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及爬梯,爬梯的高度超过塔式起重机上支座,U型档杆(4)的第一端与位于爬梯一侧的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铰接,链条(6)的一端与U型档杆(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链条(6)的另一端与套管(7)固定连接;在U型档杆(4)的第二端位于爬梯第一竖钢管和位于爬梯另一侧的爬梯第二竖钢管之间,或者U型档杆(4)的第二端与爬梯第二竖钢管接触的状态下,套管(7)能够套在爬梯第二竖钢管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及爬梯,通过增加一可活动的U型档杆,提高了爬梯的安全性及其人性化设计水平,并且结构形式简单、易于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及爬梯。
技术介绍
现有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结构形式过于简易,设计过程中人性化方面的考虑有所欠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出现人身安全方面的问题。在现有的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结构设计中,通常使用的有以下两种,如图IA至图ID中的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图IA和IB中的爬梯为爬梯上端与上支座平齐的结构形式,其中,图IA为主视图,图IB为左视图。图IC和ID中的爬梯虽然超出上支座一定的距离、但有关人员必须从爬梯一侧绕过才能出入爬梯的结构形式,图IC为主视图,图ID为 左视图。这两种爬梯结构形式都不是非常完美的爬梯结构形式爬梯结构过于简易,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人性化设计低,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缺点I.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人需绕行上支座外置式爬梯两侧的主钢管出入爬梯、或者弯腰爬行出入爬梯,缺少人身安全防护装置,致使工作人员出入爬梯时存在安全隐患。2.人性化设计水平低。由于需要绕行或者弯腰爬行出入上支座外置式爬梯,这与人性化设计方面的要求不符。3.增加了出入爬梯的困难性。由于采用绕行或者弯腰爬行出入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出入方式,造成不利于工作人员出入爬梯,致使工作人员出入爬梯时费力、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增加可活动的U型档杆。一种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爬梯的高度超过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包括u型档杆4、链条6和套管7;所述U型档杆4的第一端与位于爬梯一侧的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铰接,其中,所述U型档杆4能够绕所述爬梯第一竖钢管转动;所述链条6的一端与所述U型档杆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链条6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7固定连接;其中,在所述U型档杆4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爬梯第一竖钢管和位于爬梯另一侧的爬梯第二竖钢管之间,或者所述U型档杆4的第二端与所述爬梯第二竖钢管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套管7能够套在所述爬梯第二竖钢管的上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套管3和挡板5 ;所述连接套管3与所述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5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管3的上方,所述U型档杆4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套管3、并且,所述挡板5与所述U型档杆4的第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使得所述U型档杆4的第一端与所述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形成铰接;其中,所述挡板5为圆形或方形,并且,所述挡板5的宽度或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套管3的直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U型档杆4的宽度等于所述爬梯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管3为钢管;所述连接套管3与所述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挡板5为圆形钢板;所述挡板5与所述U型档杆4的第一端的顶部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链条6的一端与所述U型档杆4的第二端焊接,所述链条6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7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套管7为两个并排的、焊接连接的钢管。一种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包括如上所述的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 梯的活动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及爬梯,通过增加一可活动的U型档杆,提高了爬梯的安全性及其人性化设计水平,并且结构形式简单、易于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A至ID为现有技术中的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示意图;图2A和2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描述。针对现有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结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了在生产过程中达到简单、高效,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安全、可靠、便捷,故设计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不意图。如图2所不,图2A为王视图,图2B为左视图爬梯的高度超过塔式起重机主体结构I的顶部的上支座。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包括U型档杆4、链条6和套管7;U型档杆4的第一端与位于爬梯一侧的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铰接,U型档杆4能够绕爬梯第一竖钢管转动。本专利技术中U型档杆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区别U型档杆4的两端,仅仅用作描述上相区别,并没有实际的含义。链条6的一端与U型档杆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链条6的另一端与套管7固定连接;在U型档杆4的第二端位于爬梯第一竖钢管和位于爬梯另一侧的爬梯第二竖钢管之间,或者U型档杆4的第二端与爬梯第二竖钢管接触的状态下,套管7能够套在爬梯第二竖钢管的上端。本专利技术中爬梯第一竖钢管和爬梯第二竖钢管为爬梯的两个竖钢管,分别位于爬梯的两侧,“第一”和“第二”仅仅用作描述上相区别,并没有实际的含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U型档杆4的第一端与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形成铰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安装合页,或安装铰链进行铰接等等。本专利技术的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通过增加一可活动的U型档杆,极大地提高了爬梯的安全性及其人性化设计水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设置连接套管3与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固定连接,U型档杆4的第一端穿过连接套管3、并在U型档杆4的第一端的顶部设置挡板5,使得U型档杆4的第一端与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形成铰接。挡板5在连接套管3的上方,挡板5与U型档杆4的第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挡板5的宽度或直径大于连接套管3的直径。挡板5的可以为方形或圆形,或其它的形状,保证U型档杆4不会从连接套管3中滑落。根据一个实施例,挡板5为圆形钢板,挡板5与U型档杆4的第一端的顶部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U型档杆4的宽度等于爬梯的宽度,也可以大于或小于爬梯的宽度。连接套管3为可以为钢管,连接套管3与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链条6的一端与U型档杆4的第二端焊接,链条6的另一端与套管7焊接。套管7可以为两个并排的、焊接连接的钢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将活动U型档杆4 一端与爬梯其中一侧的主钢管(爬梯第一竖钢管)端部形成可活动的铰链连接方式,另一端与一定长度的小链条连接;小链条的自由端则与两个并排焊接成一体的钢管焊接起来;使用时,把两个并排焊接成一体的钢管中的任何一个套入爬梯另一侧主钢管(爬梯第二竖钢管)中。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爬梯两侧主钢管超出上支座适当距离,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外置式爬梯的活动栏装置,爬梯的高度超过塔式起重机上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档杆(4)、链条(6)和套管(7);所述U型档杆(4)的第一端与位于爬梯一侧的爬梯第一竖钢管的上端铰接,其中,所述U型档杆(4)能够绕所述爬梯第一竖钢管转动;所述链条(6)的一端与所述U型档杆(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链条(6)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7)固定连接;其中,在所述U型档杆(4)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爬梯第一竖钢管和位于爬梯另一侧的爬梯第二竖钢管之间,或者所述U型档杆(4)的第二端与所述爬梯第二竖钢管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套管(7)能够套在所述爬梯第二竖钢管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成宏,周瑜,朱斌,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