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805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和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能量控制电路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其中,所述能量控制电路模块的电路连接为,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感L1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1与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和所述二极管D4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电容C2的负极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使用环境灵活、可单独工作,并且本机日期、信息和数据的掉电不丢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监控分站,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用于矿井下的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
技术介绍
目前,煤矿井下瓦斯浓度高,作业环境特殊,各种事故多发,所以,对监控分站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所用的监控分站通过网络与地面上的监控主机配合使用,不能单独工作,使用环境比较局限,不适合一些较小或者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矿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使用环境灵活、可单独工作的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本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和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能量控制电路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其中,所述能量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容Cl、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l和电阻R2,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l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感LI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l和所述电容Cl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二极管和所述三极管Ql之间;所述电容Cl与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和所述二极管D4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电容C2的负极接地。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为了使分站可以脱离上位监控主机,单独构成小型监控系统,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处理核心采用大容量ARM7系列处理器。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本机日期、信息和数据的掉电不丢失,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存储介质采用串行flash存储介质;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实施日期控制电路。进一步的,为了进入能量控制电路的电流稳定且无干扰,所述能量控制电路模块与外部电路之间设置有变压器电路和EMC抗干扰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通过使用能量控制电路,控制能量的输入,保证系统工作稳定;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处理核心采用大容量ARM7系列处理器,功能扩展超越了传统单片机芯片,使分站可以脱离上位监控主机,单独构成小型监控系统;采用串行flash存储介质及实施日期控制电路,保证本机日期、信息和数据的掉电不丢失。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公开的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能量控制电路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和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能量控制电路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其中,所述能量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l、三极管Q2、电容Cl、二极管Dl、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l和电阻R2,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l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感LI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l和所述电容Cl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二极管和所述三极管Ql之间;所述电容Cl 与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和所述二极管D4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电容C2的负极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处理核心采用大容量ARM7系列处理器,使分站可以脱离上位监控主机,单独构成小型监控系统。并且,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存储介质采用串行flash存储介质,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实施日期控制电路,保证本机日期、信息和数据的掉电不丢失。另外,所述能量控制电路模块与外部电路之间设置有变压器电路和EMC抗干扰电路,使进入能量控制电路的电流稳定且无干扰。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和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能量控制电路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其中,所述能量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l、三极管Q2、电容Cl、电感LI、二极管Dl、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l和电阻R2,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l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感LI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l和所述电容Cl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二极管和所述三极管Ql之间;所述电容Cl与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和所述二极管D4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电容C2的负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处理核心采用大容量ARM7系列处理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存储介质采用串行flash存储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实施日期控制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控制电路模块与外部电路之间设置有变压器电路和EMC抗干扰电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和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能量控制电路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其中,所述能量控制电路模块的电路连接为,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感L1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1与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和所述二极管D4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电容C2的负极接地。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使用环境灵活、可单独工作,并且本机日期、信息和数据的掉电不丢失。文档编号G05B19/418GK202694095SQ2012201676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姚强 申请人:南京太西天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本安型安全监控分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和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能量控制电路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其中,所述能量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容C1、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1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感L1连接后与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二极管和所述三极管Q1之间;所述电容C1与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和所述二极管D4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电容C2的负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太西天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