或类似物料要在液态下使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2001500A公开了一种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包括框架、罐体、减压阀、单向阀、卸料阀、两个端筒、两个支撑鞍座、四个防浪板、两个加热管和两个烟道。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罐式集装箱是用来运输石油浙青的,但是,由于它具有卸料阀和加热管,所以也可以当做存储箱使用,虽然单个罐体内部可以设置加热装置、端筒上可以设置单独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但是由于罐与罐之间不能进行连接组合,存储和加热物料的效率较低,单个容器容积较小、力口热消耗能源较多,不适合用于存储使用。为了实现对若干个容器进行组合,中国专利文献CN201417400Y公开了一种过程控制实验设备,包括若干过程控制实验单元,所述过程控制实验单元包括液体实验容器,连接所述液体实验容器连接的管道,用于检测被控对象参数变化信号的传感器,以及控制设备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过程控制实验单元设置有单元间连接管;所述单元间连接管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接口部件,所述单元间连接管上设有控制管道通断的装置。所述过程控制实验设备能够实现各实验单元分开独立工作,又能根据所需灵活组合在一起完成组合实验。本技术是为了试验的目的对所述容器进行自由组合,可以选择性地使用部分容器而不使用另一部分容器,但是所述组合容器中的物质是在常温下即为液态的水,不适用于常温下为固体、通过加热之后才转换为液体的炼油残渣、浙青、硫磺或类似物料,而且,所述组合容器只提供了一个水流通道,并不适宜于存储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盛装炼油残渣、浙青、硫磺或类似物料的容器不能进行连接组合,且加热消耗能源较多,不适合用于存储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所述组合存储系统中的存储容器可单独使用,也可自由组合,能够实现进料、卸料和加热的一体化。本技术所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存储集装箱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包括若干个存储容器,每个存储容器包括壳体,由内层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层壳体外部的外层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层壳体和所述外层壳体之间的隔热保温层构成;所述存储容器还包括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内层壳体内部的底部,里面装有导热介质,用于对所述存储容器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成形于所述壳体上的热介质进孔和热介质出孔;两个物料进出孔,分别成形于所述壳体上;物料连接管,用来连接成形于壳体上的物料进出孔;热介质连接管,所述热介质连接管一端连接壳体上的热介质出孔,另一端连接相邻壳体上的所述热介质进孔;上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顶板、底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侧板和端板。上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所述物料进出孔包括第一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端板顶部;第二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端板底部。上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所述内层壳体的底板向所述第二孔端倾斜,底板靠近第二孔的一端构成底板的最低端。上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在所述第二孔旁设置有温度计。上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设置在同一个端板上,且所述第二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孔的正下方。上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所述热介质进孔和热介质出孔在所述端板上靠近端板的底部位置处呈竖直排列,所述热介质进孔位于所述热介质出孔的上方。上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I)本技术所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通过设置物料进出孔、热介质进孔、热介质出孔,可对所述存储箱进行自由组合连接,可以实现多个存储箱的加热、进料和卸料的一体化,提高加热、使用和存储的效率,而且,卸完料的空容器可随汽车运走,移动至异地重新组合使用,提高了容器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2)本技术所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所述物料进出孔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端板顶部的第一孔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端板底部的第二孔,这样可以减小所述卸料孔与所述进料孔之间连接的外接管道的长度,节约成本。(3)本技术所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设置所述容器的底板向第二孔端倾斜,底板靠近第二孔的一端构成底板的最低端。本技术底板倾斜避免了在卸料快结束时,少量物料积留在容器内部,使卸料更干净。(4)本技术所述的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在所述第二孔旁设置有温度计。本技术通过设置温度计,可以随时监测温度,以便达到所需温度时能够及时停止加热,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单个存储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两个存储集装箱上下组合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两个存储集装箱左右组合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人孔、2-减压阀、3-第一孔、4-第二孔、5-温度计、6-加热管、7-导热油进孔、8-导热油出孔、9-浙青连接管、10-导热油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一种可加热式带保温浙青存储集装箱系统,如图2所示,由两个浙青存储箱上下组合而成,每个浙青存储箱由内箱体、套设在所述内箱体外部的外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箱体和所述外箱体之间的隔热保温层构成,如图I所示,所述外箱体和内箱体均包括顶板、底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侧板和端板,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人孔1,可以用作检修使用,也可以用作装料;在所述人孔I旁设置有减压阀2。所述存储集装箱还包括用作进料孔的第一孔3和用作卸料孔的第二孔4,所述底板向第二孔4端倾斜,底板靠近第二孔4的一端构成底板的最低端,避免了在卸料快结束时,箱体少量物料积留在集装箱体内部,使卸料更干净。所述第一孔3和第二孔4设置在同一个端板上,且所述第二孔4设置在所述第一孔3的正下方,在所述第二孔4旁设置有温度计5,可以随时监测加热的温度,以便达到所需温度时能够及时停止加热,节约能源。在所述内箱体内部的底部还设置有加热管6,所述加热管6里面装有导热油,用于对所述浙青存储箱内的浙青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管6的两端分别穿过成形于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加热式带保温组合存储系统,包括若干个存储容器,每个存储容器包括壳体,由内层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层壳体外部的外层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层壳体和所述外层壳体之间的隔热保温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容器还包括加热管(6),设置在所述内层壳体内部的底部,里面装有导热介质,用于对所述存储容器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管(6)的两端分别穿过成形于所述壳体上的热介质进孔和热介质出孔;两个物料进出孔,分别成形于所述壳体上;物料连接管,用来连接成形于壳体上的物料进出孔;热介质连接管,所述热介质连接管一端连接壳体上的热介质出孔,另一端连接相邻壳体上的所述热介质进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卫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兆华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