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试验站电压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各包括一对绕组,每对绕组的首端之间、末端之间以及其中一绕组的首端和另一绕组的末端之间分别连接有串/并联转换开关,其中,各绕组的首端和末端引出相应的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以与相应的串/并联转换开关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在变压器内部实现绕组的各种组合,且具有低阻抗、能够承受大电流冲击的优点,且能够得到不同的试验电压以满足试验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压转换装置,尤其涉及高压试验站的电压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电器试验站是检验高压产品分断故障电流能力、短时耐受能力等的试验站,试验时需要在满足标准要求下提供相应的试验电流。在试品回路阻抗一定的条件下,试验输出电流的大小就与变压器输出电压有关,而短路试变压器每个绕组的电压是一定的,需要通过各个绕组的串并联转换及各相间的连接关系的转换(如星形连接方式和三角形连接方式的转换)来得到不同的电压。对于试验电流为200kA或以下的低压试验站,电压转换装置可通过在环氧玻璃布板间固定多个由紫铜片压成的刀片以改变三相变压器内部绕组的组合方式。然而随着高压电器的快速发展,对高压电器开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一些试验能力达到40. 5kV、31. 5kA的高压试验站来说,要求电压转换装置不仅要阻抗小,还要·满足绝缘距离的要求,能承受故障时短路电流的冲击,以前的低压试验的电压转换装置已不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阻抗且能够承受大电流冲击的高压试验站的电压转换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高压试验站电压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各包括一对绕组,每对绕组的首端之间、末端之间以及其中一绕组的首端和另一绕组的末端之间分别连接有串/并联转换开关,其中,各绕组的首端和末端引出相应的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以与相应的串/并联转换开关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用于转换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之间的连接方式的第一至第十四星/三角转换开关,第一至第三星/三角转换开关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相输出端,第四至第七星/三角转换开关的一端连接至第二相输出端,第八至第十星/三角转换开关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相输出端,第十一至第十三星/三角转换开关的一端相连,第一星/三角转换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单相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第四、第八、第十一星/三角转换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单相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第二、第五星/三角转换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单相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第六、第九、第十二星/三角转换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单相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第七、第十星/三角转换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单相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三、第十三星/三角转换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单相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第十四星/三角转换开关连接在第一单相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单相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各串/并联转换开关以及第一至第十四星/三角转换开关为隔离开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各隔离开关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气缸和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两个绝缘子、分别设置在两个绝缘子上的静触座和动触刀、以及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一端连接动触刀的刀片,另一端连接气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各串/并联转换开关与各绕组之间、通过母排连接,第一至第十四星/三角转换开关之间及其与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之间通过母排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三个单相变压器组成三相变压器,各单相变压器中的各绕组的首端和末端引出相应的单相变压器以与相应的隔离开关相连,相对于集成式的变压器,避免了在变压器内部实现绕组的各种组合,且具有低阻抗、能够承受 大电流冲击的优点。附图说明参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图I为本技术的高压试验站电压转换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高压试验站电压转换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A及图3B为图I中的隔离开关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本技术的高压试验站电压转换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三个单相变压器,各单相变压器包括一对绕组,每对绕组的首端之间、末端之间以及其中一绕组的首端和另一绕组的末端之间分别连接有串/并联转换开关,其中,各绕组的首端和末端引出相应的单相变压器以与相应的串/并联转换开关相连。参考图I、图2,本技术的高压试验站电压转换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三个单相变压器10、20、30,其中,单相变压器10包括第一、第二绕组,单相变压器20包括第三、第四绕组,单相变压器30包括第五、第六绕组。图I、图2中,al、xl分别为第一绕组的首端和末端,a2、x2分别为第二绕组的首端和末端,b I、y I分别为第三绕组的首端和末端,b2、y2分别为第四绕组的首端和末端,cUzl分别为第五绕组的首端和末端,c2、z2分别为第六绕组的首端和末端。第一绕组的首端al为单相变压器10的第一输出端,第二绕组的末端x2为单相变压器10的第二输出端。第三绕组的首端bl为单相变压器20的第一输出端,第四绕组的末端12为单相变压器20的第二输出端。第五绕组的首端Cl为单相变压器30的第一输出端,第六绕组的末端z2为单相变压器30的第二输出端。第一绕组的首端al和第二绕组的首端a2之间连接有第一串/并联转换开关11,第一绕组的末端Xl和第二绕组的首端a2之间连接有第二串/并联转换开关12,第一绕组的末端Xl和第二绕组的末端x2之间连接有第三串/并联转换开关13。当第一串/并联转换开关11和第三串/并联转换开关13闭合,第二串/并联转换开关12断开,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并联连接。当第一串/并联转换开关11和第三串/并联转换开关12断开,第二串/并联转换开关13闭合,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串联。第三绕组的首端bl和第四绕组的首端b2之间连接有第四串/并联转换开关14,第三绕组的末端yl和第四绕组的首端b2之间连接有第五串/并联转换开关15,第三绕组的末端yl和第四绕组的末端y2之间连接有第六串/并联转换开关16。当第四串/并联转换开关14和第六串/并联转换开关16闭合,第五串/并联转换开关15断开,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并联连接。当第四串/并联转换开关14和第六串/并联转换开关16断开,第五串/并联转换开关15闭合,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串联。第五绕组的首端Cl和第六绕组的首端c2之间连接有第七串/并联转换开关17,第五绕组的末端zl和第六绕组的首端c2之间连接有第八串/并联转换开关18,第五绕组·的末端zl和第六绕组的末端z2之间连接有第九串/并联转换开关19。当第七串/并联转换开关17和第九串/并联转换开关19闭合,第八串/并联转换开关18断开,第五绕组和第六绕组并联连接。当第七串/并联转换开关17和第九串/并联转换开关19断开,第八串/并联转换开关18闭合,第五绕组和第六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试验站电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各包括一对绕组,每对绕组的首端之间、末端之间以及其中一绕组的首端和另一绕组的末端之间分别连接有串/并联转换开关,其中,各绕组的首端和末端引出相应的第一至第三单相变压器以与相应的串/并联转换开关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际西安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