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扶手贴合膜、输送机扶手及扶手导辊的清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472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机扶手贴合膜1,其包含基材层11、层叠于基材层11的一个面且贴合于输送机扶手表面的第一粘合层A、以及层叠于基材层11的另一个面的第二粘合层B,使第二粘合层B的粘合力为第一粘合层A的粘合力以上。若利用贴合膜1,则通过贴合于输送机扶手并启动输送机扶手,能够除去扶手和导辊的污垢、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详细而言,涉及被用作输送机的扶手及扶手导辊的清扫用除尘双面贴合膜的输送机扶手贴合膜等。
技术介绍
被称为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在实现使用者的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扶手由于使用者接触而附着污垢、灰尘,但如果照原样搁置该污垢等,则是不卫生的。另外,处于自动扶梯内部的扶手导辊也会附着污垢、灰尘。因此,扶手要经常进行清扫而保持清洁。扶手一般由橡胶带或者聚氨酯制带形成,以便即使使用者接触也不打滑。扶手的 清扫方法一般是使用中性洗涤剂、硅酮液、有机溶剂(稀释剂、甲苯)来拭去表面污垢的方法。另外,对通过拭去清扫而未脱落的顽固污垢,使用刮刀等器具进行刮除。但是,在例如附在手上的报纸油墨附着于扶手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利用中性洗涤齐U、硅酮液等进行拭去清扫等,则无法可靠地除去。如果照原样搁置无法除去的油墨,则有时油墨会完全附着于扶手,或者含浸于扶手。另外,扶手构成环状,作为扶手在上部出现后,进入地板下,在驱动装置附近通过,经过几个导辊,再次在地面上出现。此时,接触到驱动装置等的润滑油等,或受到润滑油的飞溅,有时油污会固化于扶手上。另外,有时附于扶手的油接触到导辊而固化于导辊的一部分上。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用抹布等擦拭油污是不充分的情况。进而,导辊的清扫只能在维护输送机时进行,所以有时即使用抹布等擦拭扶手也会马上弄脏。这样的顽固污垢大多通过机械刮除作业来清扫,但扶手只是暂时变干净,不久会再次附着顽固的污垢。结果是,必须定期实施麻烦且费时的刮除作业,从而清扫作业需要大量的劳力。另外,由于频繁进行这样的刮除作业,导致扶手变形而有损美观,所以必须更换扶手,由此导致维持费增加。对此,提供了通过将使用了合成橡胶系粘合剂的双面粘合带贴合在扶手表面并启动输送机扶手来清扫导辊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然而,专利文献1、2所涉及的双面粘合带在使用后将双面粘合带从扶手剥离时,有时会在扶手上发生糊残留。进而,若在夏季的气温状况下、在长时间贴合后剥离,则有时会发生糊残留。进而,提供了将污垢吸附片贴附于扶手表面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参照),该污垢吸附片是将由多孔膜或水刺(spun-laced)无纺布形成带状而成的带状片含浸在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的清洗水中而得到的。然而,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污垢吸附片即使能吸附扶手表面的油,也无法吸附内部导辊的油。另外,也无法除去附着在导辊的污垢、灰尘,牢固地固着在扶手、导辊上的污垢、灰尘,所以有时扶手马上会被弄脏。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昭61-26768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昭62-16169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6-892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贴合于输送机扶手并启动输送机扶手而能够除去扶手和导棍的污垢、灰尘的输送机扶手贴合膜。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机扶手贴合膜,其包含基材层、层叠于该基材层的一个面且贴合于输送机扶手表面的第一粘合层、以及层叠于该基材层的另一个面的第二粘合层,并且使第二粘合层的粘合力为第一粘合层的粘合力以上。优选在输送机扶手贴合膜被贴合于输送机扶手表面的状态下,上述第一粘合层中 的成为膜端部的区域是利用比其它区域具有大的粘合力的粘合剂形成的,被赋予比其它区域大的粘合力。另外,利用被插入并贴合于输送机扶手贴合膜与输送机扶手表面之间的双面粘合带、或被贴合于包括膜端部上和输送机扶手表面上的区域的单面粘合带,能够对在输送机扶手贴合膜被贴合于输送机扶手表面的状态下成为膜端部的区域赋予比其它区域大的粘合力。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使用了上述输送机扶手贴合膜的输送机扶手及扶手导辊的清扫方法。该输送机扶手及扶手导辊的清扫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在以输送机扶手贴合膜被贴合于输送机扶手表面的状态下,在成为膜端部的区域,使第二粘合层反转到输送机扶手表面侧而贴合于输送机扶手表面。此处,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用语。在本专利技术中,“输送机”是指像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这样在循环转动的带上载置乘客并进行搬运的带状搬运装置。另外,“粘合力”是指根据JIS Z0237中规定的“粘合带·粘合片试验法”测定的、将膜贴附在不锈钢(SUS)板的表面后,沿180度方向剥离时的180度剥离粘合力(N/10mm)。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得到通过贴合于输送机扶手并启动输送机扶手而能够除去扶手和导辊的污垢、灰尘的贴合膜。附图说明图I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输送机扶手贴合膜的构成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贴合于扶手表面的贴合膜I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用于说明利用具有比其它区域大的粘合力的粘合剂而形成粘合层A的区域13的贴合膜I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说明在贴合膜端部,设置有被插入并贴合于贴合膜与扶手表面之间的双面粘合带的贴合膜I的示意图。图5是用于说明设有被贴合于包括贴合膜端部上和扶手表面上的区域的单面粘合带的贴合膜I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说明贴合膜I的贴附方法的优选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并非由此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作狭隘的解释。图I中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输送机扶手贴合膜的构成。图中,由符号I表示的输送机扶手贴合膜(以下简称为“贴合膜I”)包含基材层11、层叠于基材层11的一个面并贴合于输送机扶手表面的第一粘合层(以下称为“粘合层A”)及层叠于基材层11的另一个面的第二粘合层(以下称为“粘合层B”)。粘合层A发挥贴合膜I对输送机扶手(以下简称为“扶手”)的密合及吸附、除去附着于扶手表面的污垢、灰尘的功能。另外,粘合层B发挥吸附、除去附着于导辊的污垢、灰尘的功能。对粘合层A和粘合层B,也可以进一步层叠在贴合膜I向扶手表面贴附时被事先剥离的分隔层2。基材层11没有特别限定,可包括日本纸,无纺布,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 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超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TPO (热塑性弹性体,其可由如下形成硬链段为聚丙烯、聚乙烯且软链段为乙烯与丙烯的橡胶态共聚物,乙烯、丙烯和二烯的橡胶态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天然橡胶),聚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 丁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乙烯/ 丁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 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聚酯聚氨酯,聚醚聚氨酯,离聚物,聚氯乙烯,乙烯、丙烯和二烯的橡胶态共聚物,乙烯和丙烯的橡胶态共聚物,氯磺化聚乙烯,丙烯酸橡胶,氯丁橡胶,具有聚亚甲基型饱和主链的橡胶,主链具有碳和氧的橡胶,主链具有不饱和碳键的橡胶,主链具有硅和氧的橡胶,主链具有碳、氧和氮的橡胶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I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从膜彼此的抗粘连性良好的观点出发,基材层11中优选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莲见水贵福高永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