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义方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小半径紧凑型连铸机上的结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00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半径紧凑型连铸机上的结晶器,包括铜管,在铜管外设置有水套,水套上有进水口和回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水套内由挡板将水套空间分为进水室和回水室,在铜管外设置有内水套;进水室和内水套的一端相连,回水室和内水套的另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冷却水的流向更为合理,实现了冷却水的有序流动,使冷却水与液态金属的热交换达到了最大限度,从而提高了结晶器的冷却效率,能满足连铸工艺冷却要求。使结晶器的管路更为简单,实现冷却水一进一出,以便结晶器在震动臂上快速更换,不用管连接,实现结晶器进出水无管化,使连铸机结构更紧凑化。(*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半径紧凑型连铸机上的结晶器
技术介绍
连铸是钢铁生产的新工艺,是冶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它将原有的“炼钢、铸锭、开坯、轧材”的较为复杂生产流程改变为“炼钢、连铸坯、轧材”的一体化集成生产流程,带来的直接效果是金属收得率高,节约投资和能源,减小设备投入,大大减小了整个工序得体积。结晶器是铸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它起的作用是使液态金属在其内急剧冷却成坯,原有的结晶器结构是在外设置有单层水套,依靠压力冷却水和液态金属完成热交换过程。由于现在的连铸工艺整机设备的体积相对减小,使得结晶器的冷却任务负担加重,原有的结晶器已不能满足连铸工艺冷却任务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能满足连铸工艺冷却要求的结晶器以弥补现有之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小半径紧凑型连铸机上的结晶器,包括铜管,在铜管外设置有水套,水套上有进水口和回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水套内由挡板将水套空间分为进水室和回水室,在铜管外设置有内水套;进水室和内水套的一端相连,回水室和内水套的另一端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内外水套式,使冷却水的流向更为合理,实现了冷却水的有序流动,使冷却水与液态金属的热交换达到了最大限度,从而提高了结晶器的冷却效率;使结晶器的管路更为简单,实现冷却水一进一出,以便结晶器在震动臂上快速更换,不用管连接,实现结晶器进出水无管化,使连铸机结构更紧凑化。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为铜管,2为浇注口,3为水套,4为进水口,5为回水口,6为进水室,7为回水室,8为内水套。具体实施方式当液态金属从浇注口2进入铜管1,需要急速冷却。压力冷却水就从进水口4进入水套3内的进水室6,并从进水室6进入内水套8,冷却水在内水套8内与液态金属完成热交换过程,然后流入回水室7,再从回水口5流出。上述过程是循环过程,就实现了对液态金属的连续冷却。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小半径紧凑型连铸机上的结晶器,包括铜管,在铜管外设置有水套,水套上有进水口和回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水套内由挡板将水套空间分为进水室和回水室,在铜管外设置有内水套;进水室和内水套的一端相连,回水室和内水套的另一端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半径紧凑型连铸机上的结晶器,包括铜管,在铜管外设置有水套,水套上有进水口和回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水套内由挡板将水套空间分为进水室和回水室,在铜管外设置有内水套;进水室和内水套的一端相连,回水室和内水套的另一端相连。本技术使冷却水的流向更为合理,实现了冷却水的有序流动,使冷却水与液态金属的热交换达到了最大限度,从而提高了结晶器的冷却效率,能满足连铸工艺冷却要求。使结晶器的管路更为简单,实现冷却水一进一出,以便结晶器在震动臂上快速更换,不用管连接,实现结晶器进出水无管化,使连铸机结构更紧凑化。文档编号B22D11/04GK2614814SQ0323345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义方 申请人:张义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小半径紧凑型连铸机上的结晶器,包括铜管,在铜管外设置有水套,水套上有进水口和回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水套内由挡板将水套空间分为进水室和回水室,在铜管外设置有内水套;进水室和内水套的一端相连,回水室和内水套的另一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方
申请(专利权)人:张义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