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修昌珉专利>正文

一种无泥口塞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83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炼钢中使用的工具,是一种用于钢包,中间包的塞棒。它的特征是:塞棒由数块袖砖(2)及一块塞头砖(1),用铁芯(3)联结,用螺母(4)压紧而成,袖砖(2)及塞头砖(1)的端面均是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抹泥料、烘干等工序,由于各砖之间的密封很好,减少了损坏铁芯(3)的机会,延长了塞棒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炼钢中使用的工具,是一种用于钢包、中间包的塞棒。炼钢时,钢包的开浇有滑动水口和塞棒式水口。特别是中间包上使用塞棒式水口较多。塞棒在使用中是浸在炽热钢水中的,所以,塞棒的构成,均是由塞棒铁芯和起保护作用的塞棒砖(袖砖和塞头砖)组成的。现有的袖砖两端面和塞头砖的上端面均呈凹或凸的园环状泥口,在连结成塞棒时,需将每块袖砖的两端以及塞头砖的一端的泥口上抹上耐火泥料,然后将塞头砖拧在塞棒芯的底部,将各块袖砖紧密连结,从顶端压紧,以达到塞棒上各砖之间结合部密封。但是这种塞棒在使用中存在几点不足每次组装塞棒时,均需在每节袖砖和塞头砖的泥口上抹泥料,组装后,还需烘干方可使用;由于泥料密封的袖砖和塞头砖的结合部位,在炽热的钢水的侵蚀下,很容易被破坏,使钢水流到塞棒内部,烧坏塞棒铁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塞棒,使其在组装时,不需抹泥口、烘干等,并可保证各砖之间的密封,减少损坏塞棒铁芯的机会。本技术经大量试验得出的方案是将组成塞棒的袖砖和塞头砖的端面制成平面或球面,提高端面的精度,组装时,任意两个面相靠,均能平密吻合,再配以压力,各块袖砖及塞头砖的结合处,便能达到很好的密封。无泥口塞棒的特征是由数块袖砖(2)及一块塞头砖(1),用铁芯(3)连接,用螺母(4)压紧而成,袖砖(2)的二个端面及塞头砖(1)的上端面均是平面。这种塞棒所使用的袖砖(2),它的两端也可以制成球面,塞头砖(1)的上端面也相应的制成球面,最顶端的袖砖的上端面为平面。当袖砖(2)两端面是平面时,塞头砖(1)与其配合的上端面也是平面。当袖砖(2)两端面呈球面时,一端是向外凸的球面,另一端则是凹进的球面,塞头砖(1)端面的凸出或凹进球面,则可与袖砖(2)的凹凸面相配合。对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塞头砖,(2)是袖砖,(3)是铁芯,(4)是螺母;图2是袖砖两端面是平面的示意图;图3是袖砖两端呈球形面的示意图;图4是塞头砖一端面是平面的示意图;图5是塞头砖一端面呈球形面的示意图。本技术组装时很简单,用铁芯(3)将袖砖(2)和塞头砖(1)串起来,用螺母(4)压紧即可使用。省去了抹泥料、烘干等工序。本技术改变了多年来一直贯用的抹泥料、烘干后使用的塞棒,塞棒组装简单,使用方便,各砖之间的密封很好,减少了损坏铁芯(3)的机会,延长了塞棒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无泥口塞棒,它由数块袖砖(2)及一块塞头砖(1),用铁芯(3)连结,用螺母(4)压紧而成,其特征在于袖砖(2)的端面和塞头砖(1)的上端面均为平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泥口塞棒,其特征是袖砖(2)上与其它袖砖(2)和塞头砖(1)相接触的二个端面以及塞头砖(1)上与袖砖(2)相接触的一个端面呈球面。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泥口塞棒,其特征在于袖砖(2)两端面为平面。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泥口塞棒,其特征在于砖的两端面为球面。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泥口塞棒,其特征在于塞头砖(1)上端是平面。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泥口塞棒,其特征在于塞头砖(1)上端为球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炼钢中使用的工具,是一种用于钢包,中间包的塞棒。它的特征是塞棒由数块袖砖(2)及一块塞头砖(1),用铁芯(3)联结,用螺母(4)压紧而成,袖砖(2)及塞头砖(1)的端面均是平面。本技术减少了抹泥料、烘干等工序,由于各砖之间的密封很好,减少了损坏铁芯(3)的机会,延长了塞棒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2D41/14GK2159271SQ9323081公开日1994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修昌珉 申请人:修昌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泥口塞棒,它由数块袖砖(2)及一块塞头砖(1),用铁芯(3)连结,用螺母(4)压紧而成,其特征在于:袖砖(2)的端面和塞头砖(1)的上端面均为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昌珉
申请(专利权)人:修昌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